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58 初中物理学史中考问题(教师版含解析).pdf
20页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5专题5 8 初中物理学史问题初中阶段,学过的力热电光磁知识体系中涉及的物理学史很多知道历史上物理学家的国籍、发现的规律对于深入学习意义重大这些知识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不可或缺的养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难得的素材下面列出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1 . 沈括:中国北宋时期科学家,论述了固体传声规律2 .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发现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3 . 墨翟:中国人,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4 . 爱因斯坦:提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5 . 布朗:1827年,布朗( 苏格兰) 发现布朗运动6 . 摄尔修斯:瑞典科学家,制定了摄氏温标7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科学家,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错误观点)8 . 笛卡尔: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9 . 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论 证 “ 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提 出 “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10 .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11 . 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定律;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
12 .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13 . 托里拆利: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14 . 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15 .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单位用库仑的名字命名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5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616 . 伏特: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电压表,电压单位用伏特命名17 . 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发现欧姆定律,后人把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命名18 . 瓦特:英国物理学家,发明蒸汽机;电功率单位用瓦特命名19 . 焦耳: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功和能量的单位用焦耳命名20 .沈括:北宋物理学家,首次发现指南针和地磁偏角及凹面镜的焦点21 .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22 .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安培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 ,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电流单位用安培命名23 . 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4 .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为了纪念他发现电磁波,将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25 . 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1897年,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 枣糕”模型26 .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发现质子,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例 与 对 点 练 习【 例 题 1】( 2020河南)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 极,地磁场的 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答案】⑴ 南 ( 2)北【 解析】( 1) 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2)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对点练习】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他博阅群书,后来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 力学之父”的美称其中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求解 的 原理,就是他发现的 答案】浮力阿基米德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6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7【 解析】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这座号称“ 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 研 《 几何原本》 。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 力学之父”的美称其原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杆命题,给出严格的证明其中就有著名的“ 阿基米德原理【 例题2]( 原创) 我们学过许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以表示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所做贡献的纪念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用下列哪个科学家名字来命名的()A.焦耳 B.阿基米德 C.牛顿【 答案】A【 解析】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这里热量的国际单位为焦耳,所以A 符合题意 对点练习】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压强的单位的是()A.瓦特 B . 帕斯卡 C.阿基米德 D.焦耳【 答案】B【 解析】A.机械功率、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B.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7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 4 0 8C .初中阶段没发现哪个物理量的单位用阿基米德做单位;D .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例题3】( 2 0 2 0河南模拟) 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 答案】D【 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D、1 8 2 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符合题意 对点练习】发现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解释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联系的物理学家是()A .奥斯特 B.法拉第 C.欧姆 D.安培【 答 案 】B【 解 析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故 A错误 B .法拉第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 B正确C .欧姆是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故 C错误D .安培是发现了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与线圈内电流方向之间的联系;故 D错误 例题4】( 2 0 2 1安徽模拟)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知识园地、科学的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下列关于物理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提出了相对论学说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 4 0 8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9D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C【 解析】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种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A错误;B.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故B错误;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C正确: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生磁现象,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对点练习】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 .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C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D .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答案】D【 解析】A.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A错误;B.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故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在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出来的故C错误;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 包括数学演算) 结合起来的方法,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D正确。
