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全套.docx
179页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目 录第一章 概 况 1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1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第二节 煤层赋存特征 2第三节 地质构造 3第四节 水文地质 3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第一节 巷道布置 5第二节 支护设计 6第三节 支护工艺 12第四节 矿压观测 22第四章 施工工艺 23第一节 施工方法 23第二节 掘进机作业 24第三节 装载运输 25第四节 管线布置 27第五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27第五章 生产系统 28第一节 通 风 28第二节 瓦斯防治 33第三节 综合防尘 34第四节 防灭火 36第五节 压风系统与供水施救 37第六节 安全监控 39第七节 供电系统 43第八节 排水系统 46第九节 运输系统 47第十节 照明、通讯和信号 47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8第一节 劳动组织形式 48第二节 作业循环 49第三节 技术经济指标表 50第七章 工作面重大风险管控 51第一节 瓦斯重大风险管控 51第二节 水害重大风险管控 53第三节 火灾重大风险管控 58第四节 顶板重大风险管控 61第五节 瓦斯重大风险管控 62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67第一节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67第二节 一通三防 68第三节 防治水 74第四节 顶板管理 78第五节 机电管理 83第六节 掘进机管理 88第七节 机械设备危害因素公示制度 97第八节 空压机、管路的管理 98第九节 运输管理 99第十节 工作面防静电的“三断”施工 105第十一节 其 他 106第九章 探放水设计 108第十章 紧急避险及灾害应急措施 132第一章 概 况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所掘巷道为3710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
二、掘进的目的及用途3710运输顺槽巷道是为3710综放工作面服务的,用于3710综采工作面的进风、运输、行人、运送物料和铺设相关管路等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设计长度:3710运输顺槽计划长度为960米;(根据地测科实测图纸提供)服务年限:3710综采工作面回采结束附图:3710运输顺槽位置示意图)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水平一采区515-570米水平工程名称3710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地面标高+700-+707.6米井下标高515米-570米地面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它该工作面地表为低山丘陵区,无村庄;地面标高在+700-+707.6米之间;工作面地表为耕地、山坡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该工作面沿3#煤层底板掘进,开口位于3700阶段三级运输巷内距离3700阶段二级运输巷199m;向东掘进960米;地面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会造成地面其他影响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工作面位于3700阶段三级运输巷东,其北为实体煤;南为实体煤;东为实体煤;西为3700阶段三级运输巷;邻近巷道不会对本掘进工作面造成影响,但在作业过程中要加强顶帮管理,确保工作面现场作业安全。
第二节 煤层赋存特征一、煤层厚度根据《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可知,该掘进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约为5.67米二、煤层产状煤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9度三、煤层结构该掘进工作面煤层属比较稳定性煤层,煤层赋存稳定;煤硬度为f=3-4;工作面在将来回采时容易片帮,煤层注水困难四、煤质黑色——灰黑色,宏观煤岩类型以亮煤为主,夹镜煤条带;均一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显微煤岩组分,镜质组占绝对优势,含量为72.9~89.4%,丝质组含量为4.2~13.2%,无稳定组分,镜质组以均质体为主,基质体次之,丝质组以丝质为主矿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多呈团块状,少量呈细小散粒状,见少量微炭泥和碳酸盐矿物五、地层综合柱状(附图: 煤层综合柱状图)六、煤层瓦斯涌出量及瓦斯等级根据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18年矿井瓦斯等级测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70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5.23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63m3/t,绝对涌出量为3.25m3/min,属高瓦斯矿井七、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省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鉴定报告得知:(一)煤尘爆炸性:煤尘无爆炸性二)自燃倾向性:自燃等级为III,属不易自燃煤层。
八、地温、地压、陷落柱及岩浆岩根据对我矿井和周边生产矿井的调查,井田范围及周围矿井没有发现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和岩浆岩侵入九、根据《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可知:3710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在可采区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地测科制定的《探放水设计》进行施工,确保防治水方面的安全第三节 地质构造根据二0一六年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及地测科所提供《3710运输顺槽地质说明书》和相邻掘进工作面掘进情况得知:该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不会遇到地质构造,但会遇到原开采旧巷影响,施工中若发现顶板压力增大、有片帮或其他隐患时,要及时缩小支护架距或加强支护方式,确保现场作业安全第四节 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分析3710运输顺槽工作面现掘3#煤层,以顶板砂岩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裂隙充水矿床,据区域资料显示,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井下正常涌水量为45.5m3/h,最大涌水量为75.6m3/h,奥灰水位在于3号煤层之下,且不会构成煤层底板突水危险二、其他水源分析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通过3号煤上覆不同成因的基岩裂隙及松散堆积物孔隙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成为矿坑充水的间接但重要的补充来源;矿坑涌水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
