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球化时代对日本大学博雅教育的若干思考_1.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94546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球化时代对日本大学博雅教育的若干思考   4.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改革与“自由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继明治维新后的第一次教育改革和二战后的第二次教育改革,开始了历史上第三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改革最初开始于1984年,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在首相中曾根康弘的领导下成立二战后40年来积聚了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教育改革特别委员会的推荐下,大学审议会(the University Council)于1987年成立审议会多次积极地提交大学改革报告,其中1991年6月提交的报告具有划时代意义,提出了大学教育的质量改进与振兴以及个性化问题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之一就是,放宽《大学设置基准》(the Standard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ies)文部省将《大学设置基准》简单化、灵活化,因此,各高校都予以更多的考虑新修定的《大学设置基准》第19条款规定校长组织课程管理,即将通识教育作为“广博而影响深远的教育,培养人的一般判断力和丰富人生品质的教育”与1991年之前相比,日本现在的高校不再受学分的限制,只要修满至少124学分就可以毕业,以前的学分均分给通识教育的三个领域和专业教育。

        随着1991年《大学设置基准》的放宽,许多大学开始进行课程改革1994年,即法案修正后的第3年,552所大学(73所国立大学、33所市立大学和223所私立大学)中有329所(59.6%)在全校实施课程改革此外,46所大学在有限的几个学院里实施课程改革因此,总共375所学校(67.9%)开始实施各类课程改革,其中,362所学校(78所国立、28所市立和256所私立)进行了通识教育的具体改革,已经有194所学校取消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割裂关于通识教育教学的组织,105所学校(19.0%)经历了结构变革,因此,139所学校里的特殊部门只用于从事通识教育教学,32所学校中属于该特殊部门的教师负责教授通识课程在140所学校中,教授通识课程的教师分散在各个学院,在104所学校中,每个单独的学院都负责通识教育然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许多大学的通识教育都逐渐削弱,几乎所有的大学已经取缔了教养部,该部门在改革后的5年内专门负责通识教育,许多大学将其重组成新的专门学院,如“人文环境学部”(Faculty of Human Environment)、“综合文化学部”(Faculty of Integrated Culture)、“综合科学学部”(Faculty of Integrated Sciences)等。

        对通识教育轻易地取消与重组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已经不为人重视,开始走下坡路另外,在其走下坡路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个趋势,即再评价普通自由教育(general liberal education),并探讨对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的保护日本组织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讨论这一问题而且,奥姆真理教(the Ohm Sinrikyo)的罪行(1995年,奥姆真理教教徒在地铁内释放沙林毒气,致使许多无辜市民伤残乃至死亡)成为再度审视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重要性的直接推动力,特别是后来发现奥姆真理教的教徒许多是一流大学科学领域的毕业生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他们犯罪的原因:这些罪犯在学校生涯中缺乏人性的培养,尤其是在大学阶段  5.21世纪初日本的博雅教育  2000年,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The 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Academic Degrees and University Evaluation,简称NIAD-UE)以95所国立大学为对象,对自由教育进行评价作为其功能的一部分,该机构从第三方视角客观地评价大学中的教育和研究活动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随后出台了一份报告,名为《国立大学自由教育成果现状》。

      报告强调了《大学设置基准》修订后10年内大学发生的细微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反映在术语的使用中,术语“通识教育”代之以“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  报告指出,“据调查发现,自由教育的理解仍然因校而异”然而,随着负责通识教育的教养部的解体,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不仅由之前的教养部担负起来,大学中的其他部门也担负起来许多大学建立了新的组织或部门,负责协调全校的博雅教育并将博雅课程分配给每位教员报告将各种各样的博雅教育课程分为9类:(1)激发新生使其适应大学教育的课程;(2)狭义的博雅教育课程(过去定义为通识教育课程);(3)跨学科综合课程;(4)外语课程;(5)信息处理课程;(6)健康与运动课程;(7)专业基础课程;(8)补偿教育课程,弥补高中教育的缺失;(9)国际学生的日语课程与日本面面观课程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如讲座、小组研讨、辩论、集体作业、实习或现场培训等从广义上讲,不仅一、二年级学生学习这些博雅课程(早期的通识教育也是如此),而且三、四年级的学生也与专业课程一同学习95所国立大学中有58所(61.6%)在4年中提供这些课程,15所(15.8%)仅提供给一至三年级学生,13所(13.7%)仅提供给一、二年级的学生。

