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docx
14页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包括歌曲《劳动最光荣》和管弦乐合奏曲《森林中的铁匠》两个内容《劳动最光荣》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劳动”的教育《森林中的铁匠》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曲,全曲共分为夜晚、早晨、小溪、早晨的祷告、铁匠五部分,第五部分铁匠是全曲最精彩的部分,欢快的主题、跳跃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铁匠劳动时快活的形象,乐曲活泼而富有生气二、学情分析:《劳动最光荣》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在幼儿园时经常听、唱,因而比较熟悉歌曲的旋律,但却存在着个别乐句的旋律、节奏演唱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纠正不正确的乐句《森林中铁匠》描绘的是森林中铁匠的劳动,学生对打铁的劳动非常陌生,可借助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打铁的环境,并通过模拟铁匠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乐曲快乐的情感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欣赏管弦乐合奏曲《森林中的铁匠》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体验歌曲快乐的情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演唱、歌表演等音乐活动中理解“劳动光荣”的主题,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理解乐曲的发展、变化,感受主题旋律欢快的情绪,参与模拟铁匠打铁的音乐活动,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并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与他人合作,并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难点1、准确地演唱歌曲《劳动最光荣》,注意区分两个乐段中乐句的细微差别以及结束句的不同2、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森林中的铁匠》描绘的情景,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感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新课教学一、组织教学:上行音阶提示学生起立听琴唱旋律短句:12 34 | 56 7 | ⅹⅹ ︱ⅰ76 54 ︱3 2 ︱1 ⅹ ︱1 ⅹ‖下行音阶提示学生坐下二、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一)导入:1、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了,这节课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坐下观察,你能看到什么?(课件 1:①背景音乐:歌曲《劳动最光荣》②画面:劳动图片:雄鸡报晓、喜鹊盖房、小蜜蜂采蜜、铁匠打铁、猎人打猎、理发师……)2、从短片中我们看到了人们都在劳动着,那么他们劳动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二)感受歌曲在刚才的短片中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你听到了吗?让我们再来听一遍,用心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既可以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又可提示学生已经上课,让学生调整到上课状态。
抛弃以往师生问好的形式,在旋律短句的演唱中,学生熟悉了上行、下行音阶及各个音符的唱名,为三年级的教学打下基础;旋律短句中的节奏又增加了演唱情趣,让学生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导入部分运用画面提示了本单元的信息内容、学习主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在短片内容的探讨中对学生渗透了“劳动快乐、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再次欣赏短片,并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歌曲上来课件 2:在课件 1 的基础上加进歌词)(三)了解歌曲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劳动最光荣》(板书课题)《劳动最光荣》是我国 1954 年拍摄的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这部影片运用大家都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号召人们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让我们一起欣赏影片片段课件 3:《小猫钓鱼》中歌曲演唱部分的视频片段)(四)学唱歌曲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7 页,随录音轻声学唱歌曲2、指导难点乐句的演唱①附点部分的演唱,师强调并范唱②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结束句的演唱师范唱,生区别两句的不同生随师演唱,师给予手势,提示学生的演唱③随录音完整演唱3、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①指导学生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师范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样的声音是活泼、有弹性的声音。
②(课件 4:小猫钓到鱼之后的演唱片段)欣赏课件,用小猫钓到鱼之后的快乐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用快乐的声音演唱五)歌表演1、小组创编2、集体表演3、推举优秀的领演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意图、进一步深化“劳动光荣”的主题教育教师必要的手势能帮助学生准确的演唱,并能牢牢地记住演唱要求三、欣赏《森林中的铁匠》公鸡、鸟儿、喜鹊、蜜蜂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着,此时,在大森林中也有一群劳动者在忙碌着,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聆听下面的音乐:1、完整欣赏(课件 5:音乐+画面提示:夜晚、早晨杜鹃啼叫、溪畔鸟喧、早晨祷告、铁匠打铁)2、分段欣赏①夜晚:什么时间?音乐速度?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②早晨: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模仿杜鹃清晨叫的声音和样子③小溪:音乐速度?描绘了什么情景?随师画三拍子,感受三拍子轻快的节奏④早晨的祷告:速度?音乐情绪?师简单介绍祷告⑤铁匠:速度?表现了什么情景?表现了铁匠什么样的心情?劳动这么累,为什么快乐?3、随师唱《森林中的铁匠》的主题旋律4、模仿铁匠的动作、表情,也可选用打击乐器,体验铁匠的快乐劳动5、完整欣赏,想象乐曲描绘的完整画面带画面的提示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音乐的发展,初步感知铁匠的劳动。
