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的黄昏》诞生记.pdf
1页3 6《田野的黄昏》 诞生记《田野的黄昏》 的诞生是一个意外 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东西就写, 不硬写, 不计成败得失, 不到非写不可不 动笔我不知道下一本书何时动笔, 要写 什么我只是持着铁风筝去捕捉文学天 空的闪电, 而难以预测及控制其后果套 用法国作家基尼亚尔的话说:“我在读写 中有一种不寻求达到目的的等待读书 就是漫步写作就是游荡 ” 20年来,我在诗、散文和小说这三 条路上交替奔走,犹如猎手常捉到意外 的猎物诗集及散文集各出版了几部, 中短篇小说也在《花城》《天涯》《中华 文学选刊》 等发表了 60 多篇 《少年 史》在读书界影响较大,获得首届广东 省青年文学奖; 《乡村游戏》则被誉为童 年之书,唤醒了一代人的记忆那个忧 郁而充满幻想的少年,不仅仅是我, “他”属于更广大的人群,属于那些在乡 村成长而自我蜕变的一代我为人熟知 的诗人形象也被颠覆,被认为是闯入散 文界的不速之客 2011 年初春,我从广州回到出生 地村巷空无一人,田园面目全非,一 座 300多年的村庄仿佛一艘搁浅多年的 大船,在沉寂中缓慢地磨损、朽坏我 有责任为出生地再写几本书上述几本 书跟我最近出版的《与父亲的战争》 《田 野的黄昏》构成了“岭南乡土”散文系 列。
而《田野的黄昏》的任务,则是从 时间与记忆的维度上勾勒故土的晨昏 我听到了故乡传来的挽歌:村庄正 在荒废乃至消失,溪流、田垌、森林、 庄稼、祠堂……这一切在流失和消逝它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乃至相关的一 切,也在不断遭到磨损、削减并坠入遗 忘它只剩下墓地及遗址30年来,我 见证过它金色晚霞般的光辉,也感受到 如落日急速下沉的绝望我在纸上建筑 另一个村庄对抗遗忘的想法,显得徒 劳,却让人安慰 由此,我写《田野的黄昏》 ,是为了 给故乡留下一份文学性的记录,除了写 山水田园,对农事或乡村生活的书写更 是重心我出生于粤西乡间,跟随父母 耕种到 20岁大自然塑造了我的心灵, 也使我成为乡村美学和农民意识的反叛 者家乡的建筑、作物以及春种秋收的 细节仍历历在目村庄的节日、做社、 游神及各种游戏也让我沉湎其中……在 记 忆 的 夜 空 , 岁 月 与 往 事 如 繁 星 浩 荡……我在乡村“既有爱也有污秽凄 苦” 从往昔中提炼诗意,苦难才借此成 为养料诗性是超验的,其核心是神 秘,诗性的诞生及其诞生的方式也必将 是神秘的这有点像将粮食转化成美 酒按布罗茨基的说法,诗性来自于对 日常经验的玄学化作家应当掌握语言 的炼金术。
我在话语上尽可能注重文学 性,也就是每一个句子都力求穿透事 物,在语言、思想、体验及情感诸向度 上具备应有的速度、力量和深度 尊奉丛林法则的乡村生涯,使我谦 卑和忧郁我在生活上崇尚极简主义, 与世无争,但珍视精神自由在工作上 几经调整,从教书、编辑等岗位到专注 于写作,我无意于升迁及致富,而是为 了内心安宁一个人的出生地,往往是写作的源泉,我有义务将其重新开辟为 根据地里尔克说,诗人的祖国是童 年作为在乡村出生并成长的一代,乡 土是我在现实及精神上的故乡我为此 写过大量作品,除了散文系列,还有诗 集 《陌生人诗篇》 及小说集 《挖洞记》 等多种 《少年史》讲述年少时的经历,村庄 及田野只是背景 《与父亲的战争》主要 写家庭与伦理,以揭示中国式父子关系 的复杂性 《田野的黄昏》则以村庄为主 角,在工业时代的背景下,以一个乡村 数十年的繁荣兴盛为蓝本,从自然学、 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哲学诸角度 切入,通过揭示故乡沦陷的根源,映照 出中国农耕文明逐渐崩溃乃至解体的悲 怆历程,并探寻新一代农民的生活方 式这部书以出生地为叙述对象,以时 间纵深及时代变迁为坐标,以凤凰村的 地理、历史、风物、习俗、伦理乃至农 民劳作、休闲诸方面为经线,以作者自 由出没于时空及多个领域的心理经验及 思想脉络为纬度,叙述乡村生活的诸多 侧面。
