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人口的流动成本分析.docx
11页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发展经济学”硕士课程论文 指导教师:胡景北/助教:李静霞流动人口的流动成本分析黄颖华(000006)目录1. 导论 22. 人口流动的基本模型 22.1基本假设 22.2均衡分析 32.3模型的应用 53. 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54. 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 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86・评论 97.参考文献 10图1黑人与南部 2图2人口流动成本图 5图3移民数量收敛于一稳定状态示意图 5流动人口的流动成本分析1、导论新古典模型,把人口流动成木视为零或者是一个外生的常量在此假设下,新古典模型 中人口的H由流动将使得劳动的边际产品在备地都趋于相等,而劳动力流动的根木原因就在 于地区2间收入水平的旁异,養异越大,人口的流动规模就越大然而新古典的人口流动 模世,不能对劳动力流动的某些现实特征作出合理与充分的解释例如美国1915J960年间 黑人人口自南而北的大迁移南北战争后南北劳动收入存在着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对有色人种尤为显著),如图1所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图1:黑人与南部,1875-19601865年,有超过90%的美国黑人居住在南部,并且,南部非常的贫穷,每一资木的收 益率仅为北部同期水平的45%0 2按照新古典模型,人口应该从相对比较贫困的南部地区向 北方迁移。
然而许多年以来这种大规模的迁移并没有发生直至二十世纪初,人口才开始以 加速的态势由南向北流动,与之相应,南北的收入差异则逐渐缩小,但人口的流动,并没有 因为这种收入差异的缩小而减缓新古典模型能够解释人口 H南向北流动的大趋势,但是却 无法解释人口流动的时间控制问题安瑞克的模型将人口的流动成木视为模型的内生变量, 对人口的流动成木进行动态分析2、人口流动的基本模型2.1基本假设为了简化分析,安瑞克先研究了一个离散时间的均衡流动模型假设有南北两个地区, 在初始时期,两地的劳动力都标准化为M(表示t期南方己经迁往北方的劳动力数量因 此,笫t期时南方劳动力为1 北方劳动力为1 +Mt0另假设劳动祁是无羌别的,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每个工人无弹性的提供一个单位的劳动因此在两个地区都实现充分就业, 不考虑失业问题用w表示工资水平,则南北两地在第t期的工资可表示为:1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第328页2 . ・ ・ ・ • William J.Carrington^Enrica Detragiache,and Tara Vishwanath, 1996,Migration with Endogenous MovingCost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 VIEW, vol. 86,910(1) Wts=ys(Mt) (2) WtN=yN(Mt)其中Yt [0, 1]->R+,且处处可导,并具有如下性质:YS(0) 在t期,工人若想从南部迁往北部,只需一次性支付成木G: G=C(M(,h)hWH,表示诸 如年龄、家庭、社会地位等影响迁移成木的个人因素流动成木也取决于已迁往北部移民的 数量,他们能够为同一地区或同一社会团体中的其他未移动人群提供有益的移民信息,从而 降低流动成本用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如下:C:[0,l]xH^R-处处可导,G<0,C2>0为了简 化分析,假设北方工人移往南方的成本为零,每个工人作为理性人都以追求移民净收益最大 化为目标我们视南方劳动力为一个闭联集,F(h)为所有小于等于h的劳动力集合,它是单 增与可微的2.2均衡分析定义VN(Mt,h)为t期时在北方的h型工人对收入的哉大预期值,同理,Vs(Mbh)为t期 时南方工作者的收入最大预期值3) VN(Mbh)=YN(Mt)+8max [VN(Mt+! ,h),Vs(Mt.! ,h)J(4) Vs(Mt,h)=ys(Mt)+8max[VN(Mt+ bh)-C(Mbh),Vs(Mt+ 】,h)J在t期,南部工人仅当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选择迁移:(5) VN(Mt,h) 一 Vs(Mt,h) 一 C(M“,h) $ 0而北方工人南移的条件是:(6) VN(Mt,h) 在以上的乞种假设条件下,可以证明移民由北向南 的回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则有如下结论:VN(Mt,h)> Vs(Mt,h)VN(Mt,h)- vS(M“h)-C(MM,h)M0因此,可以将南北方工人收入最大预期值分别表示为:(7) VN(Mt,h)=YN(Mt)+5VN(Mt+1 ,h)(8) Vs(Mt,h)= ys(Mt) + 6VN(Mt+i,h) -6C(Mt,h)GCVN(Mbh)=yN(Mt)+8VN(Mt+1,h)=^^,/ yN (Ml+k) =VN(Mt)/|=O可见北方工人收入最大预期值与h无关hWh,,如果h,在第t期的最佳选择是从南部迁往北部,则有:VN(Mt,h9)- Vs(Mt,h))-C(Ml.bh?)