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非正式组织课件.ppt

52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252738
  • 上传时间:2019-04-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4M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5.1 非正式组织 §5.2 沟通 §5.3 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2,§5.1 非正式组织 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巴纳德: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两种基础,一种是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另一种则是为了私人目的以私人目的为基础的个人交往,具有重复的特性,因而逐渐变得有系统和有组织3,1.正式组织,含义: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 正式组织特点 组织目标 权力 层级式的等级结构 信息沟通渠道,4,2.非正式组织,含义: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 非正式组织产生原因 暂时利益一致 兴趣爱好一致(员工同质化) 经历背景一致 有共同语言,回忆过去经历并交流 亲属关系 地理位置一致5,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感情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自发的无形的 权力来自于成员授予,不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 核心人物; 结构不稳定,松散,人员不固定,偶然因素; 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成员的行为具有一致性与群体意识,6,非正式组织类型,按成因划分: (1)利益型 (2)信仰型 (3)兴趣型 (4) 情感型 (5)亲缘型 按照作用和性质划分: (1)积极型。

      (2)消极型 (3) 中立型 (4)破坏型 思考讨论: 举例说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及对管理的启示,7,二.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权力是指对他人的影响或控制 五种权力 法定权; 奖赏权; 强制权; 专长权; 模范权力8,1.正式权力,正式权力附属于职位,来自于上级委任执行主要是依靠组织的规章制度或组织共有行为来强制实施固定的,有着明确的边界限制 多级性,不同层次等级的职权相互链接,形成完整的权力体系 正式职权特点:上级委任,强制实施,等级式,合法性,稳定性9,2.非正式权力,非正式权力由团体成员授予;在组织中非正式权力更多来自平级之间;易受个人因素影响 特点:(老大) (1)权力源于成员共同授予; (2)依靠组织压力及其他非行政权力实施; (3)不具有等级式的层级结构; (4)由非理性和个人情感因素来维持 ,10,3.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关系,组织中的权力关系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 要注意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与联系 非正式权力的来源主要是组织成员的认可 常通过命令和指挥形式来实现11,三.组织目标和个人-群体目标,1.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对未来行为的规划 组织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正式组织的效率是较高的。

      非正式组织的权力易受个人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于组织目标的保证实施是不可靠的 组织目标可借助于行政权力的强制实施确定地实现12,2.个体与群体目标的冲突,个体对于群体目标认识上的差异 解决,强调个体在达成群体目标时的充分参与,同时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个人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 个体对于群体目标内容上的差异 由于个体的内在经济需求与群体追求长期持续的最大盈利目标冲突,个体-群体目标冲突的本质原因,不易解决 解决:重群体目标、轻个体目标 重群体目标、重个体目标,13,四. 工作中的政治行为,政治行为:在存在不确定性及选择方案意见不一致时,获取、开发和使用权力及其他资源以取得期望结果的行为 政治行为产生的最重要因素:有限资源分配的 “事实”是模糊的,值得商榷的 政治行为的两种观点:谋私利的观点,自然的组织决策过程的观点14,四、工作中的政治行为,工作中的政治行为是指:在存在不确定性及选择方案意见不一致时,获取、开发和使用权力及其他资源以取得期望结果的行为 1.政治行为——谋私利 表现为个人追逐权力、满足自己的绩效评价等15,1.政治行为——谋私利 表现为个人追逐权力、满足自己的绩效评价等。

      除权力追求外,政治行为产生的因素还有: 对最高领导客观衡量下级绩效有怀疑态度 工作流动性,经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之前,常被提升或调离,很难显示出其工作深度,使经理人员感到有施展政治手腕的必要 最高领导晋升之快超过其才能,有些人信心不足,需要政治行为弥补管理绩效的不足 现代管理强调民主,委员会、会议和非正式组织成为许多人政治行为的场所 工作动机差的人靠政治行为回避责任,以较小付出得到较大利益16,升职和获取权力的策略,靠工作表现赢得竞争组织中工作的良好绩效、胜任能力是职业晋升的首要因素 工作流动性换工作是达到高位的途径 协助上司取得成功 依靠推荐人 显示忠诚上级面临危机时的下级支持 破坏别人名誉或排挤别人17,2.第二种观点:自然的组织决策过程,政治行为作为自然的组织决策过程,先决条件是不确定性和分岐理性模式不能使各方都感到最优,政治行为成为解决争议、分歧的手段 不确定性程度高时,政治行为是达成一致的机制18,政治行为的领域,结构变动结构重组直接作用于权力和职权关系的核心,能够导致政治活动的突发 部门间协调缺乏规则和先例,不确定性和冲突常见,政治活动有助于确定权威和责权界限 管理连续。

      包括聘用新的主管、提升和调动当不确定度高,相互信任、协调、交流的网络重要时,对高层的意义大高层比低层面临的不确定度高,必然通过提拔同盟者来加强自己的网络联盟 资源分配政治行为解决优先权的争夺19,增强权力基础的策略,介入高不确定性领域难以被替代的经验和技能 创造依赖性拥有其他部门需要的信息、材料、知识和技能,则权力优越性来自依赖性的权力积累在解决分歧时有利 提供资源 战略应变环境和组织内部的一些因素对组织成功极为重要应变因素可能是没有替代物的事件、任务,也可能是同很多活动 相互依赖的中心活动20,使用权力的政治策略,建立联盟同其他管理者对话,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志趣、相互信任和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础 扩充网络同已有网络外的管理者建立联系;使不同意见者改变观点,再作选择 控制决策前提限制决策界限选择和控制提供给其他管理者的信息在会议上提出议题,甚至影响议题的讨论顺序 增强法定权和专长权同顾问和内部专家合作 明确表述倾向,含蓄使用权力 课后作业: 了解奥巴马的政治策略,21,3.正确管理政治行为,形成一种开诚布公的组织气氛 要提供客观的绩效衡量 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吻合 工作轮换也有助于减少政治行为,22,五.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1.从众行为 从众(comformity):群体成员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现象。

