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个案研究报告[参考].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瑶***
  • 文档编号:146751847
  • 上传时间:2020-10-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1.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个案研究报告 小学生性格问题与对策的个案研究小学生性格问题与对策的个案研究 一、背景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 了很大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育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还不够,认识尚显不足实际证明,小学 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并常常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是否向着健康的 方向发展 我们以小学生为对象,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诸因素对性格发展的影响的 调查研究,以期对优化学校、家庭教育结构 ,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健康健 全的性格提供较科学的依据,以提高家长、教育者对小学生性格问题的敏感性 和辨别能力,尽早发现不良倾向,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避 免问题严重化 二、个案描述二、个案描述 黄 xx,男,今年 x 岁,虽然是 xxxxx 人,可是出生在上海父母均为生意 人,曾经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凡事有求必应,为使儿子不吃亏,他与同龄的 孩子接触,一旦发生矛盾爷爷奶奶就为他出头后来父母又生了一个妹妹,对 妹妹的关心较多他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并且平时父母长辈由于言行不注意, 常常在孩子面前讲一些不健康的话题以及处事的方法,在他幼稚的心灵中,就 隐藏了凡事都是别人的错和处事暴力的阴暗一面。

      父亲由于生意忙很少在家 妈妈以照顾小妹妹为主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造成脾气不好,稍有 不合他心意的事就会发脾气一发脾气就什么也听不进去 在学校表现如下: 1、经常与同学闹矛盾,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叫大嚷,打别的同学 2、以自己为中心,听不得批评同学不愿与其交往 3、一天下午上美术课,他忘记带美术材料,就一个人做作业美术老师批 评他,他不但不认错、还大叫大嚷,扰乱课堂秩序 三、情况分析三、情况分析 (一) 家庭因素 1、父母是生意人,由于生意很忙,又有妹妹要照顾,平时对他缺少关心, 很少与他在感情上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与严慈,他缺乏生活的 激情与目标 2、父母起先过于宠爱孩子,后来又很少关心,反差较大,造成孩子的心理 落差较大由于平时很少照顾孩子,父母总觉得欠孩子的,所以在物质上尽量 满足孩子,有求必应怕孩子吃苦受累,被别人欺负,吃亏, 总是让孩子在家养尊 处优,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家长稍有空闲,不是督促他复习功课,就是逼他做教辅书上的考试卷, 只要求孩子搞好学习,并常常教育警告孩子:我花这么多钱,让你到学校读书,如 果成绩不好,下学期就甭想再读因此孩子时时紧张焦虑,总担心成绩不好,总 感觉压力大。

      4、由于父母没时间照顾孩子,多与爷爷奶奶相处爷爷奶奶一味的娇惯, 再加上老一辈人知识面窄,教育观念落后,对隔代人有过多的溺爱迁就,孩子想 做什么就做什么 (二)学校因素 1、学校生活中,他由于住得较远上下学总是独来独往,课间如果主动找同 学玩,大家就躲得远远的他就只能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摆弄玩具, ,极不合群, 不懂得合作 2、学校是培养思想品德,预防和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力量,但事实上学 校和老师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老师的教育观念转变还不 够,一味强调师道尊严,没有体现出追求民主与和谐,还是要求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话,老师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二是教育缺乏耐心,学生出了问题,教师由于工作忙, 就怨天尤人,甚至推脱,撒手不管,将问题学生作为另类看待三是教育缺乏合力, 重视学校教育 , 忽视家庭教育,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甚至不合拍学校要求 孩子要忍让团结,心中有他人,家长却教育孩子 “宁可钱吃亏,不能让人亏,打 架要打赢” (三)社会因素 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各种各样的影 响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尤其在信息时代下,各种凶杀,暴力,也冲撞学生的视 觉,使其失去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

      社会文明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 乱丢乱扔,随地吐痰,吵架、打架,随处可见,这些不良行为也难免对学生的品质 造成一些偏差影响,潜移默化其心灵,甚至效仿 四、策略措施四、策略措施 (一)个别谈心,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比如:问:为什么在课堂上大叫大嚷? 黄 x:(边哭边咬牙切齿)我受够了,都是他们不好 问:你能告诉我都是他们不好的原因吗? 黄 x:1、上美术课,我虽然没带材料,可我并没有玩,而是在做作业,难 道不也是在学习吗?老师为什么还要批评我?这不是在故意找我碴吗?2、某某 上课总是烦我,我想让他换个座位,可是你不同意,你这不是有意偏帮他们吗? 3、上次某某铅笔断了,我主动借给她一支,可是当我橡皮丢了,她却不肯借给 我 4、在折纸飞机比赛中,我失误了几次;有许多同学都责怪我,我又不是 存心的所以,都是他们不好 (二)做“选择题”消除他对老师的敌对情绪 1、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对那些不带美术材料的同学,应采取的方式是: a、不管不顾 b、批评 c、表扬通过选择,使他懂得:如果美术老师不批评, 就会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养成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就不能使美术课的质量得到 保证。