专题点对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09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01 . ( 原创题) 爱迪生常想声音能使细针颤动,反过来针的颤动能否变成声音?在1877年12月6日,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他发明留声机的过程用到的物理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逆向思维法,C.模 型 法D.类比法【 答案】【 解析】爱迪生自强不息,方法得当,一生在专利局的发明就有1328项,平 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问世他常想声音能使细针颤动,反过来针的颤动能否变成声音?正是采用正确的逆向思维的方法,在1877年12月6日,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1879年10月研制出电灯,另外蓄电池,电影等都是爱迪生发明的2 .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 答案】D【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3 .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托里拆利【 答案】C【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 定律: “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0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1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得到的4. 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物理量单位电流的单位是用下列哪位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A . 法拉第 B . 帕斯卡 C . 牛顿 D . 安培【 答案】D【 解析】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国际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A .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致使发动机的诞生,法拉第不是电流的单位;故 A 错误:B . 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 B 错误;C . 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故 C 错误:D . 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 D 正确5 .《 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 标” “ 本”表示力臂,“ 权” “ 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A. “ 权”小 于 “ 重”时,A 端一定上扬B. “ 权”小 于 “ 重”时,“ 标” 一定小于“ 本”C . 增 大 “ 重”时,应 把 “ 权”向 A 端移D . 增 大 “ 重”时,应更换更小的“ 权”【 答案】C【 解析】杠杆平衡原理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重增大,则重和本的乘积就增大,要让权和标乘积增大,权不变,标必须增大,也就是权向A 移动6.( 2020•黄石模拟) 为了纪念其在能量转化中发现守恒思想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和能单位的物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1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2理学家是()A . 牛顿 B . 焦耳 C . 安培 D . 欧姆【 答案】B【 解析】A . 牛顿是力的单位;故 A 错误;B . 功和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故 B 正确;C . 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 C 错误;D . 欧姆是电阻的国际单位:故 D 错误 点拨】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 功和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7.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 . 水的深度 B . 水的体积C . 水的质量 D . 水的密度【 答案】A.【 解析】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虽然管很细,但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8.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导体中电流,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导体而言,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并 于 1827年 在 《 动电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Y・ E( S表示导体中的电流;E 表示导体两电压;Y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传导率,简称电导率) 。
关于这一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2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3A .对于不同的导体,给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率成反比B .对于不同的导体,如果通过的电流相同,电压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C .电导率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作用D .电导率的大小是由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的【 答案】C【 解析】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由题知,导体中的电流S与导体两电压E成正比,即S=Y・E, Y表示电导率:A.由S=y・E可知,在电压相同时, ,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故A错误;B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压与导体的电导率无关,故B错误;C.由S=y・E知,电压E一定时,通过的电流S与电导率丫成正比,所以电导率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能力,故C正确;D.电导率是导体对电流的传导率,电导率是导体本身的•种性质,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9 .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位里程碑式的巨人,以下四位物理学家在物理史上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法拉第 焦耳 欧姆牛顿A.迄今为止名字未被用作物理量单位的物理学家一一法拉第B.与其他三位物理学家国籍不同的物理学家一一焦耳C.运用逆向思维法而得到了电磁学重大发现的物理学家一一欧姆D.被誉为热学的奠基人,发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学家一一牛顿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3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4【 答案】A【 解析】功的单位是焦耳、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力的单位是牛顿。
初中阶段没发现那个物理量的单位是法拉第10 .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耍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用的时代.4候将今之£益体白水牛占上的运动.牙* 总均外力外拈. 如X ,卜力伊上件用. 拘体司什上下木.不会力的行网. 它的这戊料图9不久.A. ①②③ B . ③①②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4 - K【 答案】C【 解析】按照理论成立的先后顺序会议分析解答.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观点,后来伽利略提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②③①. 答案为:C二、填空题11 . (原创题) 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家, 他曾说过: “ 给 我 一 个 ,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答案】物理学,支点 解析】阿基米德( Archimedes,公元前287年- 公元前212年)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 力学之父" 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阿基米德曾说过: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12 . (原创题) 牛顿是 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的物理学家我们学过的物理量_的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4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5【 答案】英 解析】牛顿( Isaac Newton, ( 1643年 I 月 4 日-1727年 3 月 3 1 日) 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 全才“ ,著 有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光学》他 在 1687年发表的论文《 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 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J'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13 . ( 原创题) 高斯是—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家、大地测量学家。
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 数学王子" 之称 答案】德• 天文学 解析】高斯( JohannCarl Friedrich Gauss , 1777年 4 月 30 S-1855年 2 月 2 3 日) , 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 数学王子" 之称他 在 ( 1809) 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 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考虑到其他行星对智神星轨道的摄动,高斯改进了他的计算 这时他的声名远播,荣誉滚滚而来自那以后,行星、大行星( 海王星) 接二连三地被发现了14 .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 小华在学习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后,利用如下装置来验证小孔成像的现象. 已知一根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 ,光屏在距小孔30cm处,小华测量了蜡烛的火焰高度为2 c m ,则光屏上火焰所成像的高度为 c m .若物距增大,像距不变,则像的高度4小孔成像蜡烛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5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6【 答案】3. 减小。
