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3207523
  • 上传时间:2021-1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4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 田爱国+孙玮+田地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得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结论,并探讨两者协调性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关键词: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协调发展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分析(一)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1.第一产业结构现状农业生产在第一产业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农业生产成为了制约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全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模式占主导地位,农业加工专业化程度低, 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包装贮藏档次低下、质量不过关等农业大多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为主,生产的大豆在蛋白、脂肪、出油率指标上也远不如进口大豆,价格与进口大豆相比也高出许多粮食品质低下,造成销售不畅、价格下跌,而对于深加工的农产品品种,因专业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导致了一些高端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程度低,质量、包装、保鲜、贮藏档次低,也不能适应市场高层次需求结构要求并且长时期以来,国家对一些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所以牧业、渔业、养殖业发展较农业来说相对缓慢,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较低。

      2.第二产业结构现状自1996年至2010年,全省第二产业总产值都是处于整体上升阶段中,虽然在2005年有小幅回落,但整体还是处于上升趋势,且工业产值相比于建筑业在第二产业当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第二产业的主导影响因素位居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的重工业或传统工业企业、军工型企业和其他原字号企业数量多、比重大、覆盖面广、所占比重大,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黑龙江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但传统产业比重仍居高不下对传统产业的过分依赖,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缓慢,限制了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活力,对经济增长产生逆向拉动作用黑龙江省使用现有资源进行产品生产的原字号企业,其产值在总工业产值中占有大约38%的比重,且在总工业产值中,制造业产值占据主导,采矿业其次黑龙江省重型工业发展水平与轻型工业发展水平不协调3.第三产业结构现状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从1996年至2010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从1996年开始,增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具体而言,从1996年开始至2004年左右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从2005年开始至2010年增长逐渐加快黑龙江省非常重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发展逐渐加快说明全省主导产业正在由原有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过度和转移。

      尤其是最近5至10年,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新兴行业如旅游业、贸易、金融房地产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4.产业结构整体发展现状由图1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第一产业生产1996年的构成比重是18.7%左右,而到了2010年为12.6% ,15年中一直处于下降的地位,总共下降了32.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1996年的比重是27.66%,且到2010年15年中一直保持在此水平上下,期间2005年虽然略有下降,但整体还是处于平稳发展之中;从2005年开始至2010年,省内轻重工业产值的比都小于1从这方面看,黑龙江省已经可以称作工业化社会了二)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现状从1993年至2010年间,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一直高于50%的水平,高于全国城市化水平,并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期间在1999年左右出现了下降的小波动,但从整体来看,全省城市化水平仍然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全省之内支柱产业的初步转型成功三)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分析1.产业结构演变推动城市化的进程根据克拉克配第定理,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时,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开始逐渐上升。

      黑龙江省的GDP在1990-2011年22年间增长了将近94%第一产业的构成比重也随之下降,第二、三产业构成比重逐渐上升,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吸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继续使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加强了城市的聚集,推动城市化发展保证农业发展,才能够保证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因为工业化能够给城市化提供根本动力,所以也应该积极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中占主要影响方面的工业化水平就看作是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集中的主要推动力,工业产业结构的改变是会影响城市化效应的2.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具有反馈作用城市化的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具有一定程度的反馈作用经济如果发展成为市场化的经济,那么就具有市场所具有的功能,如对信息有集聚功能的外部性、使技术向外扩散传播的外部性、对于资源进行整合的外部性以及学习方面效应,这些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作用城市为市民提供的良好的生活条件; 提供较完备齐全的公用事业服务系统,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上列举的城市功能,都可以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反馈作用是通过以上方面表现的3.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两者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导致的城市化的形成由产业结构演变提供动力城市化的本质就是由于生产力发生了变革,由此变革引起的农村人口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转移到城市当中,所以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促进城市化率的提高,推动城市化的进程;相反,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又会通过生产要素或剩余劳动力等带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关系实证分析endprint(一)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进程影响分析假设黑龙江城市化发展水平为Y,其第一、二、三产业构成比重为分别为X1、X2、X3,将表1中数据输入eviews软件,根据计算结果(见图2)可得出表示产业构成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三个回归方程,即:Y1=0.572974-0.002916X1Y2=0.369024+0.003049X2 r=0.64Y3=0.408987+0.003795X3 r=0.59由以上方程可知,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与第一产业结构演变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二、三产业结构演变呈正相关关系,且第二产业对其影响相对较大。

