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08996986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5.3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1 1 / 9 9 2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 迎着朝阳, 踩着露珠, 蹦蹦跳跳, 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 蝴蝶泉边 、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2 2 / 9 9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3.抄写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 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 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3 3 / 9 92第二、三自然段a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 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 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4 4 / 9 9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布置作业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部分少数民族简介部分少数民族简介一、傣一、傣(d(d i)i)族族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有人说,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 是全世界最美丽的, 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傣族的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

      二、景颇族二、景颇族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景颇族素以吃苦耐劳、热情好客、骁(xio)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5 5 / 9 9景颇族的婚恋习俗:景颇族男女婚恋比较自由,并有以物传情的习俗小伙子如果爱上某位姑娘,就用树叶包上象征爱慕的树根、大蒜、火柴、辣椒送给女方,其中辣椒表示爱慕的炽(ch)热心情如果女方表示同意,可将原物送回;如果表示可以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果不同意,即在原物上加火炭三、阿昌族三、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lng)川、梁河等县信仰小乘佛教 阿昌族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育形式表现在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继承上阿昌族没有文字, 长期以来, 就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 保留下了大量史诗、 故事、歌谣等民间口头文学四、德昂族四、德昂族德昂族是中国云南省的特有民族, 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中国境内的德昂族,主要分散聚居在云南省德昂族是云南的特有民族,原名“崩龙族”德昂族以种茶制茶出名,被誉为“古老的茶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德昂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俗礼仪, 如 “祭龙” , 祭日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

      此时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筋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德昂族无文字,德昂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第第 1 1 课课课间十分钟课间十分钟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1.用“”画出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参加的活动名称2.读“丢沙包”一段,用横线画出具体写“丢沙包”玩得最有劲的句子原文:6 6 / 9 9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fi)腾( tng)起来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 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起劲啊!只一分决定输赢,可是你推我挡,常常打十几个回合还不分胜负球台右边的大槐 (hui) 树下, 也围了一些同学 他们在爬竹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ji)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笑着向下望丢沙包”的同学玩得最有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su)”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了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

      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躲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牛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打乒乓球爬竹竿丢沙包跳牛皮筋跳绳踢毽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2.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 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7 7 / 9 9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su)”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了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躲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民族团结之歌民族团结之歌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1.边听边想象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的画面2.仿照短文写一写,想象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还像什么原文: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窑(yo)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选取任何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说画面即可示例:示例: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像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全部都长得枝繁叶茂,共同享受着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互相扶持,到了花期竞相盛开,美丽得就像织女绣的锦缎,虽然长得不一样,花期不同,但是大家一条心,使得一年四季繁花似锦。

      2.示例:8 8 / 9 9五十六个同学组成一个班级,五十六位老师工作在一所学校9 9 / 9 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