解析】u=20cm v=30cm h=2cm H=?构造两个相似三角形,得到u/v=h/H20cm/30cm=2cm /HH=3cm由于像距v, 烛焰h不变,根 据 H u=hv,物距增大,则像的高度H减小15 . ( 2019河南郑州模拟)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很多科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发现的科学原理或规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例如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一个应用:_发现了 答案】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解析】根据对科学家及其重要贡献的掌握进行解答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欧姆通过实验发现欧姆定律;焦耳通过实验得出焦耳定律等16 . 最先发现“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的 科 学 家 是 ;丹麦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答案】焦耳;奥斯特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己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物理学史知识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最先发现了“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故 C 正确;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6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717 . ( 2020济南模拟) 1876年 发明了,最简单的由 和 组成,在的一端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答案】贝尔,话 筒 听 筒 ,【 解析】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基本结构是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工作原理是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18 . 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一一司南,它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 地盘”上制成的. 东汉学者王充在《 论衡》中记载: “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柢 ”指的是司南长柄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 的作用, 司南长柄指的是—的北极,也就是地理上的一极 答案】地磁场, 地磁场,南【 解析】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针的南极用S 表示,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场的北极.19 . ( 2020河南模拟) 最先发现“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强 数 值 的 科 学 家 是 .【 答案】焦耳;奥斯特;托里拆利。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知识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最先发现了 “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Q=12Rt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是伽利略的学生,他最早利用玻璃管和水银,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一著名的实验,叫做托里拆利实验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17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 4 1 820 . ( 2020河南模拟) 根 据 “ 电磁感应现象”人类发明了;利用电流的, 制造了电饭锅;实验室里常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答案】发 电 机 热 效 应 验 电 器【 解析】( 1 )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提示了电和磁的联系,导致/ 发电机的发明 2 ) 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饭锅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3 )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工作时2 1 .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从 1 8 2 5年开始研究电流与电源及导线长度的关系,并 于 1 8 2 6 年归纳出了今天所称的欧姆定律,即:导体中的电流,跟 导 体 两 端 的 电 压 成 , 跟 导 体 的 电 阻 成 . 伟 大 的 物 理 学 家,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经典力学著名的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2 0 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 答案】正比;反比. 牛顿:爱因斯坦.【 解析】能记住欧姆定律,知道运动定律是牛顿的建立起来的。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 著名的相对论是2 0 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 答案为:正比;反比. 牛顿;爱因斯坦.2 2 . 2 0 1 9 年 5 月 2 3 日,我国时速6 0 0 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看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磁浮列车“ 悬浮”是利用了电流的—效应;丹麦物理学家一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答案】磁效应;奥斯特 解析】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存在联系的实验奥斯特由于这个贡献而载入物理史册;磁悬浮列车也是一种高速列车,它的核心部分是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1 8 2 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偏转,这个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2 3 . 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 0 世纪杰出物理学家 提出了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
答案】爱因斯坦;电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史和物质的组成及微粒2 0 世纪提出相对论理论的杰出物理学家是爱因斯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 4 1 8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 4 1 9坦;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答案:爱因斯坦;电子2 4 . 初中阶段通过教材和其他渠道学过的物理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定律和 定律 答案】焦耳;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所学的物理知识可知,初中学过的物理定律有:牛顿笫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本题答案不唯一2 5 . 1 8 4 0 年,英国物理学家 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热器的电热丝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一能 答案】焦耳;内 解析】( 1 ) 1 8 4 0 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得出了焦耳定律;( 2 )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热器的电热丝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2 6 . 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已知水银密度P = 1 3 . 6 X I O3k g / m3, g = 1 0 N / k g , 则 1 0 0 m 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 P a 答案】7 5 0 1 3 . 6 X 1 0 3【 解析】( 1 ) 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 5 0 m m , 因此,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7 5 0 m m 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 ) 1 0 0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P = pgh = 136x 1/桓 / 加 x 1 0 * /植 xO. Lm = 136 x l , 尸a27 . ( 2020•贵港模拟) 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2 0 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 4 1 9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0【 答案】牛顿;爱因斯坦.【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著名的相对论是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故答案为:牛顿;爱因斯坦.【 点拨】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28 . 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 司南” ,古 文 《 论衡•是应篇》中记载: “ 司南之杓( 用途) ,投之于地,其柢( 握柄) 指南二 则 勺 柄 应 为 该 磁 体 的 ( 选 填 "N ” 或 "S”)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 司南” ,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 应 将 磁 石 的 ( 选填“ A,,、“B”、"C ” 或 "D ”)处打磨成勺柄。
