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109普采工作面支护设计.doc
7页090109普采工作面支护设计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概况090109普采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位于英武乡政府以西,地表为农HI, 地面无建筑物、河流、水库等井下位置位于矿井一采区,工作面以东 是为英武乡政府保护煤柱,以北是090107回采工作面,以南是我矿9# 煤采空区,以西是集中回风巷二、 地质特征090109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9#煤,9#煤位于太原组一段顶部,俗 称“毛四尺”,K2石灰岩为其直接顶板,底板为砂岩,上距7#煤26. 12m, 下距10#煤4. 8m,煤层厚度1. 38—1. 56m,平均1. 43m,煤层结构简单, 属稳定可釆煤层三、 地质构造:根据工作面设计范围内煤层底板等高线变化趋势分析,该工作面地 层整体呈一单斜构造,倾向西北向,倾角3左右;此外 预计该工作面在掘进期间,无大的断层构造存在,但在掘进巷道施工过程 中,由2处较小的陷落柱,有少量的裂隙水出现,会给顶板支护管理带来 一定的影响第二节、设备配备090109普采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860m,倾斜长度170叫沿煤顶板 层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坡度随煤层倾角变化而变化一、设备配备情况1、采煤机根据采高变化和循环进度,采煤机选用MG300/345型双滚筒采煤 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采高:0. 95-2. 25m 电机功率1 X 132KW 截深0. 8m 牵引速度 0-6m/min2、 单体液压支柱及主要支护用品主要技术特征:根据采高变化和循环进度,选用DZ—1600型单体支柱配方木支护顶 板,支柱活柱升程超过0.6米时,不得低于0・2米,当支柱活柱升程不 足0.2米时,支柱前要进行卧底,确保支柱活柱升程不得低于0. 2米且 不得超过0. 6米。
3、 运输设备① 工作而运输机一部,型号为SGW-150T电 机 功率:2 X 40KW 运输能力:250吨/小时中间槽尺寸:1500 X 830 X270nun② 转载机1部,型号为SGB-620/40T (双边链),技术参数为电机功率:1 X 40KW 运输能力:150吨/小时中间槽尺寸:1500 X 630 X 200mm③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2部,型号均为SPJ-800/2X40,技术参数为电机功率:2 X 40KW 运输能力:400吨/小时带 宽:800mm 带 速:2m/s设备工具材料配备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采煤机MG300/345部1落煤、装煤刮板输送机SGW630/150T部1运煤刮板输送机SGB-40T部1运煤胶带输送机SPJ-800部1运煤乳化泵XRB-B台21台备用回柱绞车JHZ-14部1回柱单体支柱DZ-1600棵1060、备用 120支护顶板双楔顶梁根4&备用6端头支护柱帽木质块1060、备用 120支护顶板手拉葫芦SH-5个2安装、辅助回收注液枪QZYX-Q3把14支柱测压仪SY—40B个2测压第三节、支架设备选型本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1、 支护方式支护方式为戴柱帽点柱支护,如遇破碎顶板时可临时挂梁。
采煤机 割煤后,支柱紧随推移输送机,及时支护2、 工作面支柱选型(1) 、单体液压支柱高度支柱高度Hmax二Mmax-b+e+z Hmin二Mmin—b—a+z式中:Hmax> Hmin一支柱的最大、最小高度,mm;Mmax> Mmin一工作面最大、最小采高,分别为1580> 1200mm; b—柱帽(顶梁)高度,138伽;e—活柱富裕行程,100mm; a—支柱卸载高度,50mm;z—支柱钻底深度,经验取值50—100mm;经计算:支柱的最大高度,Hmax二1592mm;支柱的最小高度,Hmin二1062mm;(2) 支柱选择根据支柱的最大、最小高度,选择DZ—1600型外柱式单体支柱其 技术特征如下:支 柱 高 度:1600—1005mm;额定工作阻力:320KN;额定工作液压:38. 2Mpa;初 撑 力:118—157KN;泵站压力:15一20Mpa;(3) 支柱阻力:按下式计算:P=8X9. 8r Mcosa式中:P—支柱承受的荷载,KN/m2;r—顶板岩石视密度,2. 5t/m3;M—工作而采高,1.2—1. 58m; a—煤层倾角,5—8°;经计算:9#煤层支柱承受的荷载p=243 KN/m2:(4)排距、柱距计根据截深,确定排距为0. 8m,柱距按下式计算:Lz= (pe/pz) Lp式中:Lz—支柱所需柱距,m;Pe—支柱额定工作阻力,320KN;Pz—单位支护强度,243 KN/m2:Lp一支柱排距,0. 8m;经计算:柱距Lz-1.054m;因工作面的倾角小,顶板较稳定,决定支 柱柱距采用1・0米,支护密度1.25根/n?。
