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新人教版必修.doc
4页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要点突破]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2.实验流程思维激活判断正误(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通过多次计数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卷,4A)( )2)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判断①~④各项的正误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④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答案 (1)√ (2)①√ ②√ ③× ④√[典例透析]【典例】(2013·江苏高考题改编)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5)在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个6)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研究实验的课题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解析 (4)本题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酵母菌种群数量表格的设计应该体现这些关系5)该血球计数板内培养液体积=2 mm×2 mm×0.1 mm=0.4 mm3=4×10-4 mL,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目=10×16×50÷(4×10-4)=2×107(个)。
7)A项正确,开始时营养充分、条件适宜,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项错误,如就试管Ⅰ和Ⅲ而言,则是试管Ⅰ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C正确,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比试管Ⅱ的要大D项正确,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达到K值,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也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答案 (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相对减少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稀释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4) 时间次数 1234567123平均值(5)2×107 (6)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溶氧量)的变化关系 (7)B题后反思1.本探究实验应注意如下内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5)计算1 mL菌液的数量时必须搞清如下等量关系:1 mL=1 cm3=1 000 mm32.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注意事项:摇匀取样,适当稀释,适用于需借助显微镜计数的微生物。
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有两种方格网,对于16×25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计10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于25×16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共5个)中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如图所示计算方法:大方格长度为1 mm,高度为0.1 mm(即规格为1 mm×1 mm×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0.1 mm3(10-4mL),故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中方格中小方格个数)×400×104×稀释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