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人物赏析--9 汉武乡侯 诸葛亮.ppt

5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8429316
  • 上传时间:2018-07-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1.50KB
  • / 5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智慧化身•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 期政治家和军事家,字孔明, 琅玡阳都人(今临沂)诸葛 亮人称“卧龙”,初隐居乡间, 以古贤自比刘备驻屯新野期 间曾经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其 诚意和仁德而辅佐刘备从此 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开 创基业当政期间,注意农业 生产,设置都江堰堰官,推行 屯田;任人唯贤,赏罚分明; 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开发诸 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民间成为忠义和智慧的化身 早年磨砺• 早年生平• 诸葛亮的父亲曾在东汉末年担任泰山郡呈,早年 亡故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诸葛亮13岁,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离家赴豫章(南昌)太守任 所后来朝廷又委派朱皓到任,失去官职的诸葛 玄只好带全家投靠荆州牧刘表到襄阳后,诸葛 亮到“学业堂”读书两姐皆嫁大族,两三年后, 叔父去世,亮年17• 隆中隐居• 失去生活依靠,又不愿去刘表处做官,诸 葛亮前往襄阳20里外的隆中开始隐居躬耕田野,博览群书,静观时势,广交名士 十年间,从一个普通少年脱颖而出,成 为识时务之俊杰• 容貌俊伟,娶妻立业隆中对三分天下• 三顾茅庐• 当时刘备屡战屡败,驻兵新野,得徐庶为 幕僚,徐庶等人竭力推荐诸葛亮。

      刘备三 顾茅庐,诸葛亮几经试探,感其诚意,赏 其仁德,决定出山• 事实上早就决意出山,只是未得其主,儒 家or道家?• 隆中妙对•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 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 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 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 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 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 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 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 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诸葛亮隐居隆中,看似不问世事,实则对 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刘备的三顾茅庐为诸 葛亮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隆重草庐分 析天下大势,预言天下三分,后来的事态 完全印证了诸葛的分析临危受命,联孙抗曹• 外交战略• 诸葛亮历来主张“外结好孙权”,十分重视对吴关系,建立孙刘联盟,从而在赤壁大战 中击败曹操,为三国鼎立打下基础• 建立孙刘联盟共抗曹操之功绩,孙权一方 以鲁肃为最;刘备一方,非诸葛莫属• 败军之际、危难之中• 公元208年,曹操灭袁绍,平定北方,统兵20万南下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束手,新野的刘备十 分危急,只能弃城南撤欲奔江陵,携民渡江, 行军迟缓当阳长坂为曹军追上大败,只有数十 骑逃脱,奔赴夏口(武汉),转至樊口屯驻• 刘备败走,曹操占领江陵,占领荆州全境之后, 放弃刘备,准备进攻孙权• 跨江游说 • 曹操威逼东吴,刘备迎来时机诸葛审势 度势,决定亲赴东吴游说孙权孙权先前 也已经试探过荆州动静,但是曹操势大, 乘胜追击、士气高昂,孙权犹豫手下两 帮人,文武分途,互相扯皮,孙权左右为 难 • 诸葛只身渡江,柴桑得见孙权,激将法游 说成功• “曹操平定汉北,南取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

      将军能战之则战,不能则降,今 似降非降,取祸之道也”委婉批评孙权权 反诘曰“皇叔为何不降”?正中下怀亮曰“田横之流尚守节不辱,况皇叔乎?若事之不济,此 乃天也”完全把孙权置于人下,孙权终于下 定决心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 恰于此时,曹操的战书来到:“今日奉诏讨逆,旌麾所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 军会猎于吴”语气狂妄,充满挑战意味,孙权决心更定• 诸葛基本成功,开始分析客观事实曹操远道而 来,强弩之末;士兵不习水性,水土不服;后方 不稳定,忧患颇多;孙刘实力不弱,可以一战 三分之势必成也• 占据荆州• 孙刘联军于赤壁火攻曹军,大破之赤壁 战后,周瑜夺回南郡,刘备趁势夺取荆州 江南四郡,刘琪死后自领荆州牧,屯兵公 安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后来向孙权借 用荆州江北的南郡,移师江陵至此,刘 备漂泊半生才拥有立足之地• 曹操大军南下,孙刘双方都面临生死抉择 ,不得不联合起来诸葛亮出使东吴,看 出孙权对联盟尚有疑虑,于是反客为主, 激将成功,坚定其决心,促成联盟建立三国鼎立• 大意失荆州• 刘备取得荆州为家后,开始实行隆重对第二步战略 ,攻取益州占领益州后,令关羽守荆州,治所迁 至成都。