第四节、支护要求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工作面采用DZ-1600型单体支柱配方木支护顶板,柱距1. 0米;组 与组之间的间距为0. 8米密集加墩柱切顶,墩柱打在切顶排,顺工作面倾斜方向每5.0米一棵工作面采用“见五冋一”的控顶方式,放顶步距为0. 8米,当工作面呈现最大控顶距4.0米时,一排密集加墩柱靠老塘,三排花柱靠煤帮, 当工作面呈现最小控顶距3. 2米时,一排密集加墩柱靠老塘,二排花柱 靠煤帮所有支柱必须拴牢防倒绳二、 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方式密集支柱:在两颗单体支柱加设一颗单体支柱,加设的支柱要戴帽 支设,一柱一帽,顺倾斜方向打成一条直线,墩柱柱距5.0米顺倾斜方 向打成一条直线,并且迎山有劲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所有支柱 必须使用防倒绳拴牢三、 工作面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1、 支护要求:工作面上、下超前支护基本形式为:在上下顺槽内支设单体液压支 柱配方木作为上、下超前支护;超前的支设长度不得小于20米;两排支 柱间的排距1. 5米,柱距1. 0米每侧的支柱要打成一条直线并用防倒 绳相互栓连牢固超前范围净高不得小于1・8叫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 0. 8m,超前支护内不得堆放物料,保持畅通无阻。
2、 支护质量标准① 支柱应支到实底,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12MPG② 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注液口方向一致③ 支柱支牢后要使用防倒绳逐棵缠联拴牢四、 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各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较接顶梁支护顶板,上下 端头各使用“四对八梁”支护顶板,组与组之间间距0. 8米每一棵支 柱要迎山有劲,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12MPa)o五、 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一)、初次放顶措施初次放顶时要加强支护,搞好矿压监测,及时进行二次注液,确保 支护质量初次放顶时要增加支柱的支护密度,在密集排点柱侧每间隔一棵密集支柱补打一棵对柱或俄柱初次放顶时要加快推进速度,保持煤壁的完整性,使其具有良好支撑作用落煤后要及时进行支柱二八 来压时的顶板管理:1、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认真搞好矿压观测,坚持二次注液,确保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o2、 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要增加工作面支柱的支护强度和稳定性, 在密集排点柱一侧紧靠每一棵花柱补打一棵对柱3、 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及正常推进期间要加强煤帮管理,每班都要 安排专人使用不小于1.8米长钎子处理伞檐,在找帮地点的下方不大于 10米处要设好挡子,下方附近不得有作业人员,找帮时作业人员要站在 上方的安全地点操作。
六、机道支护要求1、机道支护机道宽1・6米,正常情况下机组在提机割煤时要根据顶板的破碎情况 及时停机停溜,根据顶板的完整情况确定每次的提机长度为10-30米;正 常情况下一次提机10-30米后停机、停溜后将采煤机与溜子开关闭锁,设 专人看管开关按钮,安排专人监护顶板机组上行割顶煤时,人员严禁 进入机道;下行割底煤时,机组自溜尾运行12-20米,停机停溜,设专人 看管开关按钮,卸掉压柱,然后用移溜器将溜子推移到位,支好溜尾压 柱后方可正常松机;移溜与机组保持12-20米,并随移溜随及时支设基本 柱,顶板完好时一次松机至溜头及时按人分组分段拉线均匀交叉补齐 每段内的基本柱当出现机道漏顶、过断层、过顶板破碎带、机道片 帮超宽、人员进入机道擢煤时,要随时停机、停溜,将采煤机与溜子开 关闭锁,并设专人看管开关,安排专人监护顶板,摘除悬肝危岩后及时 铺网打临时支柱配木板支护顶板,当人员需要进入机道时必需支设贴帮 柱;后部正常支柱要进行铺网加支柱配木板支护顶板工作面过压力集 中区、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及顶板破碎段时要缩小一次松机距离, 及时移溜并加密基本柱2、机(炮)道内的伞檐长度超过1.0米时,其最突出部分不超过 150mm;伞檐长度1.0米以下时,其最突出部分不超过200mnb超出部分 要用手镐等长把工具(不小于1・5米)摘掉,摘顶找帮上、下各8.0米 范围内不准有人从事其它活动,并停机停溜,人员要站在摘顶找帮上方 的有效支护下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