《田野的黄昏》在文体上有较强的实 验性,打破散文的常规,挣脱固有观 念,拓展精神空间,使之有多重阐释的 可能为此,我不惜在内容、思想及写 法上突破边界,逾矩越位、迂回往返 该书富有形式感,结构恢弘,线索繁 密,虽分章节撰写,实有整体上的构思 及把握,章节之间盘根错节,相互渗透 及补充,互为镶嵌与拼接,既独立成章 又相互支撑,每一章节都犹如墙壁、柱廊、门窗和屋顶,建构了一座高大建筑 物的圆拱和穹顶譬如 《生灵》 一章, 不光是介绍动物,更多的是人与动物乃 至自然的关系;而《植物》一章,主体 是写植物,又须臾不离人的劳作、种植 及养殖,诸条线索是拧绞为一体的 有论者评价《田野的黄昏》说: “该 书语言上的诗性及哲思共振,现实与想 象融合,梦幻及记忆相缠绕,思想的力 度及锋芒,叙事上的诡奇变幻,情感的 真挚及浓烈乃至内心的暗影,笔锋如剃 刀不留情面的解剖及自剖,均让人为之 震撼结构恢弘而落笔于细节,视野开 阔而不偏离生命,该书建立于日常生 活、劳作场景及草木、禽畜、虫豸、器 具的细小叙述之中,沉稳、饱满而扎 实,既气势磅礴,绵延无尽,又横生枝 节,尖锐细密,某些章节精确如钟表内 部的结构 ”但我亦深知力有不逮,距离 目标仍太遥远。
《田野的黄昏》除了追忆,还有对当 下现实的揭示与呈现它不是基于线性 时间上的简单回溯,而是对故土人与事 的整体打量它出版前曾有章节在《散 文》 《随笔》 《十月》 《花城》 《天涯》 《作 品》 等发表一个作家或一本书的诞 生,是天地间的造化一本书也像人一 样,自有它的命运,我无法预测,但也 希望它在人世间获得知音每个作家都 有他的理想读者理想读者有让人敬畏 的水准,属于那“无限的少数人” 我尊 重读者的方式,就是做好手艺活 (作者为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高研班 学员)◤我思我写文字是我惟一的依仗□霍君少时,我会在平地上连着打几个跟 斗,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爬上一棵参天大 树,会把欺负我的邻家外甥揍得落花流 水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我成为一个 孤独的孩子 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弄不明白,我 的孤独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养成 的反正,从我有记忆起,它便存在 了孤独是什么呢?是对群体的一种排 斥,是心与心的一种距离,亦是对某种 情感的需求与渴盼 我是个有恋父情结的孩子为了一 场喜爱的电影,只有六七岁的我,一个 人走完长长的没有灯盏的街道如果有 父亲的陪伴,我将是多么幸福可是我 的父亲永远与我保持着距离,这个距离 让我心生畏惧。
是我父亲的那个男人, 抱过襁褓中的我,在我蹒跚走路时,牵 过我的小手我需要父亲的引领,走过 坑洼的星光晦暗的街道,一步一步靠近 终极的目标那只大手呢?它在我的期 盼里,在我的梦呓里现实的我,只能 有一个孤独的行走 小鸡在孤独里奔跑,大黄狗在孤独里晒太阳,我在孤独里慢慢靠近父亲的 药橱我小小的身子几乎都探进去,那 里有一个弥散着药味的奇妙世界各种 针剂的角落里,整齐地码放着几摞书 纸张黄且绵软,字是繁体,足够吸引刚 读了小学二年级的我了我不讨厌任何 一个陌生的字,它们和熟悉的字串联在 一起,被解读出独属于我一个人的故事 版本多么地幸运,我就是这样和文字 结缘了所以我还是要感谢我的父亲, 作为乡村兽医的他,却把骨子里的文学 气质让我承袭下来父亲的那些小书, 抚慰了我年少的忧伤 我没有跳出大众的模式,最初从阅 读文字向使用文字的转折,是因为我需 要它作为一种媒介,疏通我灵魂深处的 譬如怅惘、烦忧文字以这种方式滋润 和支撑了我20岁之后的生活 很多人记得我那件绣着云朵的大红 色棉袄,我穿着它,低掩羞涩的表情, 奔走在去做一名幼儿教师的路上我的 目光里有60个孩子,60个孩子的吵闹将 我的发声压回到胸腔。