      二) 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演变对城市化进程影响分析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由图3可知其中工业占有很大比重,由第二产业产生的对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可以说主要是由工业化水平产生的影响假设城市化水平为因变量Y,工业化水平为自变量X4,将表2中数据输入eviews软件,通过计算可得出表示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如图4所示为:Y=0.502594+ 0.076012X4由此方程可知,工业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水平对城市化进程有推动作用三)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关系分析假设黑龙江城市化发展水平为b,工业化水平为a,分析黑龙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进程发展是否协调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之比大于0.5时,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当两者比之小于0.5时,城市化发展超过工业化;当比值等于0.5时,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相互协调由表3数据可知,比值大于0.5,即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相对工业化是滞后的1996年为0.482814,之后逐年减小,从2005年的0.3930151至2011年该数值逐渐增大,虽然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渐加快,但总体还是比工业化水平落后,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即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与第一产业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与第二、三产业结构呈正相关关系,应在保证第一产业为根本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影响较大的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占主导地位的工业产业结构关系,做好省内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转移,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城镇结合,共同推动全省城市化进程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一)第一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黑龙江各产业结构仍存在结构方面的不完善,仍需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发展,并推动全省城市化进程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大,是影响第一产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农业不能够健康发展,那么第一产业产值必会下降,因此农业是制约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其中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模式占主导地位,以及农业加工专业化程度低、技术落后等问题急需解决并且长时期以来只依赖农业和林业来拉动第一产业的发展,而牧业和渔业等农副业则不受重视,也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发展的另一阻碍因素二)第二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影响程度很大,且数量多、比重大、覆盖面广,所占比重大的重工企业、军工企业以及原字号企业如原油、原木、原煤类传统工业企业可以说是第二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中对传统产业的过分依赖,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缓慢,限制了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活力,对经济增长产生逆向拉动作用,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突出 黑龙江省的制造业也是建立在采矿业的基础上的,全省工业主要以资源型原字号产品为主,靠资源吃资源,而对资源深加工则比较少加之黑龙江省的工业对六大基地依赖较大,而这六大基地又是建立在装备、采掘、林木加工以及能源等粗放、原始的资源的基础上的,基本没有深加工的成分,后期增值比较少这就意味着黑龙江省工业方面陷入一个出售资源型产品等低增值型产品而采购科技型产品、轻工业产品等高增值型产品的恶性循环圈,如不进行结构调整,经济落后将变成必然,无法推动城市化发展三)第三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2003年开始,黑龙江省内第三产业在稳中求增长,产值增加比率变大新兴的行业如信息产业、旅游产业以及保险房地产行业等都有较大的发展和进步,这些也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服务业方面的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有限;其次为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增速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商品贸易流通的服务业方面大多存在经营业态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流通技术落后等问题。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对策(一)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黑龙江省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该注意打实第一产业基础,巩固加强第二产业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思路针对第一、二、三产业现存问题,将产业结构调整得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继续推动城市化进程农业方面要巩固和加强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品牌、绿色食品利用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的优势,发展并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加深对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重视农产品质量、包装、保鲜、贮藏,满足市场高端要求工业方面要继续进行主导产业的转移,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构成比重,并避免对六大基地的过分依赖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更要注重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选择试点区域建立以流通、服务为主的农村服务体系,试点成功后积极推广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避免经济增速过快对产业结构产生的逆向作用二)注重新经济形势下主导产业的选择并促进其结构演进现在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依靠主导产业拉动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生产的产品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选择与消费结构演进方向相同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拉动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水平,这是需求方面;从供给方面看,主导产业应具备强有力的供给能力,要有较大的规模,并且有现金的技术,跟得上时代进步,与相关产业关联程度高,能有力地带动整体经济的提高,带动地区发展进步,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推动中心城区周边的城市化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