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docx
11页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周燕红 朱春琳 宗佩兰[摘要] 目的 探讨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方法 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变化、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恐怖、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等SCL-9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嘱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行肝功能检查、定期行胸部CT检查等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6、20、24周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个体化护理干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R473.5 [] B [] 1673-9701(2020)29-0185-04[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hanges of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score, therapy adherence,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 scor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focus absorp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in the SCL-90 scor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pulsion, paranoia, terror, somatization, hostility and psych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is effective,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s therapy adherence, increases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focus absorption rate, and raises the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it is of positively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ntal state; Therapy adherence; Quality of life耐药结核病是指对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耐药的一种结核病。
这类结核病病情重,治疗难度大,疗程长,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患者需要长期隔离治疗,缺少亲人的关怀和鼓励,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痛苦[1]为了确保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在合理用药治疗的同时,需配合针對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整体康复效果由于耐药结核病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传染性强、需长期隔离,常规护理明显不适用于临床,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状态等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2-3]个性化护理干预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积极、正面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整体疗效的发挥,提升生活质量[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66岁,平均(44.39.4)岁,病程1~10年,平均(4.42.5)年;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43.89.1)岁,病程1~9年,平均(4.22.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中耐药结核病诊断标准,经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药敏试验提示对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耐药,均采用初治、复治治疗方案化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或意识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等。
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叮嘱患者定时定量用药、放松心情、以积极心态进行治疗,并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和护理操作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每个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理解均不相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态、认知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应穿戴好防护装备,以防感染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明确其疾病认知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讲解,提醒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学会接受现实,并多列举治疗效果好的病例,分享最新的治疗信息,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6]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日常沟通中了解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评估其心理焦虑、抑郁程度,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心理压力大、情绪状态不佳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给予耐心的抚慰和病情讲解,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刺激,多分享科学治疗知识,多以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帮助其重塑治疗信心,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出院后指导家属多关心和照顾患者,使其感受到被关爱和被尊重,获得心理支持,提高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心理状态[7]。
③饮食干预本病属于高消耗性疾病,增强患者的营养、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十分重要需遵循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纤维素原则,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在1.5~2.0 g/(kgd),优质蛋白占总蛋白摄入的1/2以上由于患者的脾胃消化能力虚弱,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食物应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增进患者食欲,脂肪的摄入量不得超过1 g/(kgd),忌肥甘油腻[8-9]④运动指导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整几个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改善睡眠,调畅身心,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运动计划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若需要卧床者,可在床上行呼吸训练增强心肺功能,待病情好转能够下床活动再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爬山以及各种球类运动等[10]⑤用药指导坚持遵医嘱用药是治疗的关键,严格指导患者每日规律用药,做到治疗、发药时,护理人员在旁监督患者服药,严防间断用药,做到全程坚持用药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减轻患者的顾虑,对于胃肠道不适,可将用药时间改为餐后服用,并观察有无便血、呕血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11]⑥消毒隔离指导本病住院期间应严格隔离,以降低传染几率,家庭隔离期间应禁止去公共场所。
患者的用具、食具均应单人单用,经常日光暴晒消毒,若需外出,务必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咳嗽时捂住口鼻,患者的痰液应吐在纸上包好后焚烧,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以减少传染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护理前后的症状情况,共7个因子,包括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恐怖、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等,包含9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任何1个因子>2分为存在心理症状,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12];②护理后评估治疗依从性,包括遵医嘱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行肝功能检查、定期行胸部CT检查,每项0~5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高;③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分为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每项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3];④护理后12、16、20、24周分别检查痰培养或胸片,统计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以痰培养检查结果为阴性计算痰菌阴转率;治疗后胸片上肺部病灶缩小超过50%视为病灶吸收,计算病灶吸收率1.4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护理前后SCL-90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恐怖、躯体化、敌意、精神病性等SCL-9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2 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遵医嘱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定期行肝功能检查、定期行胸部CT检查等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3 两组护理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 两组护理后痰菌阴转率比较2.5 两组护理后病灶吸收率比较3 讨论耐药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慢性疾病,这与抗结核药物的滥用、结核杆菌的变异密切相关临床统计显示,我国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高达40%[14],且呈治疗周期长、疗效差、病死率高的特点,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造成明显负面影响,患者多伴随明显的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等负面情绪,对持续治疗及康复极为不利临床在控制患者耐药性、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患者身心状态的护理,以减少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提升整体康复质量[15]。
常规护理仅注重病情护理和遵医嘱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情感等方面关注较少,对预后有不利影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