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型设计:20 装配体.ppt
26页学习建立装配体中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学习建立装配体中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常用配合方式)常用配合方式((2)多个零件装配成装配体)多个零件装配成装配体((3)创建装配体工程图)创建装配体工程图本章学习内容本章学习内容20. 装配体装配体配合方式配合方式20.1装配体操作装配体操作20.2装配体工程图装配体工程图20.320.120.1 配合配合方式方式 每一个零部件都包含6个自由度:沿X、Y、Z轴的平移和沿这3个轴的旋转通过对零部件每一个方向的平移或旋转的约束-配合方式,可以控制装配体中零件之间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需要两个配合才能实现对“螺母M6”的合理装配 (a) “同轴心”配合 (b) “重合”配合 (c) 建立两个配合20.2 20.2 装配体操作装配体操作 装配体操作是将多个零件装配的过程,包括插入零部件、移动或旋转零部件、建立配合方式等1 新建装配体文件新建装配体文件2 插入零部件插入零部件 装配体中第一个插入的零件默认为固定状态,后续插入的零件为浮动状态。
选择阀体作为第一个插入的零件1 1)插入)插入“阀体体”零件零件2 插入零部件插入零部件 单击“装配体”工具条上的“插入零部件”按钮,依次将“阀芯”、“填料”、“锁紧螺母”、“手柄”、“垫圈6”、“螺母M6”等零件,并拖动零件放置到合适位置2)插入)插入“阀芯阀芯”和和“填料填料”零件零件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 根据装配体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按一定顺序建立零件之间的配合约束 ((1)建立)建立“阀芯阀芯”和和“填料填料”的配合的配合 “填料”和“阀芯”零件之间可通过“115°”锥面的“重合”配合进行约束阀芯”锥面“填料”锥面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 ((2)建立)建立“阀体阀体”和和“阀芯阀芯”的配合的配合 “阀体”和“阀芯”零件之间可通过“5°”锥面的“重合”配合来进行约束a) 选择配合面 (b) 配合效果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 ((3)建立)建立“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和和“阀体阀体”的配合的配合 “锁紧螺母”和“阀体”零件之间通过“M24”螺纹的“同轴心”配合来进行约束。
a) 选择配合面 (b) 配合效果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 ((4)建立)建立“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和和“填料填料”的配合的配合 “锁紧螺母”和“填料”之间通过两平面的“重合”来约束 (a) “锁紧螺母”配合面 (b) “填料”配合面 (c) 配合效果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5)建立)建立“阀芯阀芯”和和“手柄手柄”的配合的配合 “阀芯”和“手柄”之间要建立两个配合关系来约束 ①“手柄”左端面四棱柱孔的边线和“阀芯”四棱柱棱面的“重合”b) 选择直线2和面2(c) 配合效果(a) 选择直线1和面1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5)建立)建立“阀芯阀芯”和和“手柄手柄”的配合的配合 “阀芯”和“手柄”之间要建立两个配合关系来约束 ② “手柄”右端面圆边线和“阀芯”上圆柱左端面的重合a) 选择边线和面 (b) 配合效果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 ((6)建立)建立“阀芯阀芯”和和“垫圈垫圈6”的配合的配合 “阀芯”和“垫圈6”之间要建立“同轴心”和“重合”两个配合关系来约束。
(a) 建立同轴心配合 (b) 建立重合配合 (c) 配合效果3 建立配合约束建立配合约束 ((7)建立)建立“螺母螺母M6”的配合的配合 “阀芯”和“螺母M6”之间要建立“同轴心”和“重合”两个配合关系来约束a) “同轴心”配合 (b) “重合”配合 (c) 建立两个配合4 编辑已创建的配合编辑已创建的配合 已完成对“换向阀”的装配操作,装配结果如图(a)所示在特征管理器中列出了已经定义的配合约束,可选择“配合”树状列表中的其中一个配合进行编辑a) “换向阀”装配体 (b) 选择需编辑的配合约束5 保存装配体文件保存装配体文件 将装配体保存为“换向阀.SLDASM”保存装配体文件6 常用配合方式常用配合方式 除了“重合”、“同轴心”配合方式外,还有其他的配合方式,如平行、垂直、相切、距离、角度、锁定等,并可通过同向对齐和反向对齐来改变零件的方向20.3 20.3 装配体工程图装配体工程图 由装配体工程图包括装配体视图、尺寸标注、标题栏、零件明细表和序号等内容。
1 新建工程图新建工程图2 创建装配体视图创建装配体视图((1 1)插入)插入视图 单击“工程图”工具条上的“模型视图”,选择“换向阀.SLDASM”,创建主视图;移动鼠标到各视图位置,增加左视图、俯视图和轴测图((2 2))创建局部剖视图创建局部剖视图 创建3个局部剖:第1个局部剖表达“阀芯”、“手柄”、“垫圈6”和“螺母M6”的装配关系;第2个表达“阀体”、“阀芯”、“填料”和“锁紧螺母”的装配关系;第3个表达“阀体”的安装板上孔结构局部剖1 局部剖2 局部剖3((3 3))隐藏线和辅助线的修改隐藏线和辅助线的修改 选中没有被自动消隐的线,在快捷菜单中单击“隐藏/显示边线”按钮,隐藏被选中的线单击“注解”工具条“中心线”按钮 ,单击视图中回转体结构的两条转向轮廓线,生成中心线;单击“中心符号线”按钮,依次单击各视图中的圆结构,生成中心符号线,3 标注尺寸标注尺寸 选择菜单栏“插入”—>“注解”—>“注释”按钮,标注引出尺寸“G3/8”;单击“尺寸/几何关系”工具条中的“智能尺寸”按钮,标注其他尺寸。
4 插入材料明细栏插入材料明细栏 选择菜单栏“插入”—>“表格”—>“材料明细表”按钮,选择主视图,拖动“材料明细表”至图纸区的左下角,在表格中双击,进入编辑状态,填写相关信息5 插入零件序号插入零件序号 选择菜单栏“插入”—>“注解”—>“自动零件序号”按钮,按提示选择主视图,将在视图上自动标注零件序号,然后在主视图中调整各零件序号的位置6 编辑图纸格式编辑图纸格式 在图纸区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图纸格式”按钮,可对图纸格式进行编辑把鼠标移动到已有文字上双击,即可编辑文字编辑完成后,在图纸区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图纸”按钮,返回到图纸编辑状态零件序号”编辑器7 完成并保存工程图完成并保存工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