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doc
13页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定义: 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审核,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各成本计算对象所应负担的成本费用,以计算出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第二条 作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考核和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揭露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决策依据等第三条 范围:集团公司所有经营性生产企业第四条 方法:逐步结转法第五条 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以预先制定的产品标准成本为基础,用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与其实际成本相比较,记录并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第六条 基本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即成本支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关于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二)重要性原则即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基于管理要求将成本计算对象区分主次,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和项目,要重点和单独反映三)一致性原则即核算所采用的方法要前后一致,使各期成本资料统一口径、前后连贯、相互可比四)分期核算原则即分期应与整个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分别核算各期成本五)配比原则即成本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的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均要计入本期成本;凡不是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的不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
六)历史成本原则即成本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七)有用性原则即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八)可靠性原则即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与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一致第七条 成本核算的要求一)严格划分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范围二)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的界限1.正确划分生产经营性费用与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期间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转移的方法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第八条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各项消耗定额一)建立材料、辅料、燃料、动力、工具、设备等的消耗定额二)建立设备、人工等各项工时定额第九条 建立各种物资的计量、入库验收、领用出库、退回和清查制度一)建立采购物资的管理制度:对采购价格、数量、时间、结算方式等建立严格的管理流程二)建立内部物资领用制度:对物资的领用数量、消耗标准、领用流程等管理要求三)建立盘存制度:定期对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等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避免差错和霉烂变质,防止积压浪费等,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第十条 建立原始记录制度、制定合理的单据传递流程一)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二)统一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存档和销毁等制度三)制定原始单据记录的传递流程、要求第三章 成本费用核算的组织机构第十一条 为减少核算层次、精简人员,集团公司成本核算采取一级成本核算一切关于成本会计业务均统一由集团财务部进行处理第十二条 各生产单位配备相关人员,进行成本数据的初步审核和确认第四章 成本核算项目和归集第十三条 成本核算项目的分类一)直接材料:指在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和其他直接材料二)辅助材料:为在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三)资源:包括人工、燃动、专用费用、设备折旧1.人工: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2.燃动:直接用于产品的外购燃料和动力费3.专用费用:为生产某种产品专用的刀具、量具、夹具、模具、砂箱、模型等4.设备折旧: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四)外协费用:外部单位协作加工产生的生产成本费用五)废品损失:指生产过程中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所报废的产品、毛坯、零部件的废品成本以及修复以上废品所发生的修复费(包括料费、工费)。
六)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即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清饮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停工和机器设备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第十四条 成本核算项目的归集一)标准成本的归集1.材料费用: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辅助材料、配套件、外协件、进口件等分主料与辅料,根据BOM结构中外购件标准成本累加获得2.资源成本:燃动、人工、专用费用、折旧费,根据工艺路线中各工序资源用量与部门资源费率计算得到工序资源用量是由技术部制定的定额工时,费率是财务部按照上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以定额工时计算的工时用量3.制造费用:除燃动、工资、折旧外的其他制造费用,关联到特定资源,根据用量与部门费率计算得到计算方法同资源成本二)实际成本的归集1.材料费用: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进入主料和辅料,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记录为差异,差异分摊进入产品成本2.工资、燃动、制造费用:均以实际发生额,按费用“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归集核算3.专用费用:专用费用以实际发生额归集,单件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进入长期待摊费用,分24个月平均分摊进入成本,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进入当期生产成本。
4.设备折旧:所有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模块中进行维护,在固定资产模块中维护公司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月末统一计提折旧,按设备用途进行费用归集5.废品损失:制造部门生产中产生的报废产品,在系统中做报废处理,分部门计入废品损失科目第五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第十五条 成本报表的编制一)实际成本计算方法: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成本差异1.标准成本是根据系统中搭建的BOM、物料成本、定额、工时,逐层累积生成的产品成本分物料、资源(人工、燃动、折旧、专用费用)、制造费用等成本要素2.成本差异包括:(1)采购价格价差异:采购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2)量差、成批发料差异: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3)标准与实际费用的差异:费用实际发生与标准的差异4)废品差异:报废产品的成本5)盘点差异:实物与帐的差异6)成本更新差异:标准成本变动产生的差异7)三包利用:不合格品整机退回,整机拆开可以利用的零件成本二)在产品以实际结存数*标准成本进行计算三)对各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成本还原四)分成本项目对各项成本差异进行分摊:1.价差、量差、成批发料差异、盘点差异、成本更新差异、三包利用等材料差异按产品物料标准成本结构进行分摊。
2.工资、制造费用差异按产品实际完成人工工时进行分摊3.折旧、燃动、专用费差异按产品实际完成设备工时进行分摊4.废品差异:能区分产品的,分产品进入产品成本,不能区分产品的,按产品实际完成设备工时进行分摊第十六条 成本报表的作用一)目的:成本报表主要是向公司各管理部门,领导提供有关成本方面的信息,据以分析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结果二)作用:通过成本报表可以了解公司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成本水平及费用开支情况,通过商品产品成本表可以了解公司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成本水平,可以了解公司目标计划的执行情况等第十七条 成本报表的编制种类:在产品结存明细表;完工产品计算成本表;商品产品制造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生产费用要素表;质量成本报表第十八条 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一)数字准确:如实反应情况,不得以估计数、计划数、定额数代替实际数字,更不允许弄虚作假,篡改数字、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二)内容完整:报表反应的种类全面,完整无缺三)编报及时:严格按照时间要求编制报表第六章 附 则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集团财务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若有修订,按修订后的下发文件执行附件: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分录附件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分录物料入库 借:原材料(标准成本)贷:应付账款— 应计负债(标准成本)物料出库 借:生产成本—线边库材料(标准成本) 成本差异_成批发料_辅助材料(标准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标准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标准成本)贷:原材料(标准成本)与供应商结算 借:应付账款— 应计负债(实际成本)应交税金—增值税贷:应付账款(供应商)月末结转采购价格差异借:成本差异_材料采购价格差异_上线后贷:应付账款— 应计负债物料从线边库发放到工单上借:生产成本_在制品_标准工单原材料贷:生产成本—线边库材料(标准成本)工序移动 借:生产成本-在制品_标准工单资源 贷:生产成本_设备折旧_标准吸收 生产成本_燃料动力费用_标准吸收 生产成本_工资及福利费_标准吸收 生产成本_专用费用_标准吸收 借:生产成本-在制品_标准工单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标准吸收 工单完工 借:库存商品—上线(标准成本)成本差异_量差_材料 成本差异_量差_资源成本差异_量差_外协成本差异_量差_制造费用贷:生产成本_在制品_标准工单原材料 生产成本-在制品_标准工单资源 生产成本-在制品_标准工单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在制品_标准工单外协 产成品出库借:主营业务成本—上线(标准成本) 贷:库存商品—上线(标准成本)工资计提及发放 借:生产成本_工资及福利费_实际发生 制造费用_职工薪酬 管理费用_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设备折旧 借:生产成本_设备折旧_实际发生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外协费用 借:生产成本_在制品_标准工单外协贷:应付账款—应计负债借:应付账款—应计负债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付账款—加工费燃动、专用费用、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_燃料动力费用_实际发生 生产成本_专用费用_实际发生 生产成本_制造费用_实际发生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待摊费用等产品报废 借:成本差异_废品_材料 贷:生产成本_半成品盘盈、盘亏 借:成本差异_盘点差异 贷:生产成本—线边库材料 生产成本_半成品 库存商品借:待处理财产损益_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贷:成本差异_盘点差异借:管理费用_存货盘亏及毁损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_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标准与实际费用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