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盘县历史、民族、地域风情研究.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64319752
  • 上传时间:2021-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盘县历史、民族、地域风情研究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是贵州的西大门,地处贵州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黔滇咽喉”、“滇黔锁钥”之称具体位置在北纬251936"-261736",东经1041746"-1045746"之间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28个民族人口86.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12.7%非农业人口占10.9%盘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古镇,在历史上曾经留下过众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让许多学者产生对其进行研究的浓厚兴趣,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他在考察了此地的山川、河流、人文、交通等情况后,将这些资料一一载入了《徐霞客游记》更有外国人士对其地域风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及法国洞穴联盟共同组成的中法“贵州2003洞穴科考队”考察了丹霞山溶洞在这样一片民族众多,地狱风貌奇特、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一定隐藏着更多的“文化宝座”等待着有心人去开启一、历史风情盘县据史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有2.4亿年的太古时期。

      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区域,在经历了无数的沧海桑田,人世变迁之后,一定隐藏着众多的有价值的史料为了把盘县最完整的面貌展示于世人,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求证史料,最大可能地挖掘盘县的“文化瑰宝”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于盘县历史沿革、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三个方面下大功夫,把盘县鲜为人知的一面挖掘出来,把盘县的历史风采展示给全世界一)历史沿革盘县地处新中国的大西部,坐落在云贵高原上,像一颗冉冉升空的明星照耀着这片土地下生长着的人们六盘水市素有凉都之称,而盘县作为其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气候宜人盘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了几番变迁新中国刚解放的时候,沿用了民国时期的称号“盘县”20世纪60年代,国家开展“三线建设”,为开发盘县煤田,于1965年由盘县划出9个公社,云南宣威划出3个公社设盘县矿区,后来盘县矿区改称盘县特区1970年,盘县特区与盘县合并,统一为盘县特区1985年末,特区管辖17个区(镇),93个乡(镇);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28个民族在1993年的“建、并、撤”之后,全县管辖37个乡镇、747个行政村,后经合并为450个村1999年重新更名为盘县,县政府驻地搬迁至红果,到2003年底全县有人口1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5万人。

      盘县的历史可以远溯到距今约有2.4亿年的太古时期,有考古资料为证到有人类出现,据史可考可以追溯到距今约有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盘县古为夜郎地,汉属宛温晋隶宁州,刘宋时置西安县,南齐称西宁县唐初为训州地,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置盘州,天宝后至宋代为于矢部(齐弥部)地元初置普安路后升招讨司,继改宣抚司,复为普安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卫府并设,改普安路为普安府,另置普山府(土府),土流二知府与卫同地分治后普山府废,普安卫升军民指挥使司(后变废,复称卫)永乐元年(公元1043年)设普安安抚司,十三年(公元1415年)安抚司废,改置普安州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迁普安州与普安卫同城而治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析州属三营三里地置普安县,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普安卫并入普安州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升普安州为直隶州,十六年改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改盘州厅民国2 年(公元1913年)改盘县二)历史人物盘县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在历史的风霜变迁中,历经考验在历史大河滚滚向前的时候,盘县并没有因此而埋没,相反它遗留下来的东西恰恰是最弥足珍贵的在盘县被市场经济笼罩的今天,它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财富却是源远流长,永垂不朽。

      在盘县的历史中,名人雅士不乏其人我们无从考证年代更为久远的历史单就元朝开始我们的追踪足迹吧显然,我们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收集到所有的、全面的、完整的资料,但我们以绝对的效率、准确原则为指导,尽最大的努力去考究现有史料的真实性,把我们力所能及所收集到的资料,展现给整个人类1、 陇朝喜 (生卒年待考),彝族;贵州普陌营人(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著名元朝普陌土司元朝时期盘县彝族普陌营土司营官2、 多 同 (西汉时人),西南夷夜郎人(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世居夜郎,有精兵十万人,治诸小邑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上书请开发西南夷,武帝任唐为郎中将,领士卒千人及辎重部队万余人从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谕以威德并厚赐之,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设犍为郡,修筑西南夷道,夜郎侯与汉使者言:“汉孰与我大?”夜郎侯始倚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灭南越,夜郎侯遂入朝,汉封以夜郎王,赐印绶3、邵元善,字台山,明朝普安州(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举人授峨县知县,升民部司徒郎,又被谪通州判,改涿州知州后被下狱,获释后再谪辰州府州判,所到之外,皆有佳绩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擢升为四川按察佥事。

      元善与其兄元吉皆文誉一时元善尤擅长词赋,工吟咏,著有《贤奕稿》,陈宗虞为之作序曾写有歌咏“红岩”碑文的七言古诗一首,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伟大古迹首次公诸于世其诗为:“红崖削立一千丈,刻划盘回非一状参差时作鼎钟形,腾掷或成飞走象诸葛曾闻此驻兵,至今铜鼓有遗声即看壁上纷奇诡,图谱浑疑尚诅盟4、 蒋宗鲁,字道父,明朝普安卫(今贵州省六盘水盘县)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浚县知县、刑部主事、云南临沅兵备副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在任云南巡抚时,明世宗宠用害政误国的奸臣严嵩,修建大殿,极尽奢侈铺张,下令叫云南采大理石,要见方七尺的五块,见方六尺的五块,见方五尺的十块,见方四尺、三尺的各十五块,并限期运至北京蒋宗鲁深知采取如此之大的大理石之艰难,能体恤民间疾苦,冒死上疏朝廷,请求减免此项征收在封建专制时代,蒋敢于犯颜直谏,其精神可获可钦蒋因直言敢谏得罪奸臣严嵩而告老还乡一生写了不少谏疏指陈时弊,但多被置之高阁,还著有《诗文集》、《治浚款议疏草》等,均已失传5、 王祚远,字无近,明朝贵州普安卫(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

