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局农村经营年终工作总结.docx
5页农业局农村经营年终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区全体农经人员在区、乡(镇)党委、政府和区农业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服务“三农”作为工作准则,坚持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为抓手,全面拓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一、主要工作(一)村财乡管成绩显著,干部群众十分满意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50年来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农村财务管理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和焦点,财务清、民心安、干群和、社会稳各级党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领导,区财政、农业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管理、监督和指导全区29个乡镇,211个村、1424个社的村账乡农经代管工作:一是制度健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区村级出纳人员工作考核办法》,从民主理财、会计岗位责任、出纳岗位责任、现金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账簿票据管理、开支审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征地补偿费管理、会计工作交接、财务公开、经济审计、档案管理等13个方面规范了工作行为。
办法和制度下发到乡镇、村、社执行,并制成图表挂在了办公室的墙上,基本做到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二是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29个乡镇都配备了一名事业编制,财政全额带资的农经专职干部代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每个村配有一名政治思想好,文化基础高、业务熟悉的出纳人员协助管理现金、银行存款和财务,211个村经过民主推荐选举建立了5至7人的民主理财小组;在29名乡镇农经干部中大学本科学历4人、占14%,大学专科学历18人、占62%,中专学历7人、占24%;获得农经师职称7人,助理农经师职称22人;29人全都通过会计资格、计算机资格培训考试,领取了《会计工作资格证书》和《电算化合格证书》,实现了会计人员执证上岗;对211个村出纳员和村主任进行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有了明显的加强与提高三是业务处理规范及时,财务公开详实清楚统一使用了财政部门监制的会计账簿和《*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收款收据》、《*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付款凭证》;严格按照财政部《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建立账户,进行会计核算;经济业务多的村社每一个月做一次账,经济业务少的村社每两月做一次账;收支原始凭证按照程序先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查签章,再由村民委员会主任审签,代理会计严格复审后才能入账核算,对不合法、不属实的收支业务票据拒绝入账,并查清来龙去脉后再作处理;财务公开每季度一次,项目齐全,数据准确,真实可靠。
四是办公环境得到改善,档案管理规范安全各乡镇配有专门的农经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档案柜,有10个乡镇购置了电脑设备,太公镇、柳桥乡、红岩镇、虎跳镇、晋贤乡、张家乡、青牛乡、梅树乡等8个乡镇购置安装了财务软件,实现了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五是财务明白农民满意,干部清白群众信任由于全面推行村账乡代管,各项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要求,做到了该用的资金合理用,不该花的钱不再乱花,村社财务长期混乱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村社干部两手清白,农民群众心中明白,全年未发生村社财务上访案件,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农村集体公益事业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管好用活承包土地经营权1、强化土地承包管理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提议,深入开展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调研活动,向区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意见》,坚持在1999年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和2021年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前提下,对农村承包土地权属进行清理,确保农民承包土地记载清楚、界限明确、产权明晰2、依法引导和指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新形势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自愿、有偿、依法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是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元委〔2021〕43号),使全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更具操作性;二是建立了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引导和指导土地流转工作一年来,全区流转土地3.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5.65%其中:租赁承包流转2.1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8.33%,转包流转1.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41.67%引进和培育业主500余家,投入资金2亿多元,建立起蔬菜基地1万余亩、红阳果猕猴桃基地1.5万亩、蚕桑基地2.5万亩、烤烟基地1.5万亩,中药材基地2千余亩、木耳基地1千余亩、生猪养殖小区50余个一批批香葱、木耳、红阳果猕猴桃、丝绸等特色农产品已远销国外,烤烟、中药材、猪肉等已畅销省内外,特色农业在为社会提供了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为全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200余元3、妥善处理农村承包土地纠纷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城镇、亭子口电站建设等商业用地,再加之随耕地面积的种粮补贴和农业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逐年增加,农村土地不断增值,农民在土地上得到的收益越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就越加重视,土地经营纠纷就频发为及时妥善处理农村承包土地纠纷,在元府办函〔2021〕55号《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区、乡镇、村、社各自的责任,全区共调解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350余件,做到了小问题不出社,一般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出区。