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旧居导游词三篇.docx
6页王羲之旧居导游词三篇 王羲之旧居在临沂城内,占地面积51.5亩有书院、洗砚池、晒书台、碑廊、水榭、砚碑亭、留香亭、拱桥等景点是书圣王羲之出生和少年居住、练字的地方 下面是xx为大家带来的王羲之旧居导游词,期望能够帮助大家王羲之旧居导游词范文1: 各位好友: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王羲之旧居的导游xxx,今天就有我率领大家参观王羲之旧居来到王羲之的旧居,当然要对王羲之有所了解下面呢,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的情况 王羲之,字逸少,曾为右军将军,又称:右军公元32021年出生于琅玡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临沂市她从小就尤其酷爱书法,真、草、隶、篆全部很有造诣,尤其擅长隶书嗬嗬,只可惜书法上没有十八般技法,要不然肯定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 王羲之和她的儿子王献之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并称:二王,被称为书圣王羲之不但在《晋书》有传,曾经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过一段专论,关键原因是因为她的书法精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她:因此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呼唐太宗是一个兴趣书法的皇帝,她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心目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晋永嘉元年,王羲之随家族南迁,来到了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她的故宅就成了佛寺,佛寺历经战火的沧桑和兴废,为刘豫时,更名为普照寺,一直沿袭至今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89年,由当初的临沂地域行政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修复了王羲之旧居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0亩1990年十月,王羲之 旧居被列为市级关键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寻根之旅的最好去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门上方的:王羲之旧居匾额,是当初的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的手笔我们面前这一池色如黑墨的水池,就是当年王羲之练字洗笔砚的:洗砚池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王羲之幼年酷爱书法,天天习字以后,全部会在这个水池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吃水变黑,虽让经历的一千余年,其颜色全部没有改变 这一片就是我国外首屈一指的现代书法碑廊,里面盛列着中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这些石刻不但是书法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也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推崇备至,表示了后人对书圣的敬仰之情大家看这幅楹联写得好:继永和雅兴集欧柳颜赵众家风范衍祺裘勿忘先贤,续淳化遗韵汇苏黄米蔡诸体精粹刊碑帖以昭后众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曲桥了此侨虽小,但两边桥栏上刻有古代24孝的小说。
我们世代人推崇孝道,至今仍流传着24孝的小说,在这24孝之中,我们临沂就有7孝,其中大家颇为熟悉的有:卧冰求鲤相传王羲之的伯曾祖父王祥自幼丧母,其继母对其百般虐待,苦不堪言呐,然王祥对其继母很孝顺有一年冬天继母大病,想吃鲤鱼,王祥便脱下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层求鱼,她的这一举动感动了上天,有鲤鱼便从冰洞里跳上来满足了她这一要求今后呢,:卧冰求鲤的小说就广为流传 我们已经过了曲桥,现在已经到了鹅池了,我们能够看见几只大白鹅在池中悠闲的游来游去传说王羲之当年很爱鹅,至今还流传着书换鹅群的说法,听说书法创作中的五指执笔法就是王羲之多年观察俄在水中的动作启发而来的当然,现在的这些俄全部是二十一世纪的以前的那些鹅早就进了古人的肚子了,现在看到的这个平台就是王羲之习字晒书的晒书台,这块石碑呢,刻的是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晒书台三个大字 在这个晒书台的北侧是享誉齐鲁的琅玡书院,这个匾额:琅玡书院四个字是在王羲之《圣教序》中得来的在书院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这里陈列有王羲之的书法石刻,像这边的《琅玡帖》、《丧乱帖》、《兰亭序》、《乐毅论》《十七帖》等,为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真实再现另外还有大小兰亭图等。
