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波埃修哲学及音乐美学初探.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639665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2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波埃修哲学及音乐美学初探 波埃修哲学及音乐美学初探 【作 者】徐卫翔/李琍 【作者简介】徐卫翔 李琍 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内容提要】波埃修是晚期罗马及早期中世纪学术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的中世纪的保存作了极大的贡献,奠定了中世纪各个学术领域的基础本文讨论了波埃修的一般哲学思想,并特别讨论了他的音乐美学,还试图将他的音乐美学与其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探讨它与希腊以后的西方文化传统的承继关系,借此为较全面地了解中世纪文化作一番探索性的工作在当今社会的文化比较研究中,大部分人,无论其立场与出发点如何,无论其自身文化背景是什么,在音乐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相去不会太远也就是说,很少有人会漠视西方近几百年以来形成的蔚为壮观的音乐传统:由一代又一代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数不胜数的各类体裁、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汇集而成的浩大海洋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西方音乐,大部分是文艺复兴以后的音乐,更确切地说,是近三百年的音乐,也就是维瓦尔蒂、巴赫、亨德尔以后的音乐其中更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至十九世纪、也就是古典乐派、浪漫派、民族乐派等等的音乐虽然如此,每一种蓬勃兴起的文化现象,均有其长时间的积累与准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起来的。

      它的根在已往的历史中扎得越深,它的枝叶就会越茂盛西方音乐真正的根在古希腊,而其长时间的准备与整合以至其文化精神的真正形成,则是在中世纪尽管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接着一个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十四和十五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都没有被人看到”[①]希腊罗马的音乐理论与实践,犹太文化中独特的用于宗教仪式的音乐,以及中世纪教会对音乐的利用与控制,促使西方音乐在中世纪缓慢而切实有效地塑造与成长在这一时期,许多学者与哲人都就音乐问题著书立说,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了西方音乐传统的形成过程,其中就有本文要讨论的人物、早期中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波埃修他的音乐理论在长达数百年间,一直在欧洲的教会与大学里被用作教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波埃修及其哲学思想波埃修(Anicius Manlius Severinus Boethius,480—524年)生于一罗马贵族家庭早年丧父,由其保护人、富有而又声名显赫的绪马古斯(Symmachus)抚养成人,并随后者获得极为全面的、以罗马文学与希腊哲学为主的教育波埃修所生活的时代,恰逢欧洲历史上空前的剧变古老的文明相继衰落,新的精神统一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476年,就在波埃修出生前不久日尔曼将军鄂多亚克(Odovacar)的政变正式结束了西罗马帝国的历史在欧洲的其他地区,各日尔曼人的王国纷纷建立起来,现代欧洲各国的雏形已现端倪,从此,欧洲中世纪正式开始了493年,狄奥多理克(Theodoric)进军意大利,建立起短命的东哥特王朝当时有许多学者在其宫廷任职,波埃修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狄奥多理克信奉阿里乌斯派(Arian),波埃修是“三位一体”教义的正统辩护者,也许正是由这种因教义立场不同而引发的政治因素和外交因素,致使波埃修晚年失宠,被控犯有叛国罪,于524年遭处决在狱中,他用散文和诗体写的《哲学的安尉》(De consolatione philosophiae)被誉为是中世纪文学的杰作波埃修生活在一个哲学创造力并不十分强大的时代随着政治的动荡,蛮族的入侵,希腊罗马文化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他曾立志要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译成拉丁文,但由于去世过早,实际上只完成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及其注释,而得到流传的就更少因而,一直到十二世纪,西方世界只知道作为逻辑学大师的亚里士多德,至于他的其他更为重要的哲学著作则一直不为人所知由于波埃修对希腊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翻译介绍,拉丁文学术的许多概念得以建立,而后世学术的发展,无不在他的介绍(或歪曲)的影响之下。

      波埃修的哲学首先关注逻辑问题在他看来,逻辑不仅仅是哲学的工具,也是哲学的一部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差异曾引起共相的问题,也为波埃修所注意共相问题开始于波菲利(Porphyry)提出的三个问题:“种与属究竟是独立存在的(Subsistunt),还是存在于理智中(in solis nudis purisque intellectibus posita sunt);假如是独立存在的,那它们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们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还是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并与之有关的?”[②]从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中可看出,两派分歧的主要思想来源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即“理念论”与“实体说”,其根本点在于将实在性或形而上学的优先性赋于何者波埃修距希腊哲学还不太遥远,对引起后世分歧的两种学说的差异还看得不太真切因而,他以寻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共同点为自己的任务但这一目标是不容易达到的他认为:属和种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是可以被感知的,但它们也“在理智中独立存在,而不是在其他事物中获得其存在”(intelliguntur uero ut per semet ipsa subsistentiaac non in aliis esse vsuumv habentia)。

