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面汇总归纳填空无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6页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填空(无答案) 1 / 6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由大到小写出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 、 、 、 、 、 、 其中 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 2.刻度尺在使用前先要观察 、 、 3.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 (1) (2) (3) 4.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钟、表测量时间在实验室里往往使用 来测量时间 5.测量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 ,同时误差和 的区别是:误差不 能避免,但是 可以避免 6. 完成单位换算 (1)125 cm= m= mm= nm; (2)0.25 km= m= µm ; (3)1.25 h= min= s; (4)9000 s= min= h。
7. 测量的特殊方法有 、 、 等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 的变化 2.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判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选取的 不同,结果很可能不同因此运 动和静止都是 的,而不是绝对的 3. 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 :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 ” 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 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 三.运动的快慢 1. 速度是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 程度的物理量, 可以表示成 和 的比值 2.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表示) 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 单位是 (符号表示)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 3.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它的特征是物体沿着 运动, 并且 不变。
4.对于变速运动而言,也可以用 来描述运动快慢但是这里 v 表示的不再是速度而是 四.测量平均速度 1.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2. 在刻度尺量程太小的情况下,要完成对大长度物体的测量,可以合理使用平均速度进 行间接测量斜面的倾斜程度不能太 (大或小)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音是靠物体的 产生的, 声音能在 、 、 中以 的形式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 得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 ,频率指的是 ,二者的关系是: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它与物体的 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填空(无答案) 2 / 6 3.描述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 、 。
4.人们把高于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三.声的利用 1.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位置,这种方法叫 科学家运用这个原理 发明了 2.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 ” 3. 声波既传递 “信息” 也传递 “能量” 下面事例中, 主要利用声波传递 “能量” 的是 (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符号是 ,超过 90 dB 会 0 dB 指 的声音 2.控制噪声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 ; (2) ; (3)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物体的 叫温度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3.使用温度计测温度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和 ,并估计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测量范围从 ℃到 ℃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和 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固体熔化需要吸热从液态变成固态 的过程,叫做 ;液体凝固需要放热 3.固体分 和 两种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晶体凝固时的温 度叫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做汽化;液体汽化需要吸热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气体液化需要放热。
2.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 和 沸腾是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蒸发是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 3.除了降低温度,还可以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 使气体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做升华;固体升华需要 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气体凝华需要 2. 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 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2) 夏天, 打开冰棍纸看到 “白气” (3) 深秋, 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4)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5)下雨前,水缸外面挂满小水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填空(无答案) 3 / 6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我们把正在 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活中常见的光源有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3.光线指的是一条带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 光线 客观存在的 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 常用字母 表示 光年是 单位 二.光的反射 1. 如图 4.2-1 所示, 入射光线是 ______; 反射光线是 ______, 过 入 射 点 O 与 镜 面 垂 直 的 直 线 ON 叫 做 _________, _________ 叫做入射角 , _________ 叫做反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_;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____________ 两侧;反射角 _________ 入射角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像与物体大小 ,像 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2.实像: 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 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四.光的反射 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 方向偏折, 折射角 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有 五.光的色散 1 . 太 阳 光 通 过 三 棱 镜 后 , 在 白 屏 上 会 形 成 一 条 依 次是 、 、 、 、 、 、 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色光的三原色是 、 、 3.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 ,紫光之外看不见的光叫做 4. 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小孔成像: ;水中映着大桥的倒影: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去向上弯折: ;看到小镜子里的自己: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这样的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中 间 边缘 ,这样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2.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 ;光心是位于主光轴上的特殊点,通过 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光心用 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 透镜的 3.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 表示; 焦点到透镜 的距离叫焦距,用 表示 4.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 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填空(无答案) 4 / 6 5. .如图 5.1-12、图 5.1-13 所示,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远处景物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会聚后,在胶片 上形成 、 的实像 2.投影仪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时,成 、 的实像 3.放大镜也是一个 镜,利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 、 的虚像 4.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这种像叫 像;平面镜、放大镜所成的是 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成倒立的实像。
不同的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 仪成的是 、 的实像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 u 表示; 像到透镜的距离叫 ,用 表示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 、光屏应依次放置,三者位置 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烛焰、 凸透镜、 光屏三者中心应该在 (选填“同一”或“不 同” )高度 4.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呈 现在光屏上 5.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填空(无答案) 5 / 6 6. . 一倍焦距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倍焦距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成 实像时,物像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成虚像时,物像左右 ,上下 (选填 “一致” 或 “相反” ) ; 成实像时, 物距越大像距越 , 物距越小像距越 (选填 “大” 或 “小” )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 过其折射后,会在 上成倒立、缩小的 像,人就能看清楚物体;眼睛 通过 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约为 3.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使人看不 清远处的物体,要用 镜来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 (选填“薄”或“厚” ) ,折光能力弱,来自近处的光会聚于视网膜 ,要用 镜来矫正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 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_________来自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 成倒立、放大的 _________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次放大,经过 _______ 次放大就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2.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一组 ___________ 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其 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 _________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经 过 ______ 次成像,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 聚更多的 _________,使成像更清晰 3.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 们越近, “视角”越大,看物体越 _________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一.质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 ,也就是它所能称的范围;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不能用 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
2.使用天平时,天平应 放置,调节 使横梁水平平衡 3.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4.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质量 B. 温度 C. 内能 D. 密度 二.密度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其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3.密度的常用单位也用 ,符号是 4,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三.测量物体的密度 1.只要测出物体的 和 ,通过 (填入公式)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液态物质的体积可以用 测出 2.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体积公式计算,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 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 ,密度变 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 。
2.温度 (选填“能”或“不能” )改变密度我国北方的冬天,水管要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总结填空(无答案) 6 / 6 暖,因为冰的密度比水 ,当水结冰后体积 能把水管胀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