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散文诗二首资料链接 新人教版.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7708025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M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散文诗二首一、《金色花》的两重解读 《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唯有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我”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而善意的“说谎”细味之,“我”的奇特行为深藏着对母亲的依恋:散发出香气是对母亲暗中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

      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浓浓的意趣 品读至此,我们已经领略了该诗的丰富、有趣的诗味然而,泰戈尔创设诗意若仅限于此,那就不是大文豪泰戈尔了;泰戈尔高于普通诗人之处,正在于他能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的地方还向前、向深处更进一步,进入妙悟的境地,进入“入神”的境界如果我们对《金色花》往更深更远处探究,我们会有更惊奇的发现 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原来又是一幅神灵显形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仍是“我”——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着无所不能的神性小精灵一动意念,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诗人吟咏此花,本来就含有对神的虔敬,创造了一种宗教氛围另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保持着一种沉静、安详的性格,也给诗作带来了些许宗教氛围)小精灵可以忽上忽下,随意摇摆,随意跳舞,随意开花,随意散发芬芳最后一动意念,又变成人了小精灵的所作所为有无限的自由,绝非人间肉身凡胎可以比拟当然小精灵不光有神的能耐,也有神的品性——那就是如上文所述的善与爱。

      这种善与爱既然出自小精灵——是来自高风绝尘的天国世界的小精灵,也就具有神秘性和崇高性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作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是颂神原来诗人宣扬的是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宗教感情提升了诗的感情,宗教思想提升了诗作的主题 这后一幅画面的意味更值得重视一般人只能实实在在地写儿童对母亲的嬉闹和亲热;只有泰戈尔才能写出人格化的神灵的行迹与心理,而且写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轻灵、巧妙、自然他写出了东方诗、东方文化的神秘与蕴藉在这点上,他的诗也与西方诗大不一样西方诗坛尽管在历史上也曾受宗教思想、宗教情感的影响,但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种思想感情已经逐渐淡化、疏远了,还没有见到哪位著名诗人像泰戈尔这种痴迷地信神,并以颂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的因为泰戈尔生活在一个佛教为国教的国度中,他是东方文化培养出来的诗人遍观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处处感觉到浓厚的、神秘的宗教气氛诗中经常出现神灵的“一鳞半爪”,虽然不点明神灵的名字,但“你”“他”“她”等指示代词通常明示或暗示着被敬颂的神灵因此可以说,颂神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基本母题,也是《金色花》的深层主题 我们当然可以仅从凡间、凡俗的主题来解读这首诗,但那样毕竟流于浅俗,而且与泰戈尔诗作原有的意义期待不甚切合;如果我们借助对宗教情感、宗教思想的体认来解读(尽管我们不是借此宣传宗教),作品的意义将变得深宏,能捕捉诗人的情感与理念。

      二、《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金色花》分为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读先让学生自读,标记生字词,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自选片段朗读,然后在班级展示  第二板块:品学生能发现“笑嘻嘻”“新叶”“暗暗地”“悄悄地”“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落到地上”“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等词语或句子的妙处并且用换读法理解“沐浴”“披”“穿过”“嗅”等词语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摇摆”“跳舞”“突然”“求”等词语最后小结,表扬同学们能够用删读法、换读法,从动作、神态、语言,从形容词、动词,从口语、书面语等角度品味语言整节课,学生真正做到了自读深入、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  讨论之后没有齐读,学生对文本还不是很熟悉,课堂效果稍弱  《荷叶·母亲》比《金色花》要难些但是学生还是能够发现“繁杂”“菡萏”“勇敢慈怜”“淡黄”“欹斜”等美词教师引导大家欣赏第4自然段的色彩美,明确“繁杂”“繁密”“不住地打着”“愈下愈大”等词从正面写雨,“欹斜”“倾侧”等词侧面写雨;“勇敢”写出荷叶面对大雨的勇敢坚毅,“慈怜”写出荷叶面对红莲的温柔呵护同学更提出第4自然段将“白莲”与“红莲”对比,有个同学认为这是反衬。

      教师顺势发问:“如果写作文《我和我的朋友》,‘我向来性格内向,他却喜欢热闹’这是对比还是反衬?同样的写法,作文换成《我的朋友》,这是对比还是反衬?”这一个知识点老师没有预设,注重了课堂生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