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452791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5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 一 引言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但是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在加深在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竞争时,一般采用经济联系量和地缘经济关系等指标经济联系量反映的是地区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学者多通过采用区域人口、GDP、公路里程、时间距离等指标构建引力模型,以对经济联系进行测度王海江、苗长虹等(2012)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联系量进行测算,指出区域空间结构与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和联系网络密切相关,并且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是我国经济的偏集地徐慧超等(2013)分析中原经济区的城市流强度,认为区位优势对城市流影响显著覃成林、黄小雅(2014)通过研究2020年高铁网络建成后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与经济联系强度,得出沿线及枢纽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随可达性的改善而提高的结论贺欢欢、吕斌(2014)利用综合指标对长株潭城市群各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城市群次中心城市不明显,除长、株、潭以外的城市彼此间的经济联系不突出经济联系量的功能较单一,仅从经济联系量出发无法观测到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地缘经济关系反映的则是地区之间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温志宏(1998)提出了欧氏距离分析法,此后大多学者都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对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刘媛媛、涂建军(2011)对中原经济区内部城市间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中原经济区整体上看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张亚明等(2012)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认为“京津冀”地区在地缘上有良好的竞争互补关系,但存在行政壁垒、产业分工不明确、补偿机制不足等原因,导致该区域无法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何琪(2013)对珠三角城市群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该城市群内部合作不足,竞争性过强的结论因地缘经济关系未考虑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因此仅从地缘经济关系角度出发依旧有失偏颇将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结合起来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地区本身的特质以及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丁洪建等(2008)、邓春玉(2010)、张怀志等(2014)分别对南京市、珠三角经济圈、滇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本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测度模型,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内各城市组团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及其匹配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匹配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区域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 区域概况珠江—西江经济带上接云南、贵州,纵贯广东、广西,下通香港、澳门,既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也是大西南各省区进行物资交流、沟通东南亚的运输大动脉和出海大通道,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经济带由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个地级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个地级市构成,整体区域面积为16.5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经济带内常住总人口为52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地区生产总值为33143.17亿元2014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根据珠江—西江经济带内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港口交通等条件,将经济带设计为“一轴两核四组团”的空间格局一轴是指以珠江—西江主干流区域为轴带,包括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南宁7市;两核是指以广州和南宁作为经济带的双核,并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四组团是指以区域内中心城市为核心,按照流域特点和区域联系,重点建设广州—佛山、肇庆—云浮—梧州—贵港、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四组团。

      《规划》中将珠江—西江经济带定位为“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战略支撑带”、“东西部合作发展示范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并以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支撑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能力为目标而通过互联互通大通道、珠江—西江生态廊道、特色多元沿江城镇体系、产业协同发展等目标的建设与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有望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三 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从宏观层面来看,一般采用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结构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可以反映彼此间的产业联系水平,进一步可以分析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一般来说,产业结构差异化程度越大,产业分工水平就越高,不同地区间就越有可能寻求合作,区域经济就会共同发展得更好;产业结构越相似,则产业分工水平就越低,不同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就难以合作发展为了从总体上衡量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性,本文以2013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市区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市区GDP的比重为指标,对各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宏观上的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2013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结构从图1可以看出,2013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但经济带的总体产业结构却是“三、二、一”型,说明经济带内有几个主要城市对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城市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广州(1.08%)、佛山(1.98%)、柳州(1.04%)、梧州(2.32%)要低于经济带的整体水平(2.37%),其余的城市要高于整体水平,其中来宾(22.36%)所占的比重最高第二产业作为大部分城市的主导产业,产值比重除广州(31.78%)、南宁(37.89%)、贵港(34.80%)、来宾(40.37%)外,佛山(61.92%)、肇庆(57.68%)、云浮(55.44%)、柳州(69.94%)、梧州(67.07%)、百色(55.77%)、崇左(45.97%)均高于经济带的整体水平(43.84%)但从经济带总体来看,占比最重的部门是第三产业,整体水平为53.80%各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广州(67.14%)和南宁(55.75%)作为经济带内的两个核心城市,其服务职能非常突出,产值比重要明显高于整体水平(53.80%),佛山(36.10%)、肇庆(39.94%)、云浮(35.72%)、柳州(29.02%)、梧州(30.61%)、贵港(46.75%)、百色(31.44%)、来宾(37.27%)、崇左(32.80%)则都要低于整体水平。