甲 , 乙 ,【 答案】S C【 解析】人们规定磁体静止时指北的一端规定为磁体的N 极,指南的一端规定为磁体的S极,由题意知勺柄应为该磁体的S 极;磁感线可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N 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磁体内部是由S极到N 极,故将磁石的C 处打磨成勺柄29 . 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首 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李亮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 选填或"6 ”)点时,电磁铁/ 端是N 极hfrrrffffii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0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1【 答案】奥斯特 a【 解析】奥斯特把通电直导线放在水平方向静止的小磁针上,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受到磁力作用,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图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用右手握住电磁铁,大拇指指向N极,则四指指向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则电流从电磁铁的A端流进,从 B端流出,由此可知,A端应接电源的正极,B端接电源的负极,所以,当开关S接 a 点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30. ( 2020•山西模拟) 1 8 2 5 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然后与另一个房间的螺旋线圈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他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再跑到另一个房间内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小磁针偏转. 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了上述试验,是为了探究:在实验中,科拉顿用到了 1 8 2 0 年丹麦物理学家 发 现 “ 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装置.【 答案】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奥斯特.【 解析】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然后与另一个房间的螺旋线圈组成闭合电路,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相当于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即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故为了探 究 “ 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1 8 2 0 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故答案为: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奥斯特.【 点拨】本题考查了研究“ 磁生电”的过程和奥斯特实验,明确其原理和实验过程,能对实验的成败做出正确的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同时也应从本题中学到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1 ) 根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分析.( 2 ) 1 8 2 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三、简答类题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1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23 1 . 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
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 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 ) 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A.回声的 形 成 B.彩虹 C .用吸管吸饮料( 2 ) 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A.托里拆利实验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 C .马德堡半球实验( 3) 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2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答案】( 1 ) C; ( 2 ) A ; ( 3)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上方有•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解析】首先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 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然后判断选项中的内容和什么知识点相关,最后做出选择 1 )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 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A.回声的形成是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与亚里上多德的观点不符B.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C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符。
故选:C«( 2 ) A.托里拆利实验,当外界大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 6 c m 高的水银柱,玻璃管的长度是1 m ,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真空,水银没有去填补,亚里士多德认为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所以托里拆利实验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理论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C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证明大气压很大,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故选:A o( 3)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上空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3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8 2 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2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3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导 线 与 考4十N S极4旨 向 平行甲导 线 与 堂 军 十N S板 指 向 垂 五乙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 针 发 生 明 显 偏 转 的 是 ( 选 填 “ 甲”或 “ 乙”)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 的科学猜想3)科拉顿的实验中,( 选填“ 已经”或 “ 没有”) 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 提 出 的 一 种 改 进 方 法 是 答案】(1)甲(2)磁能产生电(3)已经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 解析】(1)当通电导线与小磁针平行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磁能产生电的科学猜想:(3)由所给材料可知在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可以将电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间.33. (2020•山西模拟) 通过阅读,小明知道了 179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最早的电池一一伏打电池.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伏打电池,但是不能确定哪个金属片是正极. 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进行判断.好 戏自制伏打电池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3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4(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仪器:.(2)简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 答案】(1)电压表、开关和导线;(2)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铜片相连,再把与锌片相连的导线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若电压表反向偏转,锌片是电池的正极.【 解析】由电流表、电压表和二极管的连接方法可知,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故可把电压表、电流表或发光二极管接在水果电池两极,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或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从而确定出电池的正负极;方案一:(1)选用的器材:电压表、开关和导线;(2)探究的方法: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铜片相连,再把与锌片相连的导线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若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锌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方案二:(1)选用的器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和导线;(2)探究的方法:将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与铜片相连,再把与锌片相连的导线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与电流表正接线柱连接的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锌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方案三:(1)选用的器材:发光二极管、开关和导线;(2)探究的方法:将发光二极管的正接线柱与铜片相连,再把锌片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接线柱相连,若发光二极管发光,说明与发光二极管正接线柱连接的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若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说明锌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点拨】(1)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电源负极,因此要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就要从能够明确电流方向的设备入手考虑;(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中都涉及到了电流的方向,因此都可以用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再将其与给定的器材联系起来即可确定答案.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