2、地表水:矿区位于沁水煤田向斜东南翼,地貌类型属侵蚀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形西南高北东低,冲沟发育,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芦苇河支流,区内无大的地表河流,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雨季时节,沟谷有短暂的洪流出现,平时干枯,对开采影响不大三、涌水量井下正常涌水量为45.5m3/h,最大涌水量为75.6m3/h四、3710运输顺槽工作面水害分析项号预测水害地点采掘队工作面上下标高煤层采掘时间水害类型水文地质简述预防及处理意见责任单位名称厚度/M倾角/度综掘队515米-570米3#平均5.673-92019.7中等3710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地表地貌主要为低山、坡地,一般不会形成积水,区内无池塘、水井等地表水体存在;所以,地表水一般不会对3710运输顺槽工作面掘进造成较大影响,但雨季时需要加强地表调查,防止因雨季时形成的洪水通过地表塌陷及裂缝溃入井下;3710运输顺槽内水文地质情况中等;掘进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掘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量顶板滴、淋水(砂岩裂隙水)现象,随时间推移会很快疏干,对施工影响不大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严格执行探放水设计进行超前钻探,严禁未进行超前钻探而施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防治水科室汇报,待隐患排除后方可作业,工作面掘进期间保证涌水流能顺畅的流入临时水仓,保证 水仓能够有效的运转,满足排水要求。
综掘队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依照3710运输顺槽工作面设计,该顺槽沿3#煤层底板掘进,开口位于距3700阶段三级运输巷199米处,在此处以方位角90度向东沿煤层底板掘进875米,向前多掘进3米用来做绞车硐室3710运输顺槽开口时,在3700阶段运输巷三级运输巷距3700阶段二级运输巷199米处左帮开口,沿煤层底板掘进,掘进前70m采用树脂加长锚固组合锚杆支护,并进行锚索补强,矩形断面宽×高=4.2m×2.8m(±10cm);70米后掘进采用工字钢支架支护,梯形断面(上毛宽3.5m,下毛宽4.4m,高3m,S毛=11.85m2;上净宽3.1m,下净宽3.8m,净高2.7m,S净=9.32m2);临时支护采用前探梁支护,永久支护采用钢棚支护,并适当锚索补强附图: 巷道施工断面图)若在掘进过程中出现顶帮松软破碎、顶板冒落等情况时,利用自制钢棚配合穿钢针进行支护,穿钢针以2~3度的仰角进行控制工作面前方的顶板(钢针规格为3米长的28#圆钢),钢针行距为20cm,排距为1.2m,所打钢针为扇形布置,必须辐射至两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钻机打眼并安设钢针;只有当钢针打好后方可进行割煤工作、钢棚支护,确保钢棚支设可靠;以便安全顺利通过顶帮松软、冒落地段。
前方3米可用作绞车硐室,规格为:宽×高×深=3.6×2.8×3米,以备搬家时安装绞车第二节 支护设计一、支护方式该掘进巷道前70米采用树脂加长锚固组合锚杆支护,并进行锚索补强70米后采用3300mm的20MK120型号工字钢梁、2850mm的20MK120型号工字钢腿、“六六”盘帮背顶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顶帮铺设的金属网,同时不局限于“六六”盘帮,确保现场安全如现场顶帮条件满足锚网支护时,可采用锚网代替钢棚进行支护,支护形式与巷道前70米支护一致,如巷帮无法支设锚杆时,必须利用单体柱配合穿板进行背帮支设,单体柱初撑力符合要求,防倒绳齐全可靠,确保背板背紧背实一)支护方式1、临时超前支护前70米采用前探梁配合背板进行支护,前探梁采用6.3kg/m的槽钢对焊制成,长度3.0m,用树脂锚杆和吊环固定,吊环采用20mm厚钢板加工制成的可调节吊环,每根前探梁不少于2个吊环;吊环用配套的锚杆螺母固定,所用树脂锚固剂不少于2块,锚固力不小于80kN/根;前探梁最大控顶距离1.2m前探梁数量为两根,间距为1.8m,每根前探梁用两个吊环与顶板锚杆固定70米后工作面顶板完好(完好顶帮)情况下迎头采用两根前探梁配合背板、铁丝网临时护顶,前探梁采用6.3kg/m的槽钢对焊制成,长度2.0m,每根前探梁不少于2个吊环,采用吊挂的形式固定在迎头两架钢梁上,钢梁上的吊环距离钢腿1.0m,前探梁前端上放背板,与顶板之间接顶严实进行超前护顶,背板规格为:长3.2~3.5m,宽50~70cm,厚6~8cm。
工作面顶板破碎(不完好顶帮)时,必须采用穿钢针进行超前支护,避免矸石滑落伤人;在此基础上利用木梁、铁丝网配合单体支柱进行临时支护工作面迎头必须常备3~5根3.15m的DW31.5/100型单体支柱,以配合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出煤时,工作面迎头要打好背帮柱和背板,两帮破碎时要提前在两帮打好背帮柱和背帮板进行超前支护,防止迎头、两帮煤矸溜滑、煤壁片帮、顶板冒落等造成伤人事故附图:临时超前支护图)2、永久支护(1)前70米顶板锚杆的形式和规格:我矿选用目前最常用的MSGLW-335/20×2000型,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金属杆体,长度为2000mm(±10mm),极限抗拉强度≥490MPa,屈服强度≥335MPa,延伸率≥15%;杆体尾部螺纹承载力≥105KN,采用滚压加工工艺成型托板:采用拱形高强度铁托板,力学性能和锚杆杆体配套,规格为130×130×8mm,托盘承载力≥105KN钢筋梯规格:选用直径为12mm的钢筋来制作钢筋梯顶板钢筋梯长度3800mm,宽度80mm,限位孔间距900mm网片规格:采用10#铁丝编制的金属网护顶,使用的网片规格为1200×10000mm,网孔规格均为50×50mm的菱形网,与前一网片搭接都不少于15cm,且保证搭接长度及强度符合规定。
锚固方式:树脂加长锚固,顶板每根锚杆选用MSCK2335(一卷)、MSZ2360(一卷)的树脂锚固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