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答谢中书书》原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6342079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答谢中书书》原文 导语:《(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全文布局高明,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中书是何官职 中书就是中书令的简称中书令是扶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中书令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霍光传),在西汉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承担司马迁曾兼任此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他以太史公的身份承担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 汉元帝时中书令权势甚至比丞相都大,《汉书匡衡传》:"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西汉中后期汉武帝改尚书令为中谒者令,《后汉书》:"尚方(书)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武帝用宦者(亦用士人,如张安世),更为中书谒者令,成帝用士人,复故'尚书令作为中书令属官,在汉武帝时尚书由中书令负责,尚书令是中书令的谒者,故称中书谒者令 元帝时萧望之为给事中,始领尚书事,反对由中书令弘恭掌管尚书,表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

      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这是外朝官员与内廷官员争权的开头,由于中书令弘恭是刑人,萧望之借此要变更汉武帝制定的中书尚书体制东汉不置 三国魏文帝时,改秘书为中书,分设中书监与中书令,掌管机要晋沿设南北朝时,中书令一官最为清贵华重,常用有(文学)才望者任职谢安承担中书令执政,地位开头日益提高十六国前秦王鱼承担中书令,职高位隆,建言朝政北周官制与各代不同,其内史中大夫即是此官隋废监存令,发放改称内史令炀帝时一度改内书令开头与侍中成为宰相,在概括执政上超过尚书令,尚书令仅仅成为荣誉头衔,隋文帝的三个儿子同时被加尚书令,而执政的杨素为中书令(内史令)唐朝照旧沿袭隋朝,唐太宗开头也加衔尚书令唐武德三年(620),复为中书令高宗曾改为右相武那么天曾改为内史玄宗开元初一度改为紫微令,天宝初又改为右相 后均复旧,唐中书令为三省长官真宰相,品级本为三品,大历中升至正二品然唐初即常以他官用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义为宰相,武那么天后,只有中书令和侍中为宰相,一品、二品的官员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当"同三品'官才任宰相肃宗后,渐以中书令为大将荣衔,并不预政事,宋中书令班在太师之上,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

      晋王赵光义任中书令,位在丞相上辽金夏的中书令掌实权,位在丞相上,辽夏中书令是宰臣之首 金国只太祖、熙宗朝有中书令,完颜亮废除中书令数年后灭亡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耶律楚才任中书令执政,后来也仿效宋太祖时,赵光义任中书令为嗣子,或以皇太子兼任《新唐书.长孙无忌传》:"太子即位,是为高宗进无忌太尉,检校中书令,犹知门下、尚书二省'宋朝[元丰]官制行,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令之职,别置侍郎以佐之中兴后,置左右丞相,省令不置'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在体制上,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所以中书令更是政务的来源' 在封建社会以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为执政机构,有时形式不同,本质相近 谢中书介绍及人物生平 谢中书即谢徵,谢徵(公元500~536年),字元度,陈郡阳夏人,南北朝梁人幼机灵,父异之曰:"此子分外器,所忧者寿;若天假其年,吾无恨矣'既长,美观风采,好学善文初为安西安成王法曹,迁豫章王记室,兼中书舍人后迁乎北谘议参军,兼鸿胪卿,舍人如故,时魏中山王元略还北,高祖饯于武德殿,赋诗三十韵,限三刻成,谢徽二刻便就,其辞甚美,帝再览,赞美不已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