      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掌院事,转吏部左侍郎,晋尚书少负异书,下笔万言立就,试牍不起草,既成而后补之充经筵讲官时,丰仪秀整,音吐洪亮,颇受明熹宗朱由校器重明熹宗朱由校专门赐诏嘉奖,授他通议大夫明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还乡后卒于家,所著诗文甚富,所惜其集无存书法尤工,喜作行草,兼带章草味《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6、 孟本淳(?-1663),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幼读书尚气节,有勇力,年二十时见天下大乱,弃儒从戎,积功至总兵管明朝灭亡后,削发为僧,名本谦初从武冈多福林寺太初和尚授《法华经》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到新化高坪之灵真村,从村中秀才王尔雅处乞得雪山修建白林寺,自号"葛天和尚",十五年(公元1658年),逃兵掠新化,至村界颜公庙,本淳出山慰抚之,其党见所持铁杖重达百斤,遂不敢犯,居白林九年,跌坐逝酬倡甚多,惜诗不传《黔诗纪略》录其诗五首7、 张凌翔(?-1864),清朝贵州普安厅(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回民起义领袖农民出身,伊斯兰教阿訇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与马河图在普安厅大坡铺组织千余回民起义,以白巾帕首,称白旗军,众推张凌翔为元帅,马河图为二元帅。

      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先后攻占了新城(兴仁)、兴义府(安龙)、普安、安南(晴隆)、贞丰、归化(紫云)等地他们以新城为根据地,曾一次歼灭来攻的团练一万余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军大举进攻义军,在清军“剿抚兼施”的攻势下,驻守兴义府的义军将领马忠叛变张凌翔、马河图兴师问罪,收复兴义府城马忠纠合清军大肆反扑张凌翔、马河图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突围时不幸阵亡大刽子手云南提督沈嘉荣将兴义府城内的回民2000余人屠杀殆尽所余义军退守新城,在金万照和张定忠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战斗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金万照诱杀叛徒马忠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云南两省官军数万及团练二万余进攻义军,在帝国国主义分子麦根的参与下,清军掘长壕围困新城义军顽强战斗,坚守达两年之久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金万照为保全城中义军和居民的生命,自愿出城与官军提督周达武谈判,愿用自己生命换取全城人的生命二人誓盟达成协议,金万照被押送贵阳杀害新城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失陷城内回族义军被改编后调至安顺全数杀害历时十四年的反帝反封建的白旗军回民起义最后失败8、 马河图(1802-1864),回族,清朝贵州普安厅(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

      回民起义首领农民出身,为人年富力强,刚直不阿,好鸣不平,为乡里所敬重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腊月,与伊斯兰教阿訇张凌翔在普安厅大坡铺聚众起义,以白巾帕首,以长方形白旗军为号,史称白旗军,众推张凌翔为大元帅,马河图为二元帅先后攻占亦资孔、新城(兴仁)、贞丰、册亨、普安、兴义府(今安龙)、安南(今晴隆)、普安厅(今盘县)、归化(紫云)等地而前锋队伍还到了长顺、镇宁、罗斛(今罗甸)等地他们以新城为根据地,曾一次歼灭来犯的团练一万余人,声威大振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军大举进攻,在清军"剿抚兼施"的攻势下,驻守兴义府的义军将领马忠叛变张凌翔、马河图兴师问罪,收复兴义府城马忠纠合清军大肆反扑张凌翔、马河图二帅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破突围,不幸阵亡9、 张道藩(1896-1968),今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字卫之,原名振宗,笔名余暇摩登夫,号思雪楼主人历任中华民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宣传部长等职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曾任“立法院长”、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中华日报》董事长、“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会副董事长等职早年留学英法,专攻美术1968年6月病逝号称“三民主义文艺理论家”。

      著有《近代欧洲绘画》、《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三民主义文艺论》等10、金明仲(1950年生)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教授、贵州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数学系,1981-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所进修研究方向: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的估计理论近十年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贵州省科委基金项目8项和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在《中国科学》、《STATISTICA SINICA(美国出版)》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或联合发表重要科研论文近20篇代表性工作“线性模型参数估计中的相和性问题"和"线性回归估计大样本理论的一些研究”,经省科委组织国内外同行专家作技术鉴定,被认为“在同类研究中,属于国际先进水平”此两项成果分别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大三等奖、四等奖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1999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曾应邀先后学术访问新加坡、泰国、美国等国家三)重大历史事件素有“滇黔锁钥”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饶,人杰地灵。

      在这块古老而迷人的土地上,3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从秦汉时期设郡县有建制以来,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记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