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史.ppt
54页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一、学校制度及学前教育法规 (一)《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问题:,阅读教材(P307)学制图: 与20世纪初的几个学制比较,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的结构和内容 有什么特点?,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关于幼儿教育,指出: “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幼儿园收三足岁到七足岁的幼儿二)两个重要文件 1、两个文件:《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与《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 1952年3月,《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由教育部正式颁发,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规范幼儿园教育办理的重要法规 1952年7月由教育部拟订颁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是关于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定2、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幼儿园的任务是: 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 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3、幼儿园的教养原则 使幼儿全面发展; 使教养内容和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使幼儿有独立活动完成简单任务的机会,使幼儿习惯于集体生活; 使必修作业、选修作业以及户外活动相配合; 使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密切配合,共6条。
4、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 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共6项,包括: 体育(包括日常生活、卫生习惯、体操、游戏、舞蹈和活动等); 语言包括谈话、讲述故事、歌谣、谜语); 认识环境(包括日常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图画、手工(包括图画、纸工堰工其它材料作业等), 音乐(包括唱歌、表情唱歌、听音乐、乐器表演); 计算(包括认识数目、心算、度量) 5、幼儿园的对象与体制 幼儿园以收3周岁到未满7周岁的幼儿,以整日制为原则,幼儿每日在园时间以8小时至12小时为准; 根据需要可办寄宿制和季节性幼儿园; 开学、放假比照小学学历,但为便利妇女工作,以不放寒暑假为原则; 幼儿园教师的称谓,更名为为“教养员”; 此外,还有设班、编班原则,园长、教养员责任制等6、地位 《暂行规程》与《暂行纲要》的制定和试行,明确了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教养并重的方针,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各科教学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全面改革旧教育,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新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幼儿园制度 幼儿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它是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明确规定的 教养活动的内容初定为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与手工、音乐、计算共6项,1981年扩充为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基本动作发展、常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共8项。
50年代模仿苏联办理,80年代后开始与国际接轨四)改革开放后幼教法规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教育改革工作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1987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幼儿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有关幼儿教育的专门会议会后,有关幼教法规的制定进入新的阶段1、一些重要法规 《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9);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985) ; 《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1986); 《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198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1987); 《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 (1988); 《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1996)其中最重要的两条法规是: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 《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1996),2、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981) 1981年10月由教育部颁发它是对1952年颁行的教学纲要的正式修订把“教学’’改为“教育” 《纲要》由幼儿年龄特点与幼儿园教育任务、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教育手段及注意事项三大部分构成1)教育内容,扩展为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基本动作发展、常识、语言、计算、美工、音乐八个方面; (2)要求,应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教育手段来完成,以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 (3)将“作业”改为“上课”,将“教养员”改为“教师”。
与原有纲要比较,重视幼儿园课堂教育教学,同时进一步重视课外教育手段的作用,成为后来(2001)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前奏3、《幼儿园工作规程》 1989年6月由国家教委颁发,从1990年2月1日起试行《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经过近6年的试行后,于1996年3月9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的形式,正式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定于199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使之成为学前教育工作的正式法规 《规程》的颁行,是将中国学前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举措思考题: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哪些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各自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是什么?,二、学前教育实施概况 新中国学前教育实施照片 新中国幼儿教育实施图片.doc,(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举措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实施《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采用了得力的措施,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1、保护、接管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1)保护 相关文件:194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护和改革新收复区学校教育的方针给中原局宣传部的指示》。
