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础知识点复习.ppt
32页选修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专题34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基础知识点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遵化市堡子店中学生物组遵化市堡子店中学生物组 王海泉王海泉基础自主复习基础自主复习1回扣教材回扣教材 自主梳理自主梳理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营养物养物质 生生长繁殖繁殖 水水 碳源碳源 氮源氮源 无机盐无机盐 特殊营养物质特殊营养物质 氧气氧气 液体液体 凝固剂凝固剂 固体固体 天然天然 合成合成 选择 鉴别 温和温和 有害的微生物有害的微生物 芽芽孢 孢子子 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3.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1)配制培养基:称量→混合→溶化→调pH→分装→包扎•(2)灭菌:加水→加培养基→密封→排冷气→维持压力→取出倒平板(或搁置斜面)•二、微生物的利用•1.菌种保藏•(1)临时保藏甘油管藏甘油管藏 --20℃ •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复合复合 C1酶、酶、CX酶和葡萄糖酶和葡萄糖苷酶苷酶 纤维二糖二糖 葡萄糖葡萄糖 刚果果红染色染色 透明圈透明圈 纤维素粉素粉 选择培养培养 梯度稀梯度稀释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素分解菌 产生透明圈生透明圈 考点分类透析考点分类透析2解读考点解读考点 拓展升华拓展升华 直面高考直面高考•一、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培养基配方•基本营养要素: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此外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考考 点点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名师提醒•(1)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2)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二、培养基的种类和用途•名师提醒•(1)加入培养基中的凝固剂(如琼脂),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起到凝固作用•(2)选择培养基一般只生长具有特定特点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可以存在其他微生物,而且能鉴别特定的微生物•三、比较消毒和灭菌•四、微生物的纯化培养及菌种的保藏•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2.纯化分离的方法一——平板划线法(如图)•3.纯化分离的方法二——稀释涂布平板法•Ⅰ.系列稀释操作(如图)•Ⅱ.涂布平板操作如图所示•4.比较解读两种分离纯化方法•名师提醒•(1)两种接种方法作用不完全相同: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都能使细菌纯化,但平板划线法不易分离出单个菌落,不能计数;涂布平板法能使单菌落分离,便于计数。
•(2)涂布平板法的缺点: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菌落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一、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筛选菌株的原理•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算•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考考 点点 2特定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的测定特定微生物的分离与数量的测定•(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3.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名师提醒•(1)分离微生物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一定是固体培养基,因为菌落只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2)平板划线法只适合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合进行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3)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有时需要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选择对象在样液中的浓度,以确保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时确实能得到所需菌种生生 物物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创造未来创造未来铸就辉煌铸就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