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9228668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0.52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一章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周代)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周代)二、蕴酿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明代)二、蕴酿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明代) 1.重要著作:重要著作:《《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黄帝内经经》》、、《《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太平圣惠方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和剂局方》》、、《《伤寒药方明理伤寒药方明理 论论》》、、《《普济方普济方》》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2.主要成就:主要成就:((1))方剂学术资料的积累(方剂数量激增方剂学术资料的积累(方剂数量激增 、方剂书籍大量涌现、方剂书籍大量涌现 )) 2))方剂学内容大大丰富方剂学内容大大丰富 ((方剂种类及剂方剂种类及剂型增多型增多 、、治法理论得到充实治法理论得到充实 )3))方剂分类的进步方剂分类的进步 4))出现了将方剂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进行出现了将方剂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进行研究的动向研究的动向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三、形成时期三、形成时期 1.治法与方剂丰富多彩,形成体系治法与方剂丰富多彩,形成体系 。

      2.出现了方剂学专著出现了方剂学专著 3.制方理论更加系统完善制方理论更加系统完善 4.方剂分类更加合理方剂分类更加合理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四、发展时期四、发展时期 1.人才培养人才培养 2.编写教材编写教材 3.文献整理文献整理 4.创制新方创制新方 5.改进剂型改进剂型 6.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二章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方剂与治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一节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治疗疾病的工具,治法是处方剂是治疗疾病的工具,治法是处方用药的指南,方方用药的指南,方 剂体现治法,治法指剂体现治法,治法指 导处方,二者不可分导处方,二者不可分 离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二节第二节 常用治法常用治法 1.汗法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宣发肺气、促进发汗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2.吐法吐法::吐法是通过药物引起呕吐,使停吐法是通过药物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部位的痰涎、宿留于咽喉、胸膈、胃脘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3.下法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攻逐等作用,使下法是通过泻下、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痰结、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痰结、水饮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一类治法 4.和法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方法之证得以解除的方法 5. 温法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6.清法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种治法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种治法 7.消法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散的一类治法8.8.补法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三章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方剂的分类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 方剂的分类最早见于方剂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内经》》,,其后金代成无已,明代张景岳,清代汪其后金代成无已,明代张景岳,清代汪昂等,亦从不同角度作了分类,其分类昂等,亦从不同角度作了分类,其分类方法不尽一致,方法不尽一致,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 种:种: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一、按组成分类一、按组成分类 金代成无己在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伤寒明理药方论·序序》》说: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偶、复七方是也明确提出明确提出“七方七方”的的名称名称 二、按功用分类二、按功用分类 北齐徐之才的北齐徐之才的《《药对药对》》,其曰:,其曰:“药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湿十种” 。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三、按治法分类三、按治法分类 治法分类法当推明人张景岳的治法分类法当推明人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景岳全书》》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四、按主治病证分类四、按主治病证分类 病证分类法的方书首推病证分类法的方书首推《《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 五、综合分类法五、综合分类法 清清.王昂著王昂著《《医方集解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综,开创了新的综和分类法和分类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四章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一节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君君药药::即即针针对对主主病病或或主主证证起起主主要要治治疗疗作作用的药物用的药物臣药臣药:有两种意义有两种意义 ((1))辅辅助助君君药药加加强强治治疗疗主主病病或或主主证证的的药物;药物; ((2))针针对对兼兼病病或或兼兼证证起起主主要要治治疗疗作作用用的药物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佐药佐药:有三种含义有三种含义 ((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药物; ((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成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使药使药:有两种含义有两种含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达)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达于病所的药物;于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二节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方剂的变化形式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味加减的变化,是指在主病、药味加减的变化,是指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使之提下,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使之更加切合新的病情更加切合新的病情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二、药量增减的变化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指方剂的药物不变,这种变化是指方剂的药物不变,只改变药量只改变药量三、剂型更换的变化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剂型更换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 是指方剂相同,只是是指方剂相同,只是 改变剂型改变剂型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五章第五章 剂剂 型型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1.汤剂汤剂 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黄酒或水酒各半浸透后,再用适当或黄酒或水酒各半浸透后,再用适当火候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火候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的液体剂型 2.散剂散剂 是将配好的方药粉碎,混合匀是将配好的方药粉碎,混合匀混,制成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混,制成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和外用两种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3.丸剂丸剂 是将配好的方药研成细粉或药材提是将配好的方药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型的固体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型的固体剂型1)密丸)密丸 是将药料细粉用炼制过的蜂蜜是将药料细粉用炼制过的蜂蜜作赋型剂制成的丸剂作赋型剂制成的丸剂 ((2)水丸)水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或酒、是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或酒、醋,或其中部分药物煎汁等为粘合剂制醋,或其中部分药物煎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成的小丸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3)糊丸)糊丸 系将药料细粉用米糊或面糊系将药料细粉用米糊或面糊等为粘合剂成的小丸等为粘合剂成的小丸 ((4)浓缩丸)浓缩丸 系将方中某些药物煎汁浓系将方中某些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以水或酒,或方中部分药物煎粉碎,以水或酒,或方中部分药物煎出液制成丸剂出液制成丸剂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4.膏剂膏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浓缩而成的剂型。