      谢里夫“游动效应”实验,Asch实验 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1935)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23,2.从众行为形成原因,个性因素:情绪稳定性、个人自信情况、性格特征、态度与价值观、生活经历如果个人智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经常要依赖别人,较容易产生顺从现象 情境因素:群体的性质、组成、气氛、一致性和凝聚力及问题性质等如群体意见一贯一致,团结,成员就容易在压力之下产生顺从行为24,3.从众行为的二重性,积极作用:可以通过群体影响、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凝聚力,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执行和组织规范、秩序的形成 消极作用:抑制创造性;容易使决策出现偏差;可能成为大的事故隐患,导致组织风气变坏25,4.管理从众行为,引导从众行为的技巧:形成健康的舆论气氛,给与员工适当的压力;权威人物先表态,容易达到对重要问题的认同;暗示他人讲出领导意图,然后加以肯定;树立典型的榜样人物 避免和消除从众行为:创造宽松气氛,淡化群体规范作用;提高个体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避免大规模群众集会;领导者在舆论一边倒时要挺身而出;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问题上,应尽量避免从众行为;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控制非正式组织“自然领袖人物”的影响。

      26,§5.2 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沟通的作用: 激励、信息交流、控制和表达 一. 沟通 “首先深入你的言辞, 再让言辞深入你 ” 沟通从心开始,27,沟通的分类,沟通图片,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建 议,命 令,上级,上级,,,,下级,下级,平行沟通,教师上课是 单向沟通还是 双向沟通,直接沟通还是间接沟通,主动沟通 被动沟通,,,,28,沟通要素及过程,沟通要素: 硬件要素 软件要素 信源、信宿、 心理因素 信息、媒介、 时空环境 信道、反馈 文化背景 信息质量 沟通游戏,信 源,传者,信道 媒介,受者,信宿,,,,,,,反馈,编码,解码,,29,组织内沟通网络的类型,轮式 闲聊型,,,,,,,,,,,,,,链式 单线型,,,,,,,,,,全通道型,,,,,,,,,,,,,独立式沟通网络,,,,,,,,,,,,,,Y型,,,,,,,,,,,环型,30,,31,按照信息载体不同分类,,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身体语言沟通,身 体 姿 势,服 饰 仪 态,空 间 位 置,,,,,,,,,,案例:怎样开启易拉罐,面 部 表 情,32,身体语言沟通,面部表情:目光语、微笑语 身体态势:手势、坐姿、立姿、步姿 立姿:庄重严肃型、谦恭尊敬型、 消极防御型、无礼轻浮型 步姿:步伐急促型、缓步平稳型 向前微倾型、性感摇摆型 昂首阔步型、步伐严整型 空间距离 服饰礼仪,33,空间距离的界限,0-0.2米 近位亲密距离 0.2-0.6米 远位亲密距离 0.6-1米 近位私人距离 1-1.5米 远位私人距离 1.5-2米 近位社交距离 2-4米 远位社交距离 4-8米 近位公众距离 8米以上 远位公众距离,34,你学会进行媒介的选择了吗?,,35,有效沟通的障碍,1.文化因素:语言障碍、经验障碍、 文化程度障碍 2.社会因素:地位障碍、职业障碍、 组织结构障碍 3.心理因素:认识障碍、态度障碍、 情绪障碍 4.物理障碍:自然障碍、机械障碍 距离障碍、信息过量障碍,36,有效沟通的障碍,编码和解码 对信息的过滤 心理因素(情绪状态、知觉的选择性、空间位置、心理落差现象、沟通恐惧) 两性沟通,,,,,,,,,,,,,,,,,,,,,,,,,,,,,,,,,,,,位置与心理距离,37,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系统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

      脱离组织机构的层级次序,以口头沟通为主,常表现为小道消息. 有利之处: 弥补正式沟通缺陷;缓解由于管理层次差异而造成正式沟通中下级的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反馈信息 弊端: 非稳定性,谣传对于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宗派活动造成内耗38,非正式沟通网络,1.小道消息的传播机制 缘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互相作用和影响是人们要求交往沟通的天性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然的正常活动 通过口授和观察得以传播 作用:反馈雇员信息,有助正式指令变成员工语言,弥补管理人员与雇员沟通方面的失误39,小道消息的传播影响因素,令人激奋和不安全的事件 事情关系到朋友或同事 最新信息 组织成员紧密接触 允许交流的工作条件 从事要求他人提供信息的工作岗位 擅于联络沟通的个人性格,40,小道消息的特点,传播正式组织不愿或有意缄口的信息; 快速扩散,机动灵活,传播比正式沟通更迅速; 异乎寻常的渗透能力,突破组织界限41,控制谣传,排除起因,以防扩散 谣传起始时辟谣,辟谣时力戒重复谣言 用事实驳斥,当面对质,必要时笔录 尽快处理谣言 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的合作和帮助 倾听有用谣传,注意背后隐含意义42,2.越级报告的管理机制,普遍的非正式上行沟通,“小报告”。

      组织成员未按照正式上行沟通渠道,逐级向领导者表达意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