      后来击败曹操,占领汉中• 与此同时,关羽的私自行动却违反了隆中对的基本 原则“待天下有变”虽然一度即将攻下襄阳,刘备集团势力达到顶峰,但终因为忽略了与东吴的外交 工作,导致东吴背后冷箭,关羽败亡,荆州丢失• 白帝托孤• 刘备称帝后急于报仇,不听人言,彝陵之 战,全军覆没,兵败身死,蜀汉损兵折将 ,关、张、黄、法皆已亡故,人才凋零, 情势急转直下• 刘备白帝托孤,传为佳话• 三国鼎立 • 孙曹五路大军侵犯蜀汉,危在旦夕诸葛 安居平五路,充分开展外交才能,除去曹 魏一路以军事解决,其它全是外交途径 • 重新联合东吴,达成了孙刘的平衡、孙刘 联盟和曹魏的平衡,三足鼎立之势已成七擒孟获,攻心战术• 章武三年(223)春,刘备病逝,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相府以处理政务 ,兼任益州牧总领军、政、财大权事 无大小,咸由亮决• 上台伊始,首要之势就是恢复孙刘联盟 派邓芝使吴,说服孙权联盟,赢得了稳定 的大环境,得以专心对敌• 是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伐吴之际,受东吴 挑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后路诸葛执 政,恢复吴蜀邦交,切断南中外援两年 修养之后,诸葛亮上书后主,南下平叛• 建兴三年(225)春,兵分三路征伐南中。

      纳马谡之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城战为 下、心战为上”• 七擒七纵,终使孟获归心• 平叛之后,吸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经验,分南中四郡为六郡,叛乱中心建宁郡分 得最细,起用大力量土著大姓为官吏,达 到不留军队、不运粮草又能治理该地的目 的• 彻底消除了后方隐患,得以全力北伐• 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处理很 多问题时,心理战的效果要远好于纯粹的 军事手段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战役中充 分发挥攻心战术的效果,使蛮王孟获诚信 归降,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蜀汉南部边境的 安全问题用兵的奇与正• 一出祁山•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先在汉中练兵一年,然后北 攻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 赴长安督战,曹真为大都督,坚守不出蜀军先扬 言取道斜谷攻郿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为疑 兵,诸葛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 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丢失街亭蜀军进退失据 ,退回汉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述自贬三级,以右 将军行丞相之职 • 其实战前,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率奇兵 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取得据点,大军 再由正面突击,一战则陇西之地尽占矣。

      • 可惜诸葛太过谨慎,不敢为之,错失战机 • 二出祁山• 建兴六年(228)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 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而 归• 三出祁山• 建兴七年(229),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郡武都、阴平而归诸 葛亮复任丞相• 罢黜李严• 这一时期,与李严的矛盾显露出来本来两人同 为托孤大臣,分管文武直到建兴四年(226)两人关系还算融洽,诸葛亮在给孟达的信中还称 赞李严• 不久以后,李严写信劝诸葛亮晋爵封王,“加九锡 ”,开此先河,自己也可受益诸葛亮大怒,回信中狠狠批评• 不久,伐魏之前,调李严率兵两万镇守汉中李严 讨价还价,要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来担任刺史调动未成,诸葛以大局为重,未加深究• 建兴七年(227),陈震使吴前,专门找诸葛亮反映李严奸诈问题,提及李严前科,诸葛未加重视• 建兴八年,魏军三路攻蜀,诸葛再次调李严镇守汉 中,李严再次要价,诸葛再次让步,任命其子为江 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李严目的达到才调动成功 • 建兴九年(231),诸葛四出祁山,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李严未及时筹集粮草,便写信给诸 葛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退军,又欺骗朝廷说诸 葛退兵诱敌;诸葛归来,又故作惊讶“军粮已经够 用,为何退兵?”• 诸葛忍无可忍,拿出书信,与将士联名上表弹劾 李严,贬为庶人流放梓潼。

