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十五法.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92814824
  • 上传时间:2023-08-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十五法1.开门见山法  这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开讲方法,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例如,揭示《草原》后,老师就讲:这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访问内蒙古时写的一篇访问记,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如何掌握事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的特点,把文章写得又生动又具体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已了解了课文的梗概,有助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2.介绍作者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形式通过介绍作者,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常识,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作者的经历较为复杂,我们介绍时就不能长篇大论地笼统叙述,而应该突出一两点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东西如介绍《回延安》的作者贺敬之,可以突出他步行千里赴延安,延安把他培养成人,使作者爱党、爱延安人民的一片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可突出他小时候家境贫寒,连纸笔都买不起,他就在母亲的教导下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经过刻苦努力,后来他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此教育学生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3.设置疑问法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教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教师先设“疑”:“同学们,你们到过老师或者父母亲工作的办公室吗?办公室里都有些什么?发现这些办公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然后揭题:世界上就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特别的办公室,它叫做“绿色的办公室”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强烈的求知欲4.激情法  通过看图、看物、语言激发等形式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使之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如学习《长城》时,教师指导学生观看长城的教学挂图,讲解长城的雄伟建筑,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起了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这样导入新课自然、和谐,学生爱学  5.概括叙述法  概括叙述法,即对课文内容或时代背景等作扼要说明,使学生了解轮廓用语必须简明、准确,具有统摄性例如教学《长城》的导语:长城始建于公元前657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整修连贯起来,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北傍阴山的城防,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此后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长城东到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

      长城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因此,它吸引着许多中外的旅游者,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看图学文——《长城》,就向我们具体介绍了长城  6.描摹景物法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在一个季节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热闹这些花有的红得像火,有的粉红像云霞,有的洁白像雪花,花里带着香甜的气息,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是什么季节呀?”“是春季春天里还有哪些景象吗?”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印证课文当然这里也运用了另一种导语方式:提问式  7.提问法  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一个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作用如自读课文《榆钱饭》,可先让学生预习,利用工具书消灭生字词,然后用一节课分析总结课文导语可先简略介绍作者刘绍棠,然后问:“什么是榆钱饭,作者想吃榆钱饭吗?”这些学生都能根据课文很快答出然后问:“是榆钱饭好吃,还是大米饭好吃?请从课文中找出理由答案是大米饭好吃,榆钱饭不好吃理由有:一、在没有大米饭吃的时候才吃榆钱饭;二、作者直接的感情流露。

      如“哄饱了肚子”、“忆苦思甜”、“打打油腻”因此,后来作者吃不到榆钱饭是好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好、有实效这样既疏通了课文,又明确了主题  8.概述情节法  对一些篇幅较长的小说或叙事散文可采用这种导语形式如《藤野先生》这课的导语可以这样:鲁迅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红心到日本东京留学因看不惯清朝留学生的附庸风雅和不学无术,于1904年到仙台学医,因此结识了藤野先生后来鲁迅在“幻灯事件”中思想受到很大震动,决定弃医从文,向藤野先生告别藤野先生很是悲伤,送了一张照片给他,并题字“惜别”这张照片后来一直激励着鲁迅先生同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9.解课题法  如《岳阳楼记》,可简介岳阳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然后举出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讲解“记”在古代是一种不定体,写法可分两类:一类是由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即属这类;一类是寓情理于景物中,如《桃花源记》、《核舟记》而《核舟记》的“记”相当于说明文体  10.看图说话法  如《中国石拱桥》这一课,可以拿出赵州桥的挂图,请同学们说出桥的结构特点这种导语适用于事物说明文。

        11.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法,就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温故之时激发起他们对新知的兴趣例如教《读书笔记一则》,有个老师是这样开讲的: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了《再寄小读者》,冰心奶奶在此文中说到一个孩子日记写得好,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他写得好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自由说)对,他日记写得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喜欢读书,还做读书笔记什么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怎样写,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读书笔记一则》,这一导课语自然流畅,既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知新之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2.讲故事导课法  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投其所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如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有位老师以讲解孔明以大智大勇的聪明才干用草船借到了十万枝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很浓13.观察实验法  根据课文内容,根据儿童爱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由教师或学生以亲自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例如教《灰尘的旅行》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在教室空间里你看到些什么:然后做实验:用深色布或黑纸把教室门窗遮挡起来,用一束电筒光射进去,这时让学生再观察,问看到什么?(灰尘)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仅有灰尘,而且灰尘在不停地运动着。

      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灰尘旅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14.电化渲染情景法  利用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引入新课例如教《长城》,可用幻灯片打出长城图片的同时,伴放歌曲学生看着雄伟壮丽、蜿蜒盘旋的长城,听着一曲《我的中国心》,在这种充满感染力的气氛中,不仅自豪、爱国之情顿生,也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15.以诗揭题法  以诗揭题,这是一种依据课题意思或课文内容(人、事、物、景)引用或自拟相关的诗句,通过教师或学生的吟诵,从而把课题揭示出来的方法如教学《草原》一课,一开始教师就有感情地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紧接着问学生,这诗句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自然景观?然后揭示课题这一诵一问,不仅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而且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情感引到了茫茫无际、秀丽苍莽的草原上,同时,也为学习课文中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比较作了准备  此外,阅读教学还可以用猜谜语法、练习法、读图法、表演法、欣赏法等方法开讲教学要有法而无定法,课堂引言的设计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从而选择好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