      [③]他认为他的理解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而非柏拉图式的,因为“柏拉图认为种与属不仅在思想之中,它们离开了组成种与属的个体也是实在的并且,他进一步认为,构成种与属的只是个体之间的相似性(likeness),而共相是理智从各个体中通过集合而形成的,是单一的由于将相似性与共相区分开来,共相的所谓“不是在其他事物中获得其存在”便可能作出倾向于柏拉图的解释与共相问题关系密切的就是“三位一体”的问题事实上,波埃修时代的、三位一体”的讨论是中世纪盛期共相问题争论的先声波埃修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他的五篇神学短文(opuscula sacra)中,由此开始了将深厚的希腊形而上学传统引入基督教神学的讨论之中的做法当然,这一问题更与当时各教派之间教义的分歧与争论有关波埃修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为拉丁哲学提供了新的语汇他区分了本质(essentia)、实质(subsistantia)与实体(substantia)essentia是希腊文ousia的对译词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ousia指真正实在的事物,但他后来又说ousia是指用定义来表述的一个事物的根本,即它是“什么”subsistantia指一事物不在其他事物之中,即不是作为其他事物的偶性而存在的。

      而substantia则是指一事物作为偶性的基体或主体而存在的[④]他还认为“存在”(Being esse),“作为某物的存在”(being something),与“是这一个”(that which is,id quod est)都是不同的  音乐作为自由艺术除了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之外,波埃修的贡献还在于通过对“自由艺术”的论述而保存了古代文化中的教育传统中世纪后期欧洲大学的学科设置乃至现代西方教育中的人文学科都与之有关自由艺术(学科)的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一卷第二章中,亚里士多德说:“只因人本自由,为自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在希腊人看来,哲学是找寻智慧,而不是出于任何对其他利益的考虑波埃修所谓的“艺术”(ars)是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哲学的一部分,不同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art)我们所谓的艺术,在他看来,只是技艺(artiticium)艺术”凭借的是人的心灵或理智,而“技艺”所用的则是人的双手:“应当指出,一切艺术,以及一切科学,就其性质来说都高于工匠以双手的劳作所从事的技艺。

      [⑤]艺术与技艺的区别,就是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 在中世纪以后的岁月里,自由艺术之所谓“自由”,除了是为自身的目的以外,还获得了另一层含义,即都是通过人类的理智自身,在理智的范围之内的对应于神学依靠启示而言,这些学科所依靠的是“自然的光明”(lumen naturalis)它们一共有七门(“七艺”):语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语法、修辞和逻辑被称为“三枝”(trivium),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及正确地思维与表达的基本训练,也是以后的中世纪大学低年级(艺学院)学生的主要课程在“三枝”之上,是由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所组成的“四科”(quadrium)四科”高于“三枝”,是因为“四科”追求真理,也更接近真理,是通向智慧的四条途径其中,音乐被作是对数量关系(比例关系)抽象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影响事实上,在西方音乐传统中,尤其体现在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以及音乐教学上,音乐的数学性都是其中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⑥]波埃修为这“四科”都写下了论著,其中《论音乐的构成》(De institutione musica)尤为重要将音乐归于数学,这样理解的音乐,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科学。

      于是它也同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追求知识的功能与近代以来的科学不同,古代的自然科学除了探究世界的构成、起源和规律以外,更被赋予了一种追求完善的特性几何学之所以是柏拉图学园的必修课,除了它的明确可靠以外,更重要的是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是真正完美的圆无始无终,在各处都没有缺陷巴门尼德说“存在”就是宋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个方向距离都相等,因为不能在哪个地方大一点或小一点研究数目之间关系的算术也是一样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主要研究数的,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其他事物就其整个本性来说都是以数目为范型的,数目本身则先于自然中的一切其他事物他们并且赋于各个数以不同的象征意义,而天文学所研究的天体的运动,更是在几乎所有早期文化中都有着崇高完美的意义天体以完美的轨道恒久运行不息,它们的运动全靠至为完美者的推动完美是构成事物的各元素之间的和谐而和谐正是音乐的本质音乐涉及进入听觉的声音,但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只有符合比例关系、相互和谐的(无论同时还是相继)才算是音乐波埃修用“和谐”来定义音乐他认为音乐有三种:a.天乐(musica mundan),即天体(恒星与行星)有序运行而形成的和谐显然,这是不能被人的耳朵所听到的。

      b.人乐(musica humana),是人体这一微观宇宙中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和谐,因而也是不可被听到的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有一种有机的感应关系人不仅仅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健康、幸福取决于灵魂与肉体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又受制于他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的感应关系[⑦]c.器乐(musica instrumnetalis),即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音乐它是微观宇宙中可听到的音乐,是乐器(也包括人声)通过声学原理的合理运用而产生的和谐的声音[⑧]在这三种音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等级关系其中,宇宙的和谐(天乐)是最高的,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受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同的人,由不同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而反映出的不同的性格气质,演奏(唱)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人体处在这种三层结构的中间,会同时受到上一层(天乐)和下一层(器乐)的影响总起来看,在广义的、分为三个层次的音乐中,真正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天体而言,起作用的不是听觉而是视觉,只有通过眼睛的观察,才有可能发现天体之间的关系而确切地说,要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把握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协调关系从而获得幸福,依靠的只能是人的理智即便是在最低的层次(器乐)上要获得声音的和谐也离不开理性法则的运用:“建立在理性认识之上的音乐知识比建立在技法与音乐效果之上的音乐何止高出百倍;就像思想远胜于肉体。

      ……理论与思维中的法则也完全适用于音乐[⑨]但音乐毕竟离不开听觉于是在第三类音乐(器乐)中,波埃修进一步区分了三种情况,即三种与音响效果有关的艺术活动:1.使用乐器,就是乐手们的演奏2.产生诗在古代,诗是供诗人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