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doc
7页2013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词语)江苏徐州铜山县茅村中学 刘成俭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2013 年新课标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2.(2013 年全国课标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 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3.(2013 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 “幸福感” “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B.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4.(2013 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5.(2013 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A.阳春白雪 B.通常C.迥异 D.高高在上6.(2013 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7.(2013 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8.(2013 年重庆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于有充足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地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B.就是这种敢为人先、喜欢挑战的精神,一直支持着她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才让我们看到了她如此惊艳的技艺C.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D.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9.(2013 年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10.(2013 年福建卷)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________着它,将它浸泡在________的光影里清晨的雾气,阳光下的浮尘,任何一点点色调的变换都会让美丽的景致增添另一番风情,恰如一位绝美的佳人随性更换着________的霓裳A.荡漾 变幻莫测 出人意料B.簇拥 变幻莫测 风格迥异C.簇拥 千变万化 出人意料D.荡漾 千变万化 风格迥异11.(2013 年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A.而是 点染 星汉 如梦如幻B.总是 浸染 星云 如诗如画C.却是 绘染 星光 诗意盎然D.只是 渲染 星斗 诗意朦胧12.(2013 年四川卷)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现代自然科学________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_______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___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 无坚不摧 自以为是B.不只 坚不可摧 自以为是C.不止 坚不可摧 自行其是D.不只 无坚不摧 自行其是13.(2013 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家庭的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________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________打动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C.熏陶 扶摇直上 为……所D.熏染 扶摇直上 为……所14.(2013 年天津卷)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 ,当成“知识殿堂” ,似乎对图书馆________有加然而, “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甚至很遥远普通百姓往往________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图书馆________“宝库”“殿堂” ,________“知识公园” A.崇敬 望而生畏 不仅是 而且是B.尊崇 望而生畏 不应是 而应是C.崇敬 敬而远之 不应是 而应是D.尊崇 敬而远之 不仅是 而且是15.(2013 年北京卷)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_______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2013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词语)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应用16.【答案】 B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 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这里是望文生义这里可用“滔滔不绝”B 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C 项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这里是望文生义D 项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指的是“双方”,此处是“几家”,用错对象17.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A 项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显然与句意不符,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B 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
C 项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与语境不符D 项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18.答案 C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前后矛盾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 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一般用作谓语不符合使用习惯B 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此处望文生义,“审美感受”应用“耳目一新”C 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一般指好的事物,符合语境D 项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成语的意思与语境“萌芽状态”不符合19.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 项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B 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 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D 项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20.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用词准确的角度考查词语的应用。
A 项“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用来说“美术馆”符合语境B 项“通常”指表示在一般的情况下,行为、事情有规律地发生用在此处符合语境C 项“迥异”指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用在此处符合语境D 项“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21.答案 B 解析 本题从褒贬失当、望文生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