于是,在器械和 玩具贫乏的状态下,我搜肠刮肚地给他们讲故事那一刻的时光是美好的,我 愿意沉浸在其中,拒绝回到另一个身份 里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存了心要磨练 我的心智,给我一个看清生活的机会, 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在另一个身份 里,我永远分不清人什么都可以作为 话题,惟独文字和文学除外我把自己 关起来,进入到一个丰润的世界里,以 滋养渐渐枯萎的生命那里是我的独立 王国,拒绝他人的闯入可是,当我独 立王国的那扇门被踢开时,我才发现有 一片独自的领地是多么奢侈 我的手臂尽管细弱,可是我要尽量 给它们一个展示力量的机会居然有那 样大的一只水桶,它的作用是负责将院 里水井的水运到堂屋的一个高高大大的 水缸里满满的一桶水啊,我的身子和 水桶一起摇摇晃晃,水一路地泼洒我 暗暗地运了一口气,搬起水桶和桶里剩 余的水,在搬起的一刹那,肚子被恶狠 狠的疼痛袭击了我的第一个孩子在腹 中夭折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给那个孩子一些文 字总是觉得无法面对, 内心充斥了太多的亏欠和不安其实, 即便是对第二个孩 子, 相关的文字也是零落的不是因为我 对你们的疼爱不够, 而是我无从说起每 一个文字都太沉重, 我怕无力操作它们 第二个孩子于我是最大的幸福, 也是最大 的劫难。
我给予的母性的爱再多, 也不够 丰盈, 也难以抹平小心灵的创伤 这一路的行走, 过于孤单, 过于艰 难好在, 一个一个的汉字经过有秩序的 组合, 在星光灿烂的夜晚, 给我最安详的陪 伴, 最强悍的支撑在此, 谢过了没有你 们, 我没有气力完成我的逃离在文字的 协助下, 我终于逃离了那个地方, 终止了幼 师的生涯, 与60个孩子说再见了 历经风吹雨打的岁月里,我的初衷 不变,文字的初衷不变我们彼此相 知,它懂我为什么微笑,明白我每一颗 泪水的含义文字是我的蓝颜知己,是 我的父亲,更是我的恋人它以不同的 身份来面对我,守候在我伸手可以触摸 到的地方 所以,我不再孤独 (作者为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一届高研 班学员)向月葵开静夜里□戴荣里打开陈茂慧的诗集 《向月葵》 最 好在深夜,沿着作者自序 《高地:仰 望和攀爬》 推开窗,你看到一缕缕月 光渐次进来这是一个女人的领地, 在回望故乡中绵延,在铁道线上伸 展,在诗歌高地缠绵着她的中年,在 梦想王国里感受生活的苦辣酸甜她 一直在奔跑的路上仰望着星空,试图 寻求自己的所得,在语言的芬芳里做 多种姿势的攀爬你会听到她静静的 呼吸,血液流淌的声音,和着夜寂静 的 气 息 。
她 是 一 个 《 沉 默 的 女 人》——手摸光阴的绣花针∕秘密地 缝补你马失前蹄的悲伤∕用文字,装 点心中的蓝图∕将一幅锦绣江山,赠 给你∕可以在江河中遨游,在山林中 啸傲诗人这样描写着:月夜,她在 纸上奔走∕追寻一种有别于你的生 活是的,对一位经历更多文字历练 的职业女性诗人而言,她就像在暗夜 里凝思的葵,远离了阳光灿烂的热 烈,是如水的静,如月的柔,回归到 理性的世界,超越了肉体的欢愉和凡 俗,一如她诗集的封面淡雅、朴素、 自然 打开《向月葵》 ,作者精心选出的一首首诗作如羞涩的葵花,虽不盛 开,却衬托着宁静的月光在3辑作品 中,每一辑都自成一体,而三辑合在 一起,构成精美的篇章在第一辑 《和弦单弦》里,可以搜索到茂慧诗作 题目中不少精短的词,有关于门、锁 等,与静物和思索相关的事物,有谷 仓、向月葵、雨水、空城、漏洞等, 看似具体实则空灵的描写,诗人对这 些物事的点笔有歌咏,更有沉思 《向 月葵》 是作者的一颗心:时光暗淡, 月华升起∕萤烛之光收敛起自己的小 脾气∕悄悄退隐,你急于登场∕不断 有声音打断——∕蜜蜂、蝴蝶、蝉, 这些活动家∕它们的论调反复穿梭∕ 占据着主要阵地∕你偏安于∕夜空的 静谧、高远和湛蓝洁净∕打开自己, 不是复述、自恋、无病呻吟。
作者做 人的伦理与审美取向可以从诗句中领 略到向月而静的葵心,是“专等月 色温柔,月色浪漫”的尤物,我们从 中清晰感受到茂慧文字的优美 而诗人在第二辑 《长亭短亭》 里 则抑扬着一个人旅程的顿悟与小栖 《异途》这样描述诗人的心境:佛的目 光越过终生∕扫过起点,又扫过终点∕泪流成河,你的、子夜的∕河上的 桥:安静、沉寂∕渡情,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