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关于端午节的古诗.docx
6页2024年关于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的古诗 2 一、 《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二、《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三、 《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四、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六、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等闲惊破纱窗梦 八、《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九、《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十、《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十一、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十二、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十三、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十四、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十五、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十六、 《竞渡歌》 唐代: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