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 “ 三生教育”的哲学透视.ppt
22页对“三生教育”的哲学透视程 晗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一、“三生教育”的基本哲学问题(一)“三生教育”的本体论:是什么? (二)“三生教育”的认识论:为什么? (三)“三生教育”的方法论:怎么做? (四)“三生教育”的价值论:有何用?二、“三生教育”的本体论(一)什么是“三生教育”?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解读: “三生教育”是 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相 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的 系统其中:生命教育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 ;生活教育是目标二) “三生教育” 是什么性质的教育?1.哲学维度: “三生教育”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 2.人性维度: “三生教育”是一种人最需要的基本教育 3.发展维度: “三生教育”是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教 育 4.学科维度: “三生教育”属于教育生态学领域 5.理论维度: “三生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 6.文化维度: “三生教育”是本土化的教育文化、同时 又是跨地域、跨民族、跨国界的教育文化(三) “三生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三生教育”本质特征属于“绿色教育” (1)自然意义上的“环保学派”从EPD(环境、人口和发展)到ESD(可 持续发展) (2)人本意义上的“生命学派”尊重生命、尊重潜能、尊重差异、尊重规 律2. “三生教育”个性化的本质特征:生 命学派的一个分支流派(1)尊重自然(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是最 直接的自然事实) (2)尊重人权(生命权、生存权和生活权是学 生的基本权利) (3)尊重需要(生命、生存、生活是学生最需 要的启蒙教育) (4)尊重人生(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最基本 的良好基础)(四)“三生教育”的基本规律1.顺其自然,适度引导的规律 2.弘扬人性,人权至上的规律 3.降低重心,满足需要的规律 4.良好奠基,终身发展的规律三、“三生教育”认识论(一)“三生教育”感性认识 1.认识的对象: “三生教育”的现象 2.认识的水平: “三生教育”的感知 3.认识的结果: “三生教育”的经验(二)“三生教育”的悟性认识1.认识的对象: “三生教育”的困惑 2.认识的水平: “三生教育”的感悟 3.认识的结果: “三生教育”的灵感(三) “三生教育”的理性认识1.认识的对象:“三生教育”的本质 2.认识的水平:“三生教育”的理念 3.认识的水平:“三生教育”的规律四、“三生教育”的方法论(一)对客观事物最基本问题——矛盾和差异 关系表述的回顾与反思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最大的差异是矛盾2.黑格尔的观点:本质的差异是矛盾3.笔者的观点:反质的差异是矛盾 (二)“三生教育”的静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差异(和谐通 一关系)、同体(标准同一关系)(三) “三生教育”的动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三生教育” 的量变(渐变)2. “三生教育”的质变(突变)3. “三生教育”的度变(数量或质量变化)“三生教育”的的度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 一定的范围。
而且, “三生教育”的度是不断 变化的,即度变度变同样遵循量变和质变 的形式和规律四) “三生教育”的静态要素和动态 要素之间的关系1.一般关系 从矛盾到同体是矛盾弱化的过程:矛盾 弱化达到一定的度发成本质的变化形成差异 ;差异弱化到一定的度形成同体从同体到矛盾是同体强化的过程:同体 量变达到一定的度发生不同质的变化形成差 异,同体发生质变达到相反质的形成矛盾2.特殊关系“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 生活教育三要素之间主体是差异关系,是“和 而不同”的和谐关系只有当“三生教育”各之 间发生完全反质的变,才会出现矛盾关系 只有当“三生教育”各要素之间完全一致时,才 会出现同一关系五) “三生教育”的静态方法论1. “三生教育”的矛盾方法论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2. “三生教育”的差异方法论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多:和谐通一 3. “三生教育”的同体方法论一分为一:原体同一(六)“三生教育”动态方法论1.“三生教育”矛盾与差异的转化方法论“三生教育”矛盾弱化转化为差异; “三生教育”差 异激化转化为矛盾; 2. “三生教育”矛盾与同一的转化方法论 “三生教育”矛盾突变转化为同一; “三生教育”突 变转化为矛盾; 3. “三生教育”差异与同一的转化方法论“三生教育”差异弱化转化为同一; “三生教育”同 一激化转化为差异。
七)“三生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方法1.“三生教育”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具体问题系统分析(1)对个体生命的思维鸟瞰维度:从宇宙到原子(从宏观到微观)仰视维度:从原子到宇宙(从微观到宏观)(2)对人类生命的思维时间维度:过去、现在和将来空间维度:地球村、地球人、全球化发展维度:从受精卵到骨灰盒文化维度:民族化、本土化、国际化2.“三生教育”的思维方法1.传统的思维逻辑¡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提出的演绎逻辑的 方法:从抽象到具体¡培根在《新工具论》提出的归纳逻辑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 2.现代的思维逻辑点逻辑、线逻辑、面逻辑和体逻辑五、“三生教育”的价值论(一)“三生教育”的价值观关于“三生教育”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 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对“三生教育”行为取 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具 体表现为:生命价值观、生存价值观和生活 价值观及其“三生教育”的整体价值观二)“三生教育”的理论价值(一) “三生教育”的理论价值1.研究探索“三生教育”教育概念、本质和规 律,指导“三生教育”的实践2.构建中国特色的“三生教育”理论体系3.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4.为外国基础教育提供理论借鉴(三)“三生教育”的实践价值1.回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存在的脱离 学生发展实际需要的现实问题2.研究探索以“三生教育”为特色的基础教育改 革的实践模式3.研究探索实施“三生教育”的策略体系结束语1.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2.潜心钻研,提升理论 3.透视现象,把握本质 4.求异创新,日臻完善 5.群体崛起,共同发展 6.任重道远,风光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