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和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减负监督到位,惠民政策落实1、减负机构健全区、乡镇调整充实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均由区长、乡镇长担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区、乡农经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2、减负制度落实按照川纪办[2021]80号文件精神,建立了预防和处理农民负担案(事)件制度,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减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区纠风办与各乡镇及区级部门签订了《减轻农民负担纠风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减负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全年工作目标进行严格考核3、政策宣传到位充分利用会议、有线电视、农业信息网、广播、板报、专栏、科技赶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减负、惠农政策;区农业局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通知》,区物价局等四局办联合转发了《四川省2021年度涉农收费和价格表的通知》向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学校下发了《四川省乡镇主要涉农收费公示(2021年度)挂图》,多层次公示了各项涉农收费的具体标准4、收费规范有序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均到区政府收费大厅缴纳,村社合作经济组织“一事一议”和水费等生产性收费全部使用了《*市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统一纳入村社财务管理。
5、惠农政策落实我区2021年度粮食直接补贴238万元,,农业综合补贴1459.34万元,水稻良种补贴232.5万元,玉米良种补贴98.914万元,小麦良种补贴121.048万元,油菜良种补贴110.643万元;能繁母猪补贴291.6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补贴资金800万元;巩固退耕还林812.7万元;为21014名农村中小学贫困学生减免教材费253万元、减免公用经费学819.72万元,为9331名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292.325万元,“两免一补”资金共计1365.045万元;全区五保12060人,集中供养325人,分散供养11735人,月人平供养经费150元,五保人员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医疗救助;全区农村低保6636户、21961人,人均月平差额补贴57.24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93542人,占全区农村总人口数的90.86%,每个参保人员每年保费100元,其中农民个人缴保费20元,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补贴80元;各项补贴及计划生育人员奖金等都是由区、乡财政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一折通”的方式兑付到农户的,农机购置补贴等是以现金结算方式直接补贴到购机农户6、严格收费政策一是农村中小学收费。
严格按照川教〔2021〕278号规定标准,小学每生每期作业本费15元,初中每生每期作业本费20元,中小学生住宿收费严格按照广价费[2021]149号文件规定标准执行搭伙费:学校本着“方便学生,保本不盈利,学生自愿”的原则开办食堂各学校都挂有由区物价局统一制作的收费公示图表,实行了“一张票开完、开尽”制度,没有出现违规违纪收费行为二是农村水费全区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64座,农业生产水费标准严格按照元区价〔2021〕20号文件规定,中型水库每立方米0.10元、小(一)型水库每立方米0.08元、小(二)型水库每立方米0.06元的标准计量收费,山坪塘的水费标准是由村社合作经济组织自行决定,没有列入物价控制范围,没有出现中间环节乱加价、平摊水费、超面积收费和搭车收费行为三是农机监理收费严格执川价发〔2021〕61号公布的标准收费,拖拉机反光号牌每副40元、行驶证每证15元、临时行驶证每证10元、安全技术检验费每车次60元,没有乱收费行为四是殡改收费严格执行川价费[2021]77号规定标准收费,遗体运费10公里以内每车次60元、10公里以外每公里加收3.5元五是农村报刊征订。
按照川委办[2021]14号和川新出联[2021]4号文件规定进行界定《人民日报》订到乡镇党委和城镇中小学党支部;《求是》订到乡镇党委;《四川日报》订到乡镇党委、城镇中小学校党支部、村和有条件的社、乡镇部门、企业和村办企业;《四川农村日报》订到乡镇的涉农部门、村、社和乡镇、村办企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订到基层党支部和有条件的党员干部;《*日报》订到乡镇部门及负责人、村、社和村办企业、农村中、小学基本控制在“乡镇订阅报刊不超过2000元,大的乡镇不超过3000元;村级组织不超过500元,大村不超过800元;村小学不超过200元,乡镇中心小学不超过1000元,乡镇初中不超过1200元,高(完)中不超过1600元”规定限额内六是农民建房、计划生育、个体工商登记、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户籍证照、集体土地使用证、结婚登记、畜禽服务性收费等均严格按照川价发[2021]61号通知公示的标准执行七是农村电费国家电网供电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合表0.5224元/度,一户一表用电量在60千瓦/小时内0.424元/度、61至100千瓦/小时0.5524元/度、101至150千瓦/小时0.5824元/度、151千瓦/小时以上0.6324元/度,农排农灌用电0.1914元/度、商业用电0.8638元/度、非居民照明用电0.7878元/度;地方电力公司供电地区,居民生活用电0.80元/度、农排农灌用电0.275元/度、商业用电1.29元/度、非居民照明用电1.19元/度、农业生产用电0.835元/度、非工业和普通工业用电1.19元/度。
7、“一事一议”规范今年开展一事一议兴办村社公路、水利等公益事业的村73个,占全区211个村的34.60%在标准、范围和程序上严格执行《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四川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意见(试行)》和《*市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筹资:每个农村人口每年没有超过15元;筹劳: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没有超过10个标准工日,筹资和筹劳只取其一严格按照“议事、公示、报批、实施、核算、再公示”的程序开展了工作,到区负监办审核备案和以村社为单位公开达到100%73个村采用一事一议筹集劳力22.5万个,以资代劳1350万元,争取国家和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