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书法入门:学书宜循序渐进.docx
3页少儿书法入门:学书宜循序渐进一、先楷、隶书后其它书体 学习书法从何书体入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历来见解也许多通过教学实践我以为学书宜从楷、隶书入手缘由有二:其一,楷、隶书为通用字体,与日常生活严密相联,为大家所熟识,易于识别,雅俗共赏,便于初学者承受和应用;其二,楷、隶书在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有法可依,有利于初学者把握通过严谨细致的训练,锤炼了各种技法,为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在了解楷书进展过程根底上,教师应乐观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字帖例如,晋楷、魏碑、唐楷甚至宋元明清书家所书的楷书,均可取法有了楷书的根底,行草书便不攻自破了隶书从汉碑入手,《乙瑛》、《史晨》、《礼器》等碑各有特点,法度谨严,可供选择隶书的根本点画、结字没有楷书那样简单因此,青少年从隶书入手见效反而更快学好隶书后便上可溯篆书,下可攻行草书,而且还可使书法的笔触厚实,气息高雅 二、先大字后小字 学书法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握点画用笔、构造布白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阶段,应由浅入深绽开。
重点放在对临上,对临时一笔写一笔,以求点画的用笔及结字的态势尽可形似,与原帖的字接近但初学者临帖在用笔、构造等方面很难体验,表现往往不甚精确练习大字可以克制这一点将字放大微小之处观看将更为认真每一个宇的运笔过程,都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后便可熟中生巧,删繁就简古人语:“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开头学小字,学习观看不细致,苹苹了事,限于点画大小,必定收敛过多,形拘笔滞,笔法体会浅薄,徒画其形而已从书法规律来看,大字缩小字易,小字展大字难、由此,先大字后再小字是一条被古今很多书家阅历所证明的学书方法 三、先精专后广博 书法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前人留给我们很多优秀作品,这么多经典作品,毕竟该先临哪一件?我们应当做到宁精勿滥-在学习时要站在理论高度上总结自己的学书得失,懂得书法技法的根本原理,削减必要的盲目性,提高学书效率,拿隶书选帖来说,初学者一会儿临习《西狭》,一会儿又临习《史晨》,到头来仅得皮毛,浅尝辄止,终将一无所获、每种碑帖都有各自的笔法特点、体系,非深入而不得其妙,《西狭》、《张迁》等碑,面目独特,共性剧烈,不宜初学不如在《乙瑛》、《史晨》等精稳工整,类汉碑中,精专一帖,下大功夫,而后再寻求共性进展。
关于“精专”与“广博”古人早有精彩论述项穆《书法雅言》说:“始也专宗户家,次则博研众体,融天机于得意,会群妙于一心,斯于书也,集大成矣郑杓、刘有定衍,极》说:“精于一则尽善,遍用智则无成,”梁献《评书帖》说:“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众美,变动弗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可见学书必先用心致志临写一帖,吃透一帖,在此根底上,再广取博临,融会贯穿,方可胜利若是好高务远,见异思迁,打乱了各体系内部规律必定导致“走火入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