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强教案(3则).docx
22页压强教案压强教案(3(3 则则)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一):物理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压力的概念,明白压力的作用效果眼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掌握压强的概念,明白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医强的单位及其好处,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开头的“”和图 10—1,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此刻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二、进行新课1.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状况,然后讲评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 10—3 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首先照图 10—3 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照图 10-3 甲那样,放上一个破码和放上两个破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讲述压强的概念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压强的概念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例:一台机器重 1000 牛顿,与地的接触面积是 2 米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请同学们说一说该怎样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告诉学生,物理上用户表示压强,用 F 表示压力,用S 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P=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面积的单位是“米 2”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讲述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必须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力就越大,如果墙基的受力面积不足够大,楼房对地的压强就很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所以修建高楼大厦,务必加宽地基,以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 10 一 6,读后说一说履带拖拉机和雪上飞机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小压强的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能够减小压强 ”3.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同学们桌上放有一小块肥皂、有一条较宽的塑料带和一条细棉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样才能较容易地把肥皂块切断做完后举手发言,说一说你的做法和你这样做的理由教师演示实验:分别用钝刀口和锋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纸片或布条用断了尖和没有断尖的锥子向硬纸片穿孔做时请同学们观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断布条什么锥子对硬纸片穿孔较容易由以上学年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能够增大压强 ”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 10—7,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三、巩固练习1.第 1 课时完后,布置同学们做课文后的练习第2、3、4 题请同学们利用小组讨论的机会,说一说你是怎样答的,透过本课的学习,回答:为什么啄木鸟关嘴变钩了,就不能成为“森林医生”了为什么说骆驼是“沙漠之舟”2 继续讨论章后的习题第 6 题,比较梯子和木板,哪个对冰的压强小四、归纳本课资料1.教师复述本课的学习过程教师复习提问~讲述~同学们随堂实验和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的分组讨论。
2.学生自己归纳本课资料:说一说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各举 1~2 例3.教师小结: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能够减小压强;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能够增大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实际中,要根据不同状况和需要采取恰当的办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并联系实际举出 l~2 个例子2.把章后习题第 1、2、3 题做在作业本上要求注意书写格式规范、公式、单位正确3.思考第一节课文后的“想想议议” ,能够互相讨论,看谁说的办法多压强教案(二):压强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明白压强单位的物理好处和由来.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潜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比较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透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透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必须的实验潜力.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好处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潜力.4.透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必须的动手实践潜力.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透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探究法:透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比较归纳法:透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比较、比较,提出问题,并透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2.观察教材中 P66 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能够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能够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二、进行新课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蝉为什么能够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我认为上面的那些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状况.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同学们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状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不论是对地面、桌面的力还是对墙面的力,它们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作用点在地面或墙面上.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图略:透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必须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状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能够大胆猜想.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
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能够透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取适宜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第一组:先将沙子装在一个平底、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将沙面摊平.把压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在桌面上加 2 个和 4 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状况.将沙面摊平后.再将压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别加 2 个和 4 个砝码,观察并记录小桌陷入沙子里的状况.实验表格:略分析实验现象:结论:第二组:参考教材 P67 图 13.1―3 的方法设计实验.准备三块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和两根完全相同的细木条.将一根细木条放在 1 号橡皮泥上.透过挂有 1 个钩码的弹簧测力计使木条对橡皮泥产生压力.取下 l 号橡皮泥,换上 2 号橡皮泥.弹簧测力计上挂上 2 个钩码.重做上面实验.取下 2 号橡皮泥换上第 3 号橡皮泥.将两根木条放在橡皮泥上,重复实验比较三块橡皮泥的形变状况.和第一组的结论相同.两组同学选取了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变量法.其他组的同学还有不同的做法能够补充吗:我们组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橡皮泥.三根木条时挂4 个钩码;一根木条时挂 2 个钩码模拟了教材中“猜一猜”的资料.发现一根本条挂 2 个钩码时橡皮泥的压痕较深,形变较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数据,计算两种状况下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根据计算和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厘米面积所受的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也能够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有关系。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能够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符号的好处及单位: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兆帕.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 20Pa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5×104Pa三、小结: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不是重力2.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单位是 Pa.四、活动与探究:钉板会把脚扎穿吗?第 2 课时一、教学过程:将教材中例题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练习 1.一个质量是 40kg 的中学生,他每只脚着地的面积为 120cm2,他走路时对地的压强是多少帕练习 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 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 60000N.每只脚掌面积 600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强调: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必须要换算成国际单位。
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例 1 中学生行走时始终有一只脚着地.故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着地面积.而大象四只脚站立时,受力面积则思考四只脚着地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