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的山河——读《文化苦旅》有感(1000字).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30339542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7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的山河——读《文化苦旅》有感“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余秋雨在序中写道现代人总是在割裂着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这些人稍稍做点学问就显得有些单调窘迫了呢?这是我一直在找寻探讨的一个课题直到我打开了这本书作者背上行囊,穿上行者的装束,从如梦的起点探寻,从微光闪烁的童年时光忆起,所见之物无一不具时代特征最初接触余老的文章,是他笔下那历经沧桑,脱胎换骨,终于成熟而发散出成熟柔光的苏东坡他笔下这个在精神上从黄州突围的苏轼,正是我心中的苏轼形象说到苏轼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开朗热情,幽默诙谐的东坡先生,但是苏轼所受现代文人欢迎除了他浓厚的人文底蕴,豁达的胸怀,恐怕另一部分起了更大作用:那正是引起共鸣的一部分即他曾经疲惫潦倒、众叛亲离,被莫须有的罪名贬至黄州,只是因为饱受嫉妒,但他最后还是悟得了成熟之道,不再将希望寄予别人,而是转向一种诚恳的自我剖析,最终回归清纯空灵这种罕见的经历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个人的凯歌,引导千古的前奏终于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千古绝唱《赤壁赋》诞生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在余老笔下狂意全无,倒更像是一位历史受害者,只是没有控诉、没有申辩,有的只是不卑不亢和超越历史的从容。

      余老,让我重新认识了沉浮历史中的文人说到历史,余老的散文分四部分,其中“中国之旅”可算散文中的瑰宝了,没有铁马冰河、侠骨柔情,有的只是萎靡柔弱而至吞吐千年的历史沧桑感想来惭愧,全书我暂只读了这一个部分,而全然没有去读其他的想法,这是一本不可思议的散文,延绵的画面感和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是一本具有连续性和归属感的书本书不止探讨“何为文化”,也重点标红中国文化隐忧:从对道士王圆箓的愚昧予激烈批判,到对宁古塔流放之人成就的肯定余老笔下流淌的是一种贯穿千古、民族的文化关怀,使历史变得更加客观立体、耐人寻味读到中国这一部分结束,我揣上这本书探望了燕京此行本就是一场意料之中的文化大餐,有秋雨先生的精魂相伴,着实美多了不同与作者笔下标红的文化隐患,燕京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恢宏大气的皇家建筑,竟让我愿意倒毙在历史洪流中现代与近代复杂苦涩的历史交织之时,有一瞬间我像回到了康乾盛世,置身秋雨先生笔下的避暑山庄,闪过的是康熙几代人秋猎归来的豪情,依旧奚落着衰朝的万历深宫;又一瞬间我惊惶挣扎在腥风血雨的近代,末代傀儡皇帝眼里闪过的极度恐惧,大清的天下遭遇大劫,投湖的文人王国维象征国家变革的受害者,文化体系乱了.....这片大陆有太多故事,燕京是我对秋雨先生文化观深入了解的介质,我看到了他所看、所想。

      燕京之旅完全是受秋雨先生的指导,明朝的风清朝的烟尘吹过之处,皆为我思想停留之处纯真的文人是少见的,余老一定是这样的文人,所以才敢于乐于将自己不乏激进的历史评论融进散文,议论性强,却不失俏皮,像一位不甘老去的英气少年苦”是苦于旅程漂泊,恶语滔滔抑或文化之苦?书中没有明确答案我只知道,是的,时间与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厮磨了,文化和历史尚温存,借了你骄傲的谦虚,你的书不止会成为三代人共同的“灯下话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