      渣浓缩而成的剂型 (1)流浸膏流浸膏 (2)浸膏浸膏 (3)煎膏煎膏 5.软膏软膏 又称药膏,系用适当的基质与又称药膏,系用适当的基质与药物均匀混合制成一种容易涂于皮药物均匀混合制成一种容易涂于皮肤,粘膜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肤,粘膜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6.硬膏硬膏 又称膏药,系用油类将药物煎熬至又称膏药,系用油类将药物煎熬至一定程度,去渣后再加黄丹等搅匀,冷一定程度,去渣后再加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却制成的硬膏 7.丹剂丹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8.酒剂酒剂 古称古称“酒醴酒醴”,后世称,后世称“药酒药酒”是以酒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黄酒浸制是以酒为溶媒,一般以白酒或黄酒浸制药物,或加温同煮,去渣取液所得的澄药物,或加温同煮,去渣取液所得的澄明浸出液明浸出液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9.茶剂茶剂 是由药物粗粉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的固是由药物粗粉与粘合剂混合制成的固体制剂,使用时置于有盖的适宜容器中,体制剂,使用时置于有盖的适宜容器中,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代茶服用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代茶服用 10.药露药露 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放在水中加热蒸馏,所收集的蒸馏液即为放在水中加热蒸馏,所收集的蒸馏液即为药露。

      药露 11.锭剂锭剂、、饼剂饼剂 系将药物研为细未,单独或系将药物研为细未,单独或与赋形剂混合而制成不同形状的一种固体与赋形剂混合而制成不同形状的一种固体制剂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12.条剂条剂 又称纸捻系将桑皮纸粘药后捻成又称纸捻系将桑皮纸粘药后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后再粘着药物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后再粘着药物而成 13.线剂线剂 系将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并系将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并与药液同煮,经干燥而成的一种外有制剂,与药液同煮,经干燥而成的一种外有制剂,用于结扎瘘管或赘肉,使其自行萎缩、脱用于结扎瘘管或赘肉,使其自行萎缩、脱落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14.灸剂灸剂 15.栓剂栓剂 16.注射剂注射剂 17.片剂片剂 18.糖浆剂糖浆剂 19.冲剂冲剂 20.胶囊剂胶囊剂 21.气雾剂气雾剂 22.口服液口服液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六章第六章 方剂的用法方剂的用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一节第一节 煎法煎法 1.煎药用具:煎药用具: 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 3.煎药火候:煎药火候: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4.煎药方法煎药方法 ((1)先煎:)先煎:((2)后下:)后下:((3)包煎:)包煎: ((4)另炖或另煎:)另炖或另煎:((5)溶化(烊化):)溶化(烊化):((6)冲服)冲服 ::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二节第二节 服服 法法 1.服药时间服药时间 2.服药次数服药次数 3.服药方法服药方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第七章第七章 方剂的命名方剂的命名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1.以方中主药命名以方中主药命名:目的在于突出本方的:目的在于突出本方的君药,提示该方的主要作用。

      君药,提示该方的主要作用 2.以主要功效命名以主要功效命名:借以突出该方的作用,:借以突出该方的作用,并提示其适应证并提示其适应证 3.以主治病证命名以主治病证命名:借以说明本方所治系:借以说明本方所治系何种病证何种病证 4.以所治脏腑命名以所治脏腑命名:借以说明本方所治系:借以说明本方所治系何脏腑的病证何脏腑的病证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5.以君药和功效结合命名以君药和功效结合命名:借以说明该:借以说明该方君药为何,有何主要功效方君药为何,有何主要功效 6.以君药与主治结合命名以君药与主治结合命名:借以说明该:借以说明该方君药为何,主治何种病证方君药为何,主治何种病证 7.以组成药味命名以组成药味命名:提示该方是那几味:提示该方是那几味药组成的药组成的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8.以组成药味的多少命名以组成药味的多少命名:提示该方的组:提示该方的组方有多少味药方有多少味药 9.以药物分量比例命名以药物分量比例命名:提示该方用药多:提示该方用药多少,效力强弱少,效力强弱 10.以方剂的大小命名以方剂的大小命名:提示该方用药多少,:提示该方用药多少,效力强弱效力强弱 11.以制剂的颜色命名以制剂的颜色命名:提示本方制成以后:提示本方制成以后是什么颜色。

      是什么颜色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12.以入药部位命名以入药部位命名:借以说明该方的:借以说明该方的用药特点用药特点 13.以取象比类法命名以取象比类法命名:意在借以说明:意在借以说明本方的功效本方的功效 14.以服药特点命名以服药特点命名:: 借以说明本方的借以说明本方的 特殊服法特殊服法 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方剂学 谢谢 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