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见教学设计.doc
5页所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所见》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课前准备:(一) 教师的准备:1. 在黑板上写好古诗2. 相关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以制作课件)(二) 先学提纲:1. 背一背:《四时田园杂兴》、《池上》、《小儿垂钓》2. 读一读:①读准“骑、振、蝉”三个字的字音② 正确、流利地朗读《所见》3. 想一想:① 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试着给每幅画面取个名字② 你觉得诗中的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③ 这首诗和上面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知道哪些这类题材的古诗,去搜集几首学情分析:这首古诗有三个生字,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教师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象的途径去理解古诗中难以直接领悟的词语上。
同时,这首诗情景交融,动静相宜,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诗歌的内容接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促成孩子与古诗的诗性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吟诵加强孩子对古诗的体会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由画入诗,理解诗题1. 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同学们都喜欢玩些什么呢?2. 在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可以钓龙虾、游泳、打水仗、捉知了……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行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 出示牧童骑牛图)3. 师:谁说一说你看到的画面?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4. 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吗?谁来说说看?二、 出示目标本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形象,体会牧童的心情,想象捕蝉时的情景,感受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初读古诗1. 这首诗中出现了三个生字,你掌握了吗?你能说说该注意些什么?骑 振 蝉①“骑”这是个形声字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诗中的孩子骑在什么上呀?②“振”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前鼻音、翘舌音)☆同音字辨析:震 振诗中振是什么意思呢?地( ) ( )作 ( )憾 ( )动☆震动 振动(1)他的感人事迹( )了我的心灵2)开会期间,我们要把调成( )状态小结词语的细微差别③师范写,生临摹师生共提注意点1)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2)“骑”字右上角的“大”字,捺改成点第一次先学后教,落实先学提纲第2题中的第1小题2. 根据提出的要求,自由练读1)古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要字正腔圆,不错字;第二遍要有板有眼,不破句;第三遍要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出诗的韵味请同学们试着自由练读2)朗读展示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第二次先学后教,落实先学提纲第2题中的第2小题3. 初知古诗大意1)那么,在《所见》一诗当中,诗人见到了什么呢?你见到了吗?请你默读古诗,好好地去找一找。
2)交流各自收获相机理解:林樾:樾,树阴林樾是林中成阴的地方意欲:心想3)哦,见到的还真不少呢!老师呀,也认真地读了读,我仿佛见到了两幅图,你能猜猜是哪两幅吗?(板书:歌唱图、捕蝉图)【第三次先学后教,落实先学提纲第3个题第1小题三、 品读感悟(一) 品析“牧童歌唱图”提示任务:再读读古诗,想想哪句诗写的是“牧童歌唱图”?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自主阅读:生自读古诗,并思考问题交流体会:①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歌声?②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天真可爱)③指导朗读:一个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呀,真是人见人爱呢!你能读出诗人对他的喜爱吗?骑着黄牛,唱着歌儿,牧童的快乐心情你读出来了吗?(二)品析“牧童捕蝉图” 好一幅令人愉悦的“牧童歌唱图”啊!你们是不是也和老师一样想快点看到第二幅“牧童捕蝉图”呢?快来看看,哪句诗写的是“牧童捕蝉图”? 提示任务:仔细读读诗的后两句,想一想:和前面那幅图中相比,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牧童为什么“忽然闭口立”?自主阅读:生自读诗句,思考问题交流体会:1.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
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什么呢?2.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3.在这里,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牧童?4.他会怎样去捉这只蝉?抓住牧童的神态、动作,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吗?5.指导朗读:这孩子真是太有意思了,不仅天真可爱,还是那么的机灵活泼呀!难怪诗人把他写进了诗句中呀!你能读好这句诗吗?6.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第四次先学后教,落实先学提纲第3题第2小题三)熟读成诵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这话一点不假,这不,今天我们就在学习诗句中观赏了两幅特别有趣的图画,而诗人的诗句更是让我们回味无穷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生练习背诵古诗)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四、 拓展延伸1.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出示《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注释】 ① 题画:这是为一幅画题写的诗②村落:村子 ② 眠:睡觉1) 生借助注释自读古诗2) 这是一首描写生活的诗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最有趣?说说它的意思3) 指名背诵2. 细读这两首诗,我们发现诗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指名背诵出示其它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选择一首课后背一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喜韩少府见访 胡令能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村晚 [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第五次先学后教,落实先学提纲第3题第3小题五、 检测完善1.《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了( )和( )两幅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 )、( )的儿童形象2.在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古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 )写的( ),诗的内容是( ),( ) ),( )六、课外作业:(任意选作一题)1.把古诗改成一个故事2.对照课文插图,想象《所见》所描绘的景象,续编后面发生的事情。
3. 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板书设计所见 【清】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唱图 天真可爱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捕蝉图 机灵活泼忽然/闭口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