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示例(共7页).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60957481
  • 上传时间:2022-03-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3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示例试验:探究液体的压强教案例如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造就学生视察试验实力,会在试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教具:  演示用: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200mL 的量筒、玻璃板、第三节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9题装置  学生用: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以上器材,每两位学生一组〕〔三〕教学过程  一、旧课复习  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 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  3.以上问题,由学生答复,答复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订正或补充,然后由老师评讲  二、新课引入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外表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态,能流淌,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假如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其次节试验:探究液体的压强〕  三、进展新课  1.演示、讲解并描述  〔1〕演示试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视察橡皮膜外表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视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视察橡皮膜外表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视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2〕讲解并描述:依据以上试验说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老师板书〕  2.学生分组试验:  〔1〕讲解并描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假如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试验,自己来探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按,幸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视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说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外表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讲解并描述试验步骤:  一面讲解并描述,一面演示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试验步骤”,弄清晰应当怎样做试验,通过试验要探究什么问题试验时,留意金属盒口朝着什么方向,并要保持橡皮膜在液体〔水或盐水〕中的深度一样的同时,视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谨慎做好记录  〔4〕学生按步骤进展试验〔一局部同学用水做,另一局部同学用盐水做〕  试验中,老师留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5〕试验完后,请同学们对试验所记录的数据进展分析,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分别请用水和盐水做试验的一组同学说一说,在同一深度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两局部同学所做试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白什么问题?  3.课堂探讨〔老师问,学生答〕  问: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或盐水〕时,在U形管中视察到什么?〔学生答:U形管的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  问: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问: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仍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问: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个高度差相等,说明液体内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问: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处时,这个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6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比在3厘米处大,9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更大,说明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问:用水和盐水做试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白什么问题?〔学生答: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说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  4.小结:  老师依据刚刚的课堂探讨、师生对话,简要进展归纳,表扬同学们谨慎做试验的状况,鼓舞同学们对问题的探究精神,然后老师再把刚刚探讨所得的结论简述一遍,分别把各点结论进展板书。

        四、归纳小结本课学习状况  1.讲解并描述:这节课通过教师演示试验和同学们分组试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今后还要接着努力,发扬这种探究问题的精神,谨慎学好物理学问  2.请同学们整理好自己桌上的器材  五、课堂练习  1.演示第三节课文后练习第1题和章后习题第9题的试验  2.课堂探讨,学生举手发言答复对演示试验所视察到的现象进展说明最终由老师进展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后把刚刚所做的两个演示试验〔即第三节后练习第1题和习题第9题〕的说明写在课本上题目的旁边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可把这两个试验做一做  2.把第三节课后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8题做在作业本上〔四〕说明  1.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试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关键是要学生做好试验课内,教师讲解试验步骤、试验留意事项和要探究的问题特别必要这个试验的操作较为困难,学生试验时老师要多加指导  2.试验中量筒的内径应大一些,否那么压强计的金属盒不易放入,假如试验室没有适宜的量筒,可用去颈饮料瓶代替,在饮料瓶外壁贴上带有刻度的纸条即可  3.按教材,是用盐水和水比拟不同液体〔即密度不同〕在同一深度处压强不同的试验,也可以用其他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如煤油或酒精〔最好是在学生试验完后,由老师演示来进展验证〕,不过用盐水是最便利的。

        4.试验中指导学生正的确验、进展视察,照实记录数据,对正确得出结论,特别重要,这是试验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指导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谨慎试验,谨慎视察,对提高试验实力,造就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大有好处  5.课本第三节课后练习第1题和习题第9题,演示后由学生举手发言进展探讨,可加深学生的实感,也可以稳固练习本课所学学问,课后再把结果写出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也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实力,课后,有条件的学生再做一做更好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