      老师这样做是负责任的表现,决不是故意找碴 2、班主任对像某某同学这样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所应该采取的方式是: a、让他和像你一样的好同学坐,让你帮助他共同进步(强调和你一样的好同学) b、让后进生们坐在一起,互相影响越来越退步 C、让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去 管他通过选择,让他知道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暂时不同意换位置是因为我对 他寄予厚望,也不是有益偏帮他们 (三)发现并表扬他的闪光点, 表扬可以对儿童产生神奇的效果,常常批评则会让孩子自卑、怯懦;惩罚 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对他的进步即便是一点一滴的 小进步也要及时发现,及时予以表扬想方设法营造机会,让他体会成功的快 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1、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这样会适得其反我通 过观察了解发现他的爱看书看报我又问起他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他说很多 书他都喜欢读我点了点头,笑着夸他阅读面广然后,我又问他:“你这么 爱读书,那教师这儿也有几本很不错的书,你愿不愿读?”他一听教师借书给 他读时眼睛一亮我递给他一本书, 要求读后写出主人公的品格一周后,他 拿着读书笔记来了,我发现他的读书笔记上写到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 真是个灵敏的孩子。

      我又重点针对同情他人、尊重他人进行了交谈 2他在学校的生活中,能主动把铅笔借给别人,说明这个孩子是一个热心 助人的好孩子 3在在折纸飞机比赛活动中,他积极参加了比赛,虽然比赛中失误了几次, 但比赛结束以后,我找到他进行谈话,我对他说:“虽然在比赛中失误了几次, 但是说明你积极参赛的热情,表扬你是一个爱集体的好孩子 我发现他的脸渐渐红了, “老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会做一个热心助人、 爱集体的好孩子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会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了,也不再对同学大发脾气了教育如细细的甘泉,需要慢慢地浸润,才会有 效 (四)承认同学的缺点,让他学会辨别是非 1.某某不肯把橡皮借给同学是不对的 2.某某某指责同学的失误,也是错误的 (五)引导他的行动 当发现别人有缺点,而这些缺点又伤害了自己的时候,既不能怀恨在心, 也不能就此与其断绝来往,而应该用自己的宽容的心、爱心,帮助那些同学改 正错误,主动化解矛盾,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从中得到快乐 (六)平时注意观察他的言行和举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即疏导 (七)建立家长联系制度 让老师和家长及时掌握闫明伟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心里 通过家访,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 不要因为自己的生意、工作忽视孩子的教育,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转化工 作。

      指导家庭教育的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 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我建 议家长购买几本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学习一下角庭教育知识,同时也向 家长传授心理知识,提高家长心理的水平 五、得出的启示五、得出的启示 (一)今后,当老师发现同学有违反纪律或有不良习惯的时候,不能就事 论事的批评一通了事,而应该注意从思想层面上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其心悦诚 服,心情舒畅,从而有效的避免孩子孤单感的产生 (二)改革开发以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焦虑和烦躁常会使一些家长产 生怨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教育家长,千万不要让这些怨言在孩子的面前 无顾忌的流露出来,否则,就会对孩子幼中的心灵造成伤害,使孩子产生不健 康的心理和行为 (三)黄 x 只有 x 岁,这样的年纪,本应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但是在不 当的家庭教育和繁重的家庭作业的双重压力下既品尝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 能与同龄的孩子正常交往,形同“与世隔绝” ,终于酿成严重的性格问题此个 案应引起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关注和反思 六、总结六、总结 通过这个个案的研究深深的感到像黄潇这样的学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 他本人的一生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对他的家庭、对社会来讲,只能带来危害, 因为在他自己的内心中已经存在不良性格倾向,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发现 问题以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矫正,可以说是拯救了他的一生,通过这个案 例也反映出我们当前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仍然总是一位的追求学生学习成 绩,没有一个正确的人才观,对学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忽视家庭、 社会、学校教育的结合;当前生活条件改善,衍生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于溺爱、迁就、不良的言行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通过 这个个案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 确人才观,不断整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刻不容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