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doc
25页第一单元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大海的歌》、《帽子和鸟窝》、《吹泡泡》是精读课文,《沙滩上的童话》是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理解句子,体验快乐”为学习专题单元导语用排比的句子、优美的语言,概括地描绘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画面,并提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充满童趣的美好生活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写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学习观察方法,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感受美好生活,品味优美词句单元目标:1. 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的习惯;3. 指导学生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4. 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单元重点:1. 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会认33个字,会写38个字单元难点: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玩中仔细观察的习惯;2.学习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教学安排:12课时1.大海的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理解“潮声、玉镜、仰头、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1.启发想象,了解大海的特点2.感情朗读,体会大海的神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大海的美丽、热烈与宁静2.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2.了解大海的特点,练习仿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了解大海的特点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2.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记生字A.反馈:波纹 映照 熟睡 仰头 翻滚 奔腾 琴师 奏出 渔帆 热闹形式:a认读,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b 抽读,开火车认读 B.认读多音字 觉(睡觉)(发觉) 背(背带)(背诵) 奔(奔腾)(投奔) C.理解词语的意思 波纹:水面受轻微的外力而形成的水纹 仰头:抬头向上 帆: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D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翻、滚、腾、睡”笔画较多,要看清楚,写紧凑翻”,左右结构,间架结构要写匀称 “仰”的中间部分不要多写一竖 “琴”字下方没有点四、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分部分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大海的哪些特点蓝色的大海与天相接,无边无际;起风的大海掀起巨大的波浪;大海风平浪静,像安静地睡着了3.齐读课文五、作业设计: 1.书写文中生字,熟读课文2.看拼音,写词语fān gǔn bēn téng tán qín tāo tiān bō làng ( ) ( ) ( ) ( )3.比一比,组词。
文( ) 朝( ) 凡( )纹( ) 潮( ) 帆(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主诗歌意境,了解大海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与向往之情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第二部分,练习编写一段诗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主诗歌意境,了解大海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波纹 仰头 翻滚 奔腾 穿梭 绽开 滔天波浪2.检查诗歌朗读情况齐读,抽读)二、学习诗歌,了解大海的特点1.自由读文中第一部分内容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3.自由发言,引导理解第一小节:了解大海的蓝第二小节:了解大海的大第三小节:了解大海的美1)结合课文配的插图,感受大海的美丽2)理解文中的比喻句:无边的大海,像一面大玉镜感受大海的蓝如玉,平如镜 (3)引导想象:那云,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那鸟,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并练习口头描述句中的景象4.教师小结,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5.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内容想一想:这是怎样的海风?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感受海风的猛热——绽开万朵浪花、奏出万种乐曲、送走万片渔帆、掀起滔天波浪。
6.找出文中动词:绽开 奏出 送走 掀起体会用词的准确认识文中使用的拟人修辞手法7.教师小结:这猛烈的海风如同一位魔法师,用他神奇的魔力使大海变得疯狂而热烈指导感情朗读海上的风是( )、是( )、是( )、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8.拓展练习:你认为这海上的风还会是什么?能不能自己也说一段学生自由发言并写下来例子:海上的风是舞蹈家,她一来,就舞动万顷波涛 海上的风是诗人,他一来,就吟出万千诗篇…….9.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说说你体会到了大海的什么特点?重点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三、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板书设计:1. 大海的歌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完成词语花篮,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一( )玉镜 一( )乐曲 一( )海风一( )浪花 一( )渔帆 一( )波纹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云,就是( )的波流;那鸟就是( )穿梭的( ) (2)风儿不( ),浪儿不( ) 5.“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的作用? 反思与后记: 2. 帽子和鸟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3生字过程与方法: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与精神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翔翔和小伙伴们对小动物的一片爱心,感受他们的活泼可爱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生字引导学生理解翔翔和小伙伴们为什么决定把帽子送给小鸟。
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和词语2.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重点:能正确书写13个生字,认识生字和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帽”和“窝”: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了什么事? 3.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了一件什么事?(翔翔和小朋友们把帽子送给小鸟做窝的事)四、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帽子 朝向 山坡 耍闹 鸟蛋 慌张缠住 约定 竹竿 吊着 无可奈何(重点指导读好翘舌音和鼻音)(齐读,分角色读,赛读,个别读)2. 认读多音字挑(挑战)(挑水)3.理解词语意思。
吊:悬挂 慌张:不沉着,动作忙乱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可想 嚷:喊叫缠住:缠绕孵:鸟类用体温使卵内胚胎发育成幼体 2.指导书写 (1)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指导书写“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不是“曰”不是“日”;两个横画不能碰两边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学生练写,师生评议,修改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读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上动词)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翔翔 帽子,于是他就和小伙伴们去 帽子,然后 帽子,再 帽子,最后 帽子给小鸟做鸟窝2.指名反馈,评议丢 找 追 挑 送)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文中生字词3.比一比,再组词坡( ) 慌( ) 耍( )破( ) 谎( ) 要( )波( ) 荒( ) 腰(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