      • 五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第五次北伐,军出斜谷,占据五丈原此次出兵约好东吴,但是东吴 迟迟不出兵五月,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 夏,攻襄阳,孙权亲率大军围攻合肥对此,明 帝先吴后蜀,亲率水军东征,司马懿于西线坚守 ,蜀军粮尽自退孙权得知魏国意图,全线撤军 • 星殒五丈原 • 西线,诸葛亮接受教训,分兵屯田,打算 久驻,相机而动 • 八月,积劳成疾,病逝前线,年54岁蜀 军全线撤军诸葛遗嘱丧葬从简 • 出师未捷身先死无尽的遗憾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是千古名言,成为 臣子的最高标准• 《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用兵讲究奇正搭配,按照一般规则排兵布阵站 稳阵脚,利用出其不意的策略打击敌人得其主,不得其时• 诸葛亮没有完成北定中原的任务,而是让西晋 统一中国当然不一定说明其能力不如司马氏 祖孙历史之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出山时,司马徽曰“ 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此言颇具深意• 当时局势,有哪些因素制约诸葛亮完成一统天 下的重任呢?• 第一,刘备• 作为最高决策者,刘备的文韬武略在三人中最差,只会 收买人心诸葛让其先取荆州,都没采用,曹操先行; 夺取西川,也是犹犹豫豫;拖慢了统一的步伐,其他两 家的发展业也得以巩固。

      • 关羽死后,不听人劝,执意东征,大败而归留下一个 烂摊子:精兵不足,将佐谋臣多数折损,外部两国虎视 眈眈,南部叛乱,内部人心惶惶,阿斗暗弱无能所谓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情此景,别说平定天下,能自保已属不 易诸葛亮的内政外交才能此刻发挥得淋 漓尽致:结好东吴,阳平关拒敌,南平叛 乱,安居平五路• 但此刻,东吴曹魏都得到发展,统一天下 更难矣• 第二,关羽• 隆重对的战略规划在于“待天下有变”,分兵夹击,最好荆、益、扬三路大军共同破曹• 可惜关羽傲慢无度,未能恪守“东和孙权”的外交 战略,大意失荆州刘备地盘丧失近40%,永无两路进取之可能只得兵出祁山,终因蜀道艰难 ,曹魏据险而守,蜀军补给不济,次次无功而返 • “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深层次的意思是,诸葛虽得贤主刘备,但是其巅峰之刻确在刘 备死后诸葛与后主的合作时间远远长于 同刘备彼时则时过境迁矣,故不得其时 任人、用事、安内• 诸葛一生,除去掌权以后的南征北伐,刘 备在世时只有一次就是领兵入蜀支援其 余时间留居后方总理国政•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是诸葛亮的从政写 照治蜀甚少大赦,只是偶尔为之历代 名臣莫不如此小惠是政治陷入僵局,大 德是提高国民素质。

      • 恩威并施用法立威,言出必行荣恩相济,威惠 并施,上下有序,井井有条,基础才能稳固,政治 才能发挥此诸葛亮治蜀方针蜀国路不拾遗、夜 不闭户开始的反对派法正最后也同一此观点• 赏罚必信倾举国之兵北伐,以小图大钱粮皆出 自百姓,有怨言自属正常诸葛做到民无怨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