模仿考察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对音乐的想象课堂小结公鸡考自己的劳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鸟儿靠劳动让自己美丽小喜鹊靠自己的劳动造了新房,小蜜蜂靠劳动采到了甜甜的花蜜,铁匠靠劳动快乐地创造财富,让我们像他们一样也来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课堂在《劳动最光荣》的歌声中结束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包括管弦乐合奏曲《狩猎波尔卡》和歌曲《理发师》《狩猎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管弦乐合奏曲,表现了振奋人心的狩猎情景,乐曲中出现的枪击声能立刻把人带到狩猎的现场《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为他人服务时愉快的心情歌曲中剪刀“咔嚓咔嚓”的节奏和喷雾的“沙沙沙”的节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二、学情分析:狩猎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乐曲旋律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但乐曲中出现的枪击声却能让学生激动,因而要抓住枪声启发学生想象整个狩猎的情景,体会音乐《理发师》的旋律活泼、节奏鲜明、歌词生动,加之理发的劳动学生非常熟悉,容易激发学生快乐的情感表达,成为学生喜爱的歌曲这两首音乐作品中,狩猎和理发中的声音特点很鲜明,教学内容 欣赏《狩猎波尔卡》;歌曲《理发师》教学目标1、欣赏《狩猎波尔卡》,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乐于用动作或打击乐器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2、学唱歌曲《理发师》,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在歌表演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重点1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2 学唱歌曲,用自然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3 在音乐活动中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想象、表现音乐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一、组织教学,同第一课时二、听《出旗》音乐走到座位上1、这是一段什么体裁的乐曲?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波尔卡”(课件 1:介绍波尔卡的文字资料)3、我们知道进行曲的风格是雄壮有力,那么波尔卡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先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感受一下课件 2:波尔卡的舞蹈视频)4、视频欣赏完了,谁能说说你感觉波尔卡音乐有什么特点?复习二单元学过的音乐体裁“进行曲”,导入新的体裁“波尔卡”,学生边很容易理解波尔卡是一种音乐体裁,进而去了解波尔卡的音乐风格特点视频让学生知道波尔卡是一种适合舞蹈的音乐,并在身临其境的舞蹈现场,感受波尔卡的欢快、活泼及波尔卡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让学生自己在充分感受乐曲的基础上总结波尔卡的特点新课教学一、欣赏《狩猎波尔卡》1、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有趣的《狩猎波尔卡》,我们一起来欣赏。
欣赏乐曲的时候老师有个要求第一,静静地聆听,乐曲中出现了什么声音?第二,用心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2、师简介《狩猎波尔卡》《狩猎波尔卡》是奥地利大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及边听边思的音乐想象力了紧张、振奋人心的狩猎场面,因为乐曲很有特色,所以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在新年音乐会上,还经常出现由真人扮演的猎手,以增加节日的气氛3、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会上观看现场演出课件 3:乐队演出视频)4、第三次欣赏,再次感受《狩猎波尔卡》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用自己的表演、演奏表现乐曲学生分两组,一组扮演猎人,模仿猎人打枪的动作、神态;另一组自由选择响板等打击乐器模仿打枪的声音二、学唱歌曲《理发师》1、导入:“啪啪啪”清脆的枪声将我们带到了猎场,让我们看到了紧张而振奋人心的狩猎场面,下面的声音会带我们走进什么样的劳动场所,我们即将看到的劳动者会是谁呢?出示节奏谱,师按节奏读象声词(可加上动作以提示学生)① ⅹ ⅹ |ⅹ ⅹ |咔 嚓 咔 嚓② 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0 ‖沙 沙 沙 沙 沙(这是歌曲结尾节奏,演唱中学生容易将结尾的三拍唱成两拍,要讲明此处是三拍并做好示范、观看现场乐队演出可以让学生感觉更贴近音乐,能更好的感受音乐。
参与表演、演奏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更深刻的理解音乐用歌曲中的节奏导入歌曲的学习,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让学生了解理发劳动中出现的节奏,三节奏取自歌曲中的元素,将之提取出来可以降低歌曲的学习难度练习)2、读节奏,按节奏读歌词①生读节奏——按节奏读象声词②今天为人们理发的是一位老爷爷,他工作起来可认真了,师生接读歌词(出示歌词)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互换3、完整聆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理发师爷爷为顾客理发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完整欣赏歌曲《理发师》4、学唱歌曲①完整听歌曲,随录音轻声唱象声词部分②完整听唱整首歌曲③演唱时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④分组接唱5、有感情演唱歌曲理发师爷爷为顾客剪了那么漂亮的发型,他高兴吗,如果你是顾客,你高兴吗,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和老爷爷一起唱起《理发师》学习、巩固理发劳动的节奏,并将之放在完整的歌词中,让学生达到灵活应用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象声词部分的节奏,这一部分学生唱起来简单,有趣味性,进而以点带面学会整首歌曲,降低学习难度创编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劳动的节奏,试着说给同学们听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小结猎人收获了猎物是快乐的,理发师爷爷为顾客服务是快乐的,劳动会带给人们很多很多快乐,希望你们也能用自己的小手参加劳动,享受劳动的快乐。
音乐教案《种玉米》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音乐活动中加强对应音乐节奏的感受2)能力目标①在欣赏《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乐节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②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③附点音符及两拍长音的准确演唱3)情感目标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并在与他人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弹律动旋律,学生拍手进入教室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三、聆听歌曲1.听范唱带《种玉米》(教师播放磁带)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2.复听歌曲要求:(1)试着给歌曲起个名字出示课题)⑵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四、学唱歌曲1、解决难点;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2、重听录音范唱,思考:想让玉米有个好收成都要经过哪一些的劳动3、请说说种玉米的基本过程,同时,师出示书中歌词(1) x x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