        下面以广岛大学(Hirashima University)的课程改革作为博雅教育改革的一个实例和其他日本大学一样,广岛大学在改革后用“自由教育”取代“通识教育”,一直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自由教育的目标是:(1)通过参加大学或社会活动组织的学术研究,提高学生的智力;(2)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3)发现人类要面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与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广岛大学的自由教育课程现在有6部分组成:(1)小组研讨会,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2)提高外语能力的课程(如,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和韩语);(3)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课程;(4)了解各种不同观点及其相互关系的课程(如“广岛”研究、左翼与右翼的本质、智慧碰撞、东方思想、教育与人性、认知与学习、大脑与行为、哲学、生物世界、天文、科学实验方法等);(5)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基础物理学、普通化学、地质实验等);(6)体育运动课程  理论上,这些课程的教学工作由大学全体教师共同承担,从初级到高级可以在4年内的任何时间为学生提供。

      然而,除非课程集中于前两年学习,否则不可能按标准完成4年的学业而且,一些技能性课程,如外语、计算机课程、专业入门课程也同跨学科课程一样同时出现在课程设置中,这些课程的设置需要合理化(事实上,学生们对新的博雅教育课程评价不高)学生对新改革课程并不积极的评价似乎没有影响广岛大学改革的进行  每所大学都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实施博雅教育的挑战,但尚未找到最终明确的答案正如NI-AD-UE报告所言,许多大学的课程改革都有机地将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联系关于这种联系,我们或许该回顾一下阿什比(Sir Eric Ashby)在他的《技术与学术》(Technology and the Academics)中所说的,“为了适应技术专业化时代,大学必须把专业研究作为自由教育的手段”他说:“假定学生决定学习酿酒课程,他获得普通文化的途径不是听建筑、社会历史及伦理学等受欢迎的讲座,而是学习酿酒这门核心课程……这是学习生物学、微观生物学和化学的必经之路……随着他的学习获得动力,再让他有兴趣地研究啤酒销售经济学、酒吧及其设计、建筑,或者在社会历史中研究啤酒的历史,或者在宗教与伦理学中研究饮酒过度的不良道德影响  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提出了与阿什比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在《美国智慧的结束》中强调博雅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回归西方文明主要是回归古希腊经典同样,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哈钦斯(Robert Hutchins)著名的《大对话》(The Great Conversation)(或《西方世界巨著》,The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中第一卷就包含了54册,我们可以看到长长的西方经典巨著名单  日本人仅参考这些书是不够的我们是否应该将自己的知识纳入到自由教育中,如日本文化、亚洲文化或者世界文化?然而,如果我们寻找自己的东西,可能会过度迷失于自己的文化中,难道最后不会导致文明的冲突吗?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日本人用无根的生活方式反倒有很多优势当代著名思想家加藤周一(Shuichi Kato)曾将日本文化定义为“杂种文化”(hybrid culture),认为日本文化由外来的多方面要素构成,否定坚实基础的存在人类学家青木保(Tamotsu Aoki)断言,我们有必要进入“健忘”的状态,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构建全球化时代完整的人类文化体系  笔者很难在这么短的篇幅内阐述未来博雅教育发展的具体细节然而,基于上述提出的观点和观察到过去几年内日益加速的变化与发展,可以看出日本人很好地遵循了阿什比的思路。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日本人更愿意积极地用我们“无根”(或混杂)的身份构建全新的博雅教育体系,无需刻意坚持我们自身的文化基础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