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部控制下百润股份的公司治理效果报告.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知进****失
  • 文档编号:233162353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7.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 要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企业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基础保障也是恢复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增加公司股东价值的基础当前国际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重要性已达成共识同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既有内在不可分割的关联性;也具有关注点、执行方式、执行目标和操作方法方面的差异性民营企业天性追求效率和效益,决定了民营企业在公司管理结构,高层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激励,风险管理,预算控制,内部监督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存在问题百润股份收购业务,跨行业经营,必然导致公司经营风险的上升使公司在治理能力,经营风险评估等方面产生公司治理问题,在财务上表现为虚增营业收入,混淆和隐瞒费用从治理的财务效果来看,经营风险把控能力较弱,生产经营运作水平不高,盈利波动起伏较大百润股份需要优化公司治理,践行企业文化,构建薪酬绩效体系,做好风险评估,提高内部监督效率,才能控制公司经营风险,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百润股份AbstractInternal contro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re the foundational protection for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regular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rder.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restoring the safety of enterprise asset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asset 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company shareholders. At present,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s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importance of built-in control and company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are not only inherently inseparable, but also have differences in focus, execution methods, execution objectives and operation methods. The natur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o pursue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determines the problem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high-level management,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staff incentives, risk management, budget control, 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airun stock acquisition business, cross-industry operation, will certain lead to the rise of the company's operational risk. It cause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bility and business risk assessment, which are manifested in the false increase of business income, confusion and concealment of expenses. From the financial effect of governance, management risk control ability is weak,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level is not high, and profit fluctuation is large. Bairun shares need to optimiz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 corporate culture, build a pay performance system, do a good job of risk assess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l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company's operating risks and create more wealth for shareholders.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the change of risk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corporate governance; Bairun shares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绪 论 1(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1(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3(一)公司治理模式 3(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3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5(一)公司治理结构 5(二)企业高层管理 5(三)企业文化建设 5(四)企业员工激励 6(五)企业风险管理 6(六)企业预算控制 6(七)企业内部监督 7(八)企业信息交流 7三、百润股份发展历程 8(一)跨行业经营 8(二)收购风险承诺 8(三)公司经营风险 9四、百润股份内部控制问题 11(一)公司治理问题 11(二)经营风险评估问题 11(三)控制措施执行问题 11(四)公司员工激励问题 12(五)内部控制监管问题 12五、公司治理问题的财务表现 13(一)虚增营业收入 13(二)混淆和隐瞒费用 13六、公司治理的财务效果 15(一)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15(二)短期流动性波动 15(三)长期债务水平波动 16(四)运营能力变化 16(五)盈利能力变化 16七、对公司治理相关建议 18(一)优化公司治理 18(二)构建薪酬绩效体系 18(三)做好风险评估 18(四)提高内部监督效率 19结 论 20参考文献 21致 谢 22内部控制下的百润股份的公司治理效果报告绪 论(一)研究背景和目的当前,世界经济、文化、科技一体化格局的逐渐形成,使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产业升级转型阶段等因素影响下,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出广阔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基础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以此保障自身长远稳定的发展态势而企业具备完善的内控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也是彰显现代企业竞争优势,而二者的高度契合性是企业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政府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条文,进而内部控制的司法地位也有效提升了其对企业决策者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促使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使二者成为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论文研究目的是以百润股份公司为例,通过对公司治理概论及框架以及内部控制概论及框架深入剖析,总结出在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缺陷的源由,且对于相关问题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良策略二)国内外文献综述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内部控制的问题,并且对其理论的研究发展渐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概念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内部控制概念的是1949年AICPA审计委员会,于《内部控制:一种协调管制因素和它对监管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1]的报告中几年来,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融合性发展成果显著究其原因,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的各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稳定发展,借助政府导向职能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发展;此外,现代企业更为注重自我监管对于自身发展的有效保障作用。

      1970至1980年期间,美国政府议员逐渐关注企业财务报告造假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关联性问题,随后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成立Treadway委员会,专门遏制企业财务虚假信息问题,并与之相适应的发表了著名的COSO报告[2]进而自1980年起在“监管当局讨论和分析”机构的规定下,要求上市企业必须公开相关财务信息,并要求企业向社会提供预期经营管理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数据COSO报告的一大特点是将企业内部控制升级为立体框架结构,至今依然是各国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主要模式,同时国际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均以COSO报告为研究基础COSO报告中所论述的内部控制内涵:内部控制是由监管机构设计;董事会审查;董事会,监管机构和负责人员协同执行的控制过程内部控制目的是确保达成组织目标从以上可知,内部控制的价值是保障组织目的达成,其功能在于能够帮助企业将诸多部门目标依据内在的关联性加以有效组合,最终保障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过程影响着公司每一位员工的行为,即每一位员工都应当明确并保障自身工作目标及对应企业责任的达成但与此同时,也应当避免企业决策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简单的依赖内部控制,而忽视其存在的隐患。

      我国学术界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下逐步展开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当前大多数公司的监管层和治理层以及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对依然较低当前,学术界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但研究范畴通常基于COSO模板,内部控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财务、审计为导向的范畴,且缺乏具有实操价值的研究成果刘玉廷在编写《规范》[3]一文时,对它的研究背景、中心思想、发展方向以及主要内容做出了说明同时该文明确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相关法规的关联性,尤其是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上升到法律层面后,极大的提升了对企业内部财务财会监管力度之后学者杨有红在《做好内控评价,提升公司管控能力》[4]一文中指出,内部控制效果不好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与企业组织结构存在弊病,而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基于企业管理创新基础上,实现企业管理与内控制度的良好对接针对内部管理下公司治理的实践研究范畴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5]以国内内控失效企业作为案例,基于COSO的相关标准与评价方法,探究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促使我国企业注重对内部控制标准及相关监管体系的建设一、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一)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的狭义界定是指公司治理是基于股权结构的分散化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基础上,为了保障企业所有者利益而对经理人员给予相应的监管。

      公司治理的广义界定是,公司治理涵盖保护股东利益、企业相关者利益、保障公司科学决策、维护企业利益等诸多范畴公司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6]:第一,以外部控制为主导(英美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通常表现为股份相对分散,且企业在人才资源管理中对员工使用股权激励政策,同时公司受市场调控作用较为明显此外,在该类企业内部治理中,董事会对公司盈利状况履行应尽之责;公司股东委托董事会执行企业决策权;由于企业自身不设置监事会,因此在对董事会进行财务监管时通过外部审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等,监督董事会以及避免财务舞弊第二,以内部控制为主导(德日模式)内部控制主导股权结构的企业,通常将为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银行为核心控股股东,形成相对稳定的主银行体系为了保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