= yN(Mt)- ys(Mt)+ 6C(M(,hJ—C(M』hJ NO 在基木假设中,我们假设C2>0,即C是h的减函数,人口流动的成木随着h的增加而 增大因此有:C(Mbh,)> C(Mt,h); 0QW1,当条件 5C(Mt,h) 一 C(Mt.bh) ^5C(Mt,h5) 一 C(Mt.1,h,)满足时,B|J: (9) 5[C(Mbh,)- C(Mt,h)]^C(Mt.i,h,) — C(Mt.bh)成立时有:VN(Mt,h)- Vs(Mt,h)- C(Mt,h)= yN(Mt) 一 ys(Mt)+ 8C(Mt,h) 一 C(Mt.(,h) NO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有小于等于h,的工人的最佳选择也是迁移。 条件(9)的经济含 义为:与迁移人口数量相比,个人因素对迁移成木的影响是薄弱的假设(9)式总是成立,则在t期迁移的人口为所有小于等于某一临界点勺的所有劳动力的集合F(ht \ht的值满足 等式:VN(Mt, ht )- Vs(Mb )- C(M“,ht )=0M尸F&),因为F单调递增,F可逆,所以~ht=Fl (Mt) "(MJ我们可将上式改写为 如下形式:vN(M“(b(Mt))- Vs(Mt,(1)(Mt)) 一 C(Mt.h(l)(Mt))=0 (10)分别将(7)、(8)式代入:YN(Mt)+8VN(Ml+„4>(Ml))- ys(Mt)-8VN(Mt+1, 4>(Mt))+ 8C(Mt, 4)(Mt)) — C(Mt.b d (Mt))=0即:YN(Mt)- ys(Mt) = 8C(Mt, 均衡状态的等式非常育观的表明,对于边际移民(即指h值正好满足等式条件的移民决 策者)而言,选择在当期移民或考在以后期间迁移,效用是无并别的在t期间的移民数量 为F(/^)-F(/^)o在t<8时,如果存在值M<1满足等式C(M, * (M))=厂(M)-严(M)则M即是均衡的稳定状态此时流动成木正好等于当期对两个地区工资斧别的预期价 值为了作出更直观的图形的需要,在此,将(11)改写为如下形式:(11,) Mt=a(Mt.!)对Mz求导,可得:(12) a9(Mt.0= —CM, (M())x{[C2(M」呱皿))一 8C2(Mt, (皿))] (Mt)8yN—迢M,呵))-就+dys~dMt由条件(9),可以得岀:C2(M』(MJ)— 8C2(Mt, 4)(Mt))>0o 因此,” (Mm) >0, Mt随看Mm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收敛于稳定均衡状态的值M*<1如果初始的移民数量M0 另一种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即人口流动成木1山线没有越过45度线, 与对角线没佶相交,则不管初始状态如何,人口白南而北的流动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原 因很简单,人口流动的成木太高,以致于流动的预期收益远不足以弥补成本的支出人11流动成本图注:图2建基 于以下数据样 例 yN(Mt)=0.80 : 丫讹)=0.80 - 0.05(1 - M.)2, 预期因索 8=0.75 ,F(h)=(h)0125, <1> (M()= M(8 所 以移动成木 C|(M(.h <1)(M,))=3.8 一这一部分,我们用人口流动成木模型来解释美国黑人的大迁移1865年,90%以上的美 国黑人生活在南方,但是尽管南方非常的贫穷,十九世纪却很少有人尝试迁往北部大规模 的黑人迁移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真正开始图2运用模型解释对大迁移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注:CCTHl线与图 1之AA,曲线相 一致,BB,曲线表 示两地区的初始 工资差并不足够 大的情况,BB, 的其他性质与图 1中之曲线相一 致1915年Z前,南北部人口流动的均衡状态即等式(11,)的解可由曲线BB,表示初始 移民数量为Mo,大规模的移民不会发生具体的说,南北部的收入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 而长期以来,就一直存在看人口流动的诱因,但由于移民成木比较高,这种诱因并没有将可 能转化为现实。 移民成木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与南方工人相比,北方工人技术更熟练, 因而南方移民不可能期望一迁到北方就能达到北方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二、相较而言,北 方的生活费用比南方更昂贵一些第三,以上两点原因使得初始时期的移民数量很小,根据 (1P)式,MJKJ数量会减小,从而移民成木只会越来越高1915年以后,BB,曲线上移至CU,这种南方相对T资的减少,使得初始移民变得有利可图,人口流动开始对人口流动起催化作用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索:第一,第一次世界大 战,使北方对劳动力的需要增加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切断了欧洲外部移民的来源,使得 许多北方雇主不得不派出劳务机构去南方招募黑人劳力第三,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南部 的棉花作物,使南部对劳动力的需要减少所有这些因素,促使了初始移民的开始,在图2 即表现为均衡曲线的上移一旦迁移开始,根据(11)式,Mt的数量会增大,移民成木会 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多而减小,Mt最终将收敛于M*,而南北收入的差距也将随Z缩小至此, 我们运用人口流动模型很好的解释了 1915——1960年间美国黑人的南北大迁移图2同样也可以用來解释南部两个不同地区,具有相同的人口数量,但因为工资水平的 差异,可能使得两个地区沿不同的道路发展。 举例说明,曲线BB,可用以代表相对富裕地区 的移民均衡轨迹,而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