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重申了“保护一切公私学校”的精神 解放战争中保护学校和教师的指令的严格执行,为幼稚园的接收和改造提供了可能2)公立幼稚园的接管工作 由各地方政权负责完成大多省区成立政府前,均由军管会下设的文教组负责接收工作 公立幼稚园的接管工作与学校教育同步进行2、收回教会幼稚园的办学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会教育权的真正收回 (1)接收辅仁大学——揭开了真正收回教育权的序幕 1950年7月,天主教会以拨付北京辅仁大学补助费为条件发出要挟,坚持该校新的董事会须由教会选任、反对在校内开设政治课程等 针对这种无视中国政府主权的公然挑衅,教育部长马叙伦发表书面谈话,并于同年10月12日明令接收辅仁大学,将其收归公办揭开了真正收回教育权的序幕2)收回教会幼稚园的办学权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开始12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1951年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要求在是年年底以前全部收回接受美国教会和其他机构资助的学校,同时要求其他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重新登记。
至1951年底,共收回接受外国津贴的幼稚园、孤儿院、育婴堂、慈幼院等机构共计200余所教育权的真正收回完成3、私立幼稚园的收归公办 (1)私立幼稚园的继续存在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议决:在目前条件下,对私立学校 “一般的应采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没有必要而随便命令停办或接管这项方针为私立幼稚园的继续存在提供了可能2)幼儿园收归公办 随着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受苏联教育体制影响等,加之私立学校办学经费的筹措存在着实际困难,1952年9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全国中小学和幼稚园全部由政府逐渐接办,限期在3年内完成 至1954年年底,全国所有的私立幼儿园均已收归公办4、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1)学前教育处的专设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教育部挂牌成立在教育部的初等教育之下增设幼儿教育处,由张逸园出任第一任处长2)教育部、卫生部分管机制 1950年12月,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教育部的建议,将学前教育分为托、幼两段:0~3岁的婴幼儿由托儿所进行保育:3~7岁的幼童由幼儿园进行教保托儿所划归卫生部领导,幼儿园划归教育部领导 1956年由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进一步明确“托儿所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职责。
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了近50年5、学习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在学前教育领域转而“以俄为师”的具体表现有: (1)译介苏联学前教育书籍 1950年初,翻译出版了苏联的《幼儿园教养工作指南》和《我的儿童教育经验》两书后教育部指定将这两本书作为全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书籍 其后,又翻译出版了苏联的《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以及有关幼儿园音乐、绘画、语言、游戏、体育等各科教学法或教材,成为当时中国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或教学用书2)聘请苏联学前教育专家来华任教和讲学 1949~1960年,中国教育界先后聘请了861名苏联专家来华任教或担任顾问 1950年9月,苏联学前教育专家戈林娜受聘来北京师大任教,同时兼任教育部幼儿教育顾问除授课、专题讲座、巡回讲学外,还参与了拟订《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的工作其后,又有苏联的学前教育专家马努依连柯等接踵来华3)举办一批学习苏联的实验性幼儿园 1950年秋,教育部指定北京六一 、北海、分司厅三所幼儿园为实验幼儿园,要求引入苏联的幼儿教育理论进行实验研究,以便总结后推广到全国 次年,又增加中央军委托儿所和北京师大二附小幼儿园为实验点,同时要求全国各大城市也确定重点实验幼儿园,组织幼儿教学法研究会,为全面推广苏联幼儿教育经验作好准备。
4)以凯洛夫的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事业的理论指导 1950年12月,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苏联教育家伊·安·凯洛夫的《教育学》(1948年版)该书依据马、恩、列、斯有关教育的言论,强调了教育的阶级性和历史性,主张教育为政治服务,认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用来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武器和改造旧教育对中国当时幼儿教育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教育改造时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根据数据分析: (1)新中国成立7年来,幼儿园数相对于1949年的1300所左右增长了14倍以上,这种发展速度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也是惊人的 1956年较1955年便增长了1.5倍以上,这与1956年中共中央重新强调“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相关幼儿园数的膨胀,主要缘于农村幼儿园在一年之中增长了6.6倍之多 (2)各地比较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幼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相当严重新中国幼儿园发展情况草图,,,1950 1956 1960 1965 1973 1976 1985 1995 2006(年),,,40 25 20 15 10 5,单位:万所,,,,,,,,,,新中国幼儿入园人数发展情况草图,(年) 1950 1956 1960 1965 1973 1976 1985 1995 2006,30 25 20 15 10 5 2.5,,,单位:百万,,,,,,,,,(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事业 (1956~1966年) 此期的学前教育事业还是获得了稳步发展,并挣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在“自力更生”的旗帜下获得了诸多宝贵经验。
此期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曲线呈现出一个较大的“马鞍形”,而峰值出现在1960年1、民办幼儿园的大量涌现 1952年国家收回私立学校的办学权后,传统的真正意义的私立幼儿园在中国大陆已不复存在 1956年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后,民办幼儿园开始大量涌现1)民办幼儿园(P338)与私立幼儿园 民办与私立幼儿园比较.doc (2)以“民办”取代“私立”,一个主要原因是,“集体所有制’’下的“民营”经济实体,既不是“国营”也不是“私营”,因此将利用集体经济办学的这类学校称为“民办学校” 2、幼儿教育的“大跃进” 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后,全国城乡迅速掀起了“大跃进”。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