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及单元测试(附答案).docx
23页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含参考答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2)纬度的划分(南北纬、高中低纬、特殊纬线、会找长度相等的纬线、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北南纬N/S、南北半球的划分)(3)观察地球仪看经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七页(4)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经度的分布规律、判断东西经W/E、东西半球分界线(难点))。
经、纬线的特点:特 点经 线纬 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重点和难点)一、会画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填图册第7页(1)1、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北逆南顺)、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13页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图(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光照面积大小)注意南北半球刚好相反1、地球的自转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2、地球的公转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⑸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春分:3月21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春季,昼夜平分。
夏至:6月22前后,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昼秋分:9月23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秋季,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夜 二、五带名称分界线、位置、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特征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⑵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8中的图1.25)2、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之差2、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缓3、(重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5种地形部位(课本第25页)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②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一般发育有河流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修路、爬坡水渠、水库选址)水库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如图中乙处)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如图中ABC)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定义,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绿色表示平原 ,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2、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海拔和地势特点)课本第27页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崎岖不平、具有陡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描点、引线、连线,注意处理好相同海拔的点之间是上凸还是下凹参见课本28页的图)1.我市某地理探究小组搜集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并利用其进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参与到活动中10分) (1)甲居民点位于乙居民点的 方向,规划公路的直线距离约 千米2分)(2)甲居民点海拔大约为 米,它与B点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2分)(3)判断图中地形名称:A ,B 2分)答案:1.(1)东北(1分)2(1分)(2)100(1分)200(1分)(3)山谷(1分)山脊(1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测试题(建议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个正方体2.如果一架飞行器以1 00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赤道近地面上空飞行一周,约需( )A.100小时B.400小时C.40小时D.10小时3.下列所给的经纬线中全部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组是( )①赤道 ②本初子午线 ③60°E ④20°W ⑤23.5°N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4.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各线是经线圈B.图中S点表示北极点C.图中③②①各线长度逐渐增大,度数逐渐减小D.图中①②③各线长度逐渐减小,度数也逐渐减小5.读经纬网图,判断B点的地理坐标是( )A.(0°,180°) B.(5°N,0°) C.(0°,0°) D.(5°S,0°)小明的爸爸是一名船员,最近他从印度尼西亚回国休假。
据此回答6~7题6.小明想在地球仪上查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位置,他按图中箭头指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这样转动可以用来( )①演示地球自转②演示地球公转③探究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④探究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 小明在地球仪上找到了北京和雅加达,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北京和雅加达相距约4万千米B.北京和雅加达都位于北半球B. 雅加达的位置比北京更偏东D.雅加达获得的太阳热量比北京多玲玲刚学习地理,很难理解下列问题,请你帮她回答8~10题8.玲玲观察到,不仅一天中自己的影子长短有变化,而且冬季和夏季中午的影长也不同甲、乙两图如果示意的是同一天不同时间影长的情景,则更接近正午的是图;如果两图示意的是不同季节正午时刻影长的情景,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图 )A.甲、乙B.乙、甲C.甲、甲D.乙、乙9.玲玲发现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西北落;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观察位置不同D.观察高度不同10.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玲玲兴奋地给在美国的姑妈打,送去新年问候当她向姑妈问候“新年好”时,姑妈却回答“除夕好”。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两地季节不同B.两地远隔重洋C.两地存在时差D.两地习俗不同读五带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小明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六、七、八月最热了据此判断,小明的家乡位于图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 )A.③B.②④C.①⑤D.②③D.13.若某幅图中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 200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约是( )A.1∶600B.图上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 400米C.1∶60 000D.14.晴朗的早晨,太阳即将从地平线上升起,家住上海的小李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准备观察太阳升起的过程此刻小李右手边的方向是(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山下图是用灯光勾勒出的龙脊梯田夜景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