墙上挂着的是我们前面已经参观过的碑廊中的作品原件 在晒书台的西侧,有一块御碑高立于台上,上面刻有当年乾隆皇帝南巡途经临沂时为琅玡五贤题的诗 诗曰:孝能尽力王祥拦,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所谓琅玡五贤指的是古代临沂历史名人王祥、王揽、颜真卿、颜杲卿、诸葛亮 王羲之旧居的游览到此结束,相信大家对王羲之有所了解,对临沂的历史有所了解很欢迎大家再次来临沂,再次游览王羲之旧居王羲之旧居导游词范文2: 王羲之旧居在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约5亩旧居四面青墙围绕,绿树如荫,园内溪水潺潺,垂柳依依,翠竹滴翠,锦鱼游泳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大家名曰“洗砚池”修缮一新的洗砚池、晒书台、鹅池、禊亭等遗址,可一窥当初王宅的模样但因为多年失修,羲之旧居不少文物已残缺不全新建的晋墨斋、书法展室和百米长的书法碑廊,可使欣赏到书圣的手迹、碑帖和现代南北大家不一样风格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旧居,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中段北侧),为王羲之幼年居住处正门上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 王羲之旧居在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一期占地面积约28亩,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2021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善隶书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王羲之不但在《晋书》有传,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了一段专论,因为她的书法忒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她“因此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是一个兴趣书法的皇帝,她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真是“心慕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晋永嘉元年(公元32021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90年以来,由临沂地域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旧居 王羲之旧居在兰山办事处砚池街中段北侧,为王羲之幼年居住处 王羲之旧居始建于1989年,在临沂王羲之旧居老城区洗砚池街东段,北至兰山路,东至书院街,西至普照寺巷,总体计划占地面积80余亩,总投资约为7000万元 王羲之(公元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 人。
发明了妍美流便的今体,被誉为“书圣”她的作品以行书《兰亭序》、楷书《黄庭经》、《乐毅论》和草书《十七帖》等最为有名 王羲之旧居一期工程于1990年5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关键建设了洗砚池、大门、碑廊、琅琊书院、晋墨斋、砚碑亭、晋墨留香亭等景点;二期工程于2021年10月16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关键建设了王羲之故宅——沂州普照禅寺、纪念一代“书圣”王羲之的右军祠、纪念清朝抗日战斗英雄左宝贵的左公祠、纪念临沂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五位贤人的五贤祠和集展览、绘画、培训为一体的翰墨苑等景点,重新复制刻成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集柳碑)、乾隆皇帝题琅琊五贤祠御碑,大、小兰亭图、十七帖、琅琊帖等海内外名碑王羲之旧居导游词范文3: 王羲之,公元32021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俱佳,尤善长隶书,赢得「书圣」之称,并和其子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并称“二王”晋永嘉元年(公元32021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 普照寺,沿袭至今为纪念中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90年以来,由政府投资400余万元修复了王羲之旧居 王羲之旧居在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占地约5亩。
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大家名曰“洗砚池”在洗砚池的北面约10米,即是高出地面2米的晒书台,为当初王家晒书之所在晒书台北面约10米处,有5间仿古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为后人修建的琅琊书院,旧居内陈列着相关王羲之的文件资料,和她的书法拓片修缮一新的洗砚池、晒书台、鹅池、禊亭等遗址,可一窥当初王宅的模样新建的晋墨斋、书法展室和百米长的书法碑廊,可使欣赏到书圣的手迹、碑帖和现代南北大家不一样风格的书法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年在翻修洗砚池时,意外发觉了两座晋墓遗址,据考证均属于西晋时期,距今172021年左右,和王羲之出生年代相近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两座墓中,出土了不少具研究价值的文物,尤其是一号墓,虽为砖造墓室,不过是现在山东已发掘汉晋时期大中型砖室墓葬中保留最完好的,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保留之好、造型之美,也为山东晋代墓葬中所仅见,其中又以青瓷湖人骑师水注及青铜仙人骑狮器等最受注目,现在暂移至临沂博物馆保留现在,墓室正在整修,待整理完成将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