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创新发展探究.doc
4页关于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创新发展探究 吕微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蒙古族从古到今都离不开歌舞, 歌舞可以算是他们的代名词, 他们特别擅长用自己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本民族自由豪迈的性格蒙古族舞蹈的艺术发展道路漫长且艰辛, 需要舞蹈艺术家坚持不懈的努力, 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大力的支持, 更是需要受众给予蒙古族舞蹈艺术更多的宽容本文从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和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转变分析蒙古族舞蹈艺术创新的方法关键词: 蒙古族舞蹈; 艺术创新; 传承文化; 蒙古族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的主要代表, 所以分析蒙古族的舞蹈对研究其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分析, 可以看出蒙古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轨迹, 加深对于蒙古族舞蹈艺术创新的理解, 推动蒙古族舞蹈的发展1 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1.1 精神文化特征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种, 舞蹈艺术作为人类最初表达情感的承载手段, 经过无数先人的尝试, 舞蹈艺术已经逐渐变成一种文化, 为人们所传承舞蹈艺术不仅承载着创造者丰富的情感内容, 还能使参与者融入自身真实的情感蒙古族舞蹈最典型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 动作大气、洒脱因为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 其大部分作品多以抒发情感、赞扬大草原风光为主。
以辽阔的大草原为背景, 加上蒙古族豪迈的舞姿, 让观众感受到坚韧不屈的生命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蒙古族又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一生与牛羊相伴, 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再加上独特的舞姿, 能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草原儿女独有的奔放与自豪1.2 动作艺术特征蒙古族人民生活自由自在, 举手投足间都是潇洒豪放, 他们时常与牛、马、羊等各种生物相伴, 因此, 他们的舞蹈当中存在大量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 体现出草原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动态肩部动作丰富、灵活、富有弹性;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 以脆韧相间地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头要稳, 上身端庄, 身体多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做各种步伐时, 双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韧, 双脚落地扎实, 脚下稳重, 强调下沉的力量2 蒙古族舞蹈审美的转变2.1 从时代发展看蒙古族舞蹈的审美意识转变舞蹈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是一些广为流传的民族舞蹈, 已经渗透进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从而表现出属于创作时代独有的审美意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变化, 这给了舞蹈再创作者很大的机遇, 让再创作者跟上时代的审美意识, 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进步。
我们把这些再创造者称为“舞蹈艺术家”, 他们通过多年的舞蹈学习、教育和实践, 把流传于民间的蒙古族舞蹈经过收集整理, 进而创作出适合时代的作品, 便于受众接纳、理解和学习2.2 从作品中看蒙古族舞蹈的审美变化伴随着舞蹈文化的进步和先进舞蹈文化的传播, 蒙古族传统舞蹈的受众一定会减少, 因为人们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 会对传统舞蹈产生审美疲劳所有的事物都需要推陈出新, 这并不是意味着舞蹈创作者要改变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 而是融入一些新鲜元素或改变舞蹈技巧, 使作品多元化、时代性更强, 从而为更多人所接受艺术创作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人们期待蒙古族舞蹈不只是停留在对生活状态的描述, 而是期待更多关于内心真实感受的作品创作者将原来的舞蹈动作幅度加大、变难, 从视觉体验上抓住受众的心理, 赢得受众的关注, 进而使其学习传播蒙古族舞蹈2.3 从观赏的角度看蒙古族舞蹈现代审美意识的追求我们都知道, 欣赏艺术要超脱于商业, 是源自我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真正的艺术不是艺术本身有多高的商业价值, 而是这件艺术作品对于受众灵魂的启迪, 让受众的思想得以升华我们对于蒙古族舞蹈的欣赏也要超脱于商业。
传统的蒙古族舞蹈与宗教仪式、祭祀和民族信仰有关, 那时的舞蹈只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活动, 还不具有作为舞蹈艺术为人们所欣赏的艺术价值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不断提升, 艺术高度的不断上升, 淡化了民族舞蹈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宗教和祭祀的意义, 蒙古族舞蹈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超过其商业价值被人们接受审美意识转变后, 舞蹈艺术家将个人真实的经历感受融入作品之中, 表达出舞蹈艺术家个人独立的情感3 艺术创新发展3.1 传承真正蒙古族舞蹈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 每个民族都有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节奏鲜明、热情豪放是蒙古族舞蹈独有的特点, 蒙古族姑娘在舞蹈动作上以翻腕、抖肩来表达欢快优美;蒙古族男子舞姿挺拔豪迈, 步伐轻快洒脱, 表现蒙古族男子刚劲有力之美发源于科尔沁草原的安代舞是比较大众的民间舞蹈, 它动作简捷明快, 歌声流畅自然, 由众人边唱边舞, 气氛和谐而热烈安代舞最初是由萨满教巫者领唱, 众人一起唱歌跳舞, 用来医治病人, 所以早期安代舞的歌词有浓厚的宗教色彩3.2 顺应时代发展伴随我国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外国与我国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增多, 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 更多人开始精神食粮的摄取, 一些非艺术类院校也开始增设舞蹈艺术专业, 带动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推动了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如果蒙古族舞蹈依然坚持原来的面貌故步自封, 没有创新, 就会失去一部分受众因此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舞蹈中适当改变或者添加特别的元素, 将蒙古族舞蹈进一步创新, 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接受舞蹈艺术家深刻地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跳出蒙古族舞步, 将不同形态的技法和手段与蒙古族传统的文化符号完美结合起来, 带给观众优秀的蒙古族舞蹈作品3.3 坚持蒙古族舞蹈风格在蒙古族舞蹈创作方面, 要多出精品怎么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蒙古族舞蹈作品,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设置蒙古族舞蹈艺术创作基金, 我国的舞蹈界人才辈出, 可以积聚这些优秀的艺术家, 为蒙古族舞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出一份绵薄之力, 最好是让艺术家们直接参与创作, 可以事半功倍;二是增设蒙古族舞蹈比赛;三是适时组织舞蹈艺术家深入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进行采风活动, 从而使其更加了解蒙古族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 进而创作出既蕴含传统文化又具时代感的蒙古族舞蹈;四是适时组织高水平的关于蒙古族舞蹈创新发展的学术研究会议;五是面对市场经济转型期, 必须加强广泛的社会联系, 争取社会力量和热心舞蹈艺术事业的国内外社会人士的广泛支持和经济后援, 这是支持和推动蒙古族舞蹈艺术创作、活跃于舞蹈市场的必要条件。
4 结语内蒙古大草原哺育出蒙古族特有的性格和艺术文化, 辽阔的草原给蒙古族舞蹈艺术家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 蒙古族舞蹈通过自身主动或被动的不断完善, 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蒙古族舞蹈文化独特的蒙古族舞蹈文化加上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 使蒙古族舞蹈得以持续发展和创新参考文献[1]陕珊珊.浅谈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 2017 (5) :188. [2]高向英.对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5, 26 (2) :92-95. [3]石建平.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研究与教学实践述略[J].内蒙古艺术, 2014 (1) :43-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