
景观结构组分.docx
4页斑块 是外貌和属性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且空间上可分辨的非线性景 观要 素影响斑块起源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异质性、自然 干扰和人类活动根据 起源可以将 其分为以下几类1. 环境资源斑块环境异质性导致环境资源斑块产生环境资源斑块相当稳定,与干 扰无关如 裸露山脊上的石南荒原、石灰岩地区的低湿地、沙漠上的绿洲、 以及山谷内聚集的传粉 昆虫等,都属于环境资源斑块2. 干扰斑块基质内的各种局部干扰都可形成干扰斑块泥石流、雪崩、风暴、 冰雹、食 草动物大爆发、哺乳动物的践踏和其他许多自然变化都可能产生 干扰斑块 干扰斑块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是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 但这类斑块 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如一个重复放牧的牧场,演替过程 持续不断地重复进行或重 新开始,斑块也能保持稳定,持续较长时间长期干扰斑块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但有时长期的自然干扰也能够形 成如周期性 洪水、大型哺乳动物践踏或野火,使斑块上的物种适应于干 扰状态,与周围基质保持平 衡3. 残存斑块残存斑块的成因与干扰斑块刚好相反,它是动植物群落在受干扰基 质内的残留 部分4. 引进斑块当人们把生物引进某一地区时,就相继产生了引进斑块。
它与 干扰 斑块相似、 小面积的干扰可产生这种斑块可以分为种植斑块和聚居斑块 两种类型最容易识别的斑块外貌是其大小或面积大、小斑块之间差异明显,这 种差异不仅 包括物种,还包括物质和能量1 .对物质和能量的影响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能量和养分存在差异,小斑块的边缘比例又高于大 斑块因此, 正常情况下,小斑块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和养分含量不同于大 斑块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 作用,常常引起两者单位面积上能量和养分含 量的差异2. 对物种的影响⑴岛屿斑块大小对物种数量、类型和流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研究、观察和讨论 物种多样性 和岛屿大小之间呈曲线关系小岛的物种初始增长较快;大岛 的物种增长较慢,但较持 久山地岛屿的物种较同样大小的平原岛屿为多; 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岛屿,其物种往 往(并非总是如此)比未受人类干扰的 岛屿少⑵陆地斑块陆地景观中的斑块与水体环绕的岛屿明显不同,它属于生境岛屿陆地 斑块的平均 周转率可能较高,而岛屿基本上是恒定的陆地景观中斑块与基 质之间的迁移也与水体 不同,陆地景观基质的异质性通常较高,基质内有大 量潜在的入侵物种,而且斑块不同侧 面的基质内有明显的物种差异如果说不同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其特定的时空斑块化,那么不同生态系统 的功能则是 这种斑块化的反映,也可以说生态系统是系统功能与斑块化相互 作用的结果。
生态 学家 在讨论生态系统功能与斑块化相互作用时,常常注重 于:①生态系统是怎样随时间变化 的?②这种变化率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 有什么差异以及在同一生态系统的不同时期有 什么不同?③不同的生态系统对于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环境变化的反应速率有什么差别?廊道 是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是线性的景观单元,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作用此外,廊道还有 其他重要功 能,如物种过滤器、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以及对其周围环境与生物 产生影响的影响源的作 用它的作用在人类影响较大的景观中显得更加 突出廊道的结构特征对一个景观的 生态过程有着强烈的影响,廊道 是否能 连接成网络,廊道在起源、宽度、连通性、弯曲 度方面的不同都会对景观带 来不同的影响廊道有 3种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窄带)廊道和河流(宽带)廊道 1 .线状 廊道线状廊道主要由边缘种组成由于长期干扰的结果,它们大多有一个 动植物相对缺 乏的中心地带当然,这种干扰是人们经常运输货物等原因 所致,而且保持这些廊道需要 投入大量的人力狭窄河流或河岸廊道有时 也可能具有线状廊道的特征2 带状廊道带状廊道较宽,每边都有边缘效应,足可包含一个内部环境在景观 中,带状廊道 出现的频率一般比线状廊道少,常见的有超高速公路、宽林 带等。
除了中间有一内部环境 外,它们与线状廊道具有相同的特征3 河流廊道河流廊道是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河流廊道可 包括河道边 缘、河漫滩、堤坝和部分高地河流廊道宽度的变化(不同河流 之间,或沿一条河系)具 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廊道结构特征1 曲度廊道曲度的生态意义与生物沿廊道的移动有关一般说来,廊道愈直, 距离愈短,生 物在景观中两点间的移动速度就越快而经由蜿蜒廊道穿越 景观则需要很长时间 2.宽度廊道宽度变化对物种沿廊道或穿越廊道的迁移具有重要意义窄带虽 然作用不很明 显,但也具有同样的意义3 连通性连通性是指廊道如何连接或在空间上怎样连续的量度,可简单地用廊 道单位长度上 间断点的数量表示廊道有无断开是确定通道和屏障功能效 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连通性 是廊道结构的主要量度指标4.内环境以树篱为例,太阳辐射、风和降水通常为树篱的 3 种主要输入从树篱 的顶部到底 部,从一侧到另一侧,小环境条件变化都很大,树篱顶部比开 阔地更易受极端环境条件的 影响,而树篱基部的小生境却相当湿润在沿 着廊道的方向,由于廊道在景观中延伸一段 距离,其两端往往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都有一种梯度,即物种组成和相对丰度沿廊道逐 渐变化。
这个梯度可能与环境梯度或入侵一灭绝格局相关,也可能是干扰 的结果基质 也称为景观背景、本底、模地、矩质等,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优 势度最高的景观要素在功能上对景观动态起控制作用的 背景结构要将基质与斑块区别开,首先应研究它们的相对比例和构型在整个 景观区域内, 基质的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来说,它用凹形边界将其他景观 要素包围起来在所包围的斑 块密集地,它们之间相连的区域很窄在整 体上基质对景观动态具有控制作用基质的判定1.相对面积面积最大的景观要素类型往往也控制景观中的流基质面积在景观 中最大, 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采用相对面积作为定义基质的第 1条标 准:通常基质的面积超 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基质中 的优势种也是景观中的主要种 2. 连通性相对面积作为基质的惟一判断标准可能使人误人歧途比如,即使树篱 所占面积一 般不到总面积的 1 / 10 ,然而直观上人们往往觉得树篱网格就是 基质因此,确认基质的第 2个标准是连通性,基质的连通性较其他现存景 观要素高3. 控制程度判断基质的第 3个标准是一个功能指标,看景观元素对景观动态的 控制程 度基质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
基质的结构特征孔隙度 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 有闭合边界的 斑块数目也称其为孔性、基质孔隙度或景观孔隙度基质的孔隙度具有生态意义1、 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质中不同斑块的隔离程度2、 孔隙度与边缘效应密切相关3、 孔隙度的研究对生产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4、 孔隙度与动物觅食密切相关景观边界 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 异质性过渡区 域景观边界的时空特征:异质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 景观边界的功能:通道与廊道、过滤器或屏障、源、汇、生境 景观边界的确定方法: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地形图和土地利用图,或 植被图等专 业图,结合实地踏查绘出各景观单元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