      四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一)城市组团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构建Zipf于1942年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此后引力模型便成为一种常用的度量距离衰减效应和空间相互作用的计量模型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式中:Rij表示i市与j市的经济联系量;Pi、Pj、Gi、Gj分别表示i市和j市的市区非农人口数和市区生产总值;Dij是i市与j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该模型是在假定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与分工、交通方式等要素都相同的条件下构建的现实中,产业分工影响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且是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的基础,因此本文引入克鲁格曼指数(Iij)对原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构建城市组团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式中:Rij表示两城市组团间的经济联系量;Pi和Pj为两城市组团市区非农业人口数;Gi和Gj为两城市组团市区生产总值;Dij为两城市组团的中心城市之间的最短公路距离;i,j表示两个城市组团的序号;Iij为克鲁格曼指数;Fij表示经济联系隶属度克鲁格曼指数计算公式为:Iij为克鲁格曼指数,主要用于衡量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Iij越大,则表明两区域之间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则表明两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越低;l为产业部门总数;k表示产业序号;Wik表示在城市组团i中第k个行业的从业人数占整个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Wjk表示在城市组团j中第k个行业的从业人数占整个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

      二)指标选取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和百度地图,选取2013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广佛、肇云梧贵、柳来和南崇百4个城市组团的市区生产总值、市区非农业人口数,以及中心城市之间的最短公路距离由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并没有统计各城市市区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从业人数,所以本文在计算克鲁格曼指数时主要基于各城市市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用房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18个产业的从业人数数据三)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组团经济联系强度类型分析将数据带入公式(2)~(4),测得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城市组团之间的经济联系量(亿元万人/km2),结果见表1根据表1,将城市组团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为5个等级:①强经济联系型,Rij>10;②较强经济联系型,5<Rij<10;③一般经济联系型,3<Rij<5;④较弱经济联系型,1<Rij<3;⑤弱经济联系型,Rij<1。

      表1 2013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由表1可知,广佛和南崇百的联系接近于第一等级,二者之间的克鲁格曼指数等于0.73,是所有区域组合中最高的,说明广佛和南崇百之间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联系,而且两个组团产业的水平、垂直分工合理化程度也较高广佛与肇云梧贵虽然属于强经济联系型,但是二者的克鲁格曼指数只有0.39,是所有区域组合中最低的,说明这两个组团之间的产业分工相似程度很高,产业的水平、垂直分工合理化程度要低于其他组合广佛和柳来属于一般经济联系型,且产业分工和其他组合相比也较为合理同时,肇云梧贵、柳来、南崇百对广佛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分别为98.28%、53.26%、66.54%,说明广佛组团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较强的核心组团南崇百与肇云梧贵属于较弱联系型,但克鲁格曼指数为0.60,说明由于地理距离和经济实力的影响,二者的经济联系虽然较弱,但是它们之间的产业分工还是相对合理南崇百与柳来虽然属于一般经济联系型,但二者的产业分工合理化程度偏低肇云梧贵和柳来对南崇百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分别为1.07%和35.88%,说明南崇百组团虽然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还未达到广佛组团的那种效果。

      肇云梧贵和柳来的经济联系量为0.947,属于弱联系型,一方面这是由于两个组团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柳来的经济实力相较于其他几个组团而言偏弱,同时,二者间的产业分工也较为接近,产业分工合理化程度不高总体来看,地理距离与经济联系呈负相关,城市组团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存在空间距离衰减效应,同时,经济实力和产业分工匹配情况与经济联系量呈正相关五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群地缘经济关系分析(一)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方法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与合理配置,以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地缘经济关系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一般依据不同地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测度方法一般采取欧氏距离法(Euclidean Distance)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评价指标地缘经济关系从理论上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竞争型关系和互补型关系因此,选取的指标要能较为准确地判别和度量不同地区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地区间的这种关系可以通过资源与产品的可流动性大小体现出来本文选用综合性指标X、Y、Z来反映资源与产品的流动性,计算公式如下:X=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