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唯物论题库及解答.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130595
  • 上传时间:2018-04-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原(唯物论)马原(唯物论)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自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哲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斯宾诺莎 C.黑格尔 D.恩格斯 3.哲学基本问题是关于()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据是() A.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宇宙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5.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 A.一元论和二元论 B.唯物论和唯心论 C.本体论和认识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在哲学上,主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唯心论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7.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实践的本质问题 B.认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历史的终结问题8.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A.怀疑论 B.诡辩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9.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物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0.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区分为()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古代唯心主义和近代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心主义和机械唯心主义1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点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 B.世界统一于物质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D.世界可以被认识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其关键之处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4.人类出现以后,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都发生了改变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15.在下列选项中,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重要依据是()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C.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D.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 16.将“水、火、木、金、土”和“气”作为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A.多元论 B.朴素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7.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从古到今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唯物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对此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朴素唯物主义曾达到的最高形式是()A.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B.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在论” C.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 D.近代物理学道尔顿的“原子论”1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特别是刚体力学为依据,从机械运动的角度解释世界的本原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这种概括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进步性但也有其严重的形而上学性即机械性,主要表现为()A.用力学规律解释机械运动 B.用力学规律解释物理运动C.用力学规律解释生命运动 D.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运动19.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20.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C.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1.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A.物质范畴 B.自然范畴 C.主观范畴 D.客观范畴22.列宁对物质的把握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23.对于物质范畴,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作出了这样的表述:“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C.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D.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主观实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不可知性 25.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是()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C.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D.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26.下列对意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映象 B.意识既是物质的产物又是物质本身C.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2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8.马克思说:“‘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

      这表明()A.语言是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B.语言是思想的间接现实C.物质即意识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9.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A.静止 B.运动 C.时间 D.空间3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否认运动的存在 D.否认静止的存在3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条件性和静止的无条件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静止的变动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2.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前481—前411),就认为“运动是一件好事,静止是一件坏事”;“运动是一切所谓存在和变化的东西的源泉,而静止则是非存在和毁灭的源泉”普罗泰格拉的观点错误在()A.只承认运动的存在 B.忽视了静止的存在C.揭示了运动的地位 D.只承认运动而排斥静止的积极作用3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突出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犯了诡辩论的错误D.前者犯了诡辩论的错误,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34.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它作为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具有()A.一维性 B.客观性 C.相对性 D.有限性 3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科学实验 B.社会关系实践 C.生产实践 D.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36.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A.自然界 B.人的意识 C.世界的物质性 D.人类的实践活动 37.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科学家成功地预测了苏梅克——列维九号慧星与木星相撞。

      这一事实表明()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B.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C.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D.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的影响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有()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B.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A.物质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 A.世界的普遍联系问题 B.世界的永恒发展问题C.世界能否认识的问题 D.世界的本原问题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是任何哲学家研究的基本问题 B.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C.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D.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5.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A.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B.为哲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C.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D.为划分哲学基本范畴确定了科学标准6.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世界的本原是水火气土 B.世界的本原是人的情感C.世界的本原是概念和理性 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结构 7.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8.《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B.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C.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 10.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根本观点,这是因为辩证法主张()A.用唯物的观点看宇宙 B.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C.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 D.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1.中国哲学是独立于欧洲自行发展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中国哲学中具有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下列选项中,相当于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有()A.心物关系 B.理气关系 C.道器关系 D.名实关系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A.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B.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C.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3.在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认为,一切从“水”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