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实验设计题分类训练.doc
8页1、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下表的实验内容,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装置,填入表中 实验内容 选用的仪器装置(填字母) 制取和收集氧气 制取和收集氢气 氢气还原氧化铜 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2)在实验室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化氢(H2S)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氢气的相同,制取硫化氢可选用___ _;(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应选用__ __.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欲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的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已知高锰酸钾、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填序号) ①溶解、蒸发、结晶②溶解、过滤③过滤、蒸发、结晶 (3)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杰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略去)来验证石蜡中含碳、氢两种元素 装置A中可观察到 ,证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装置B中可观察到 ,证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
4、小琦在家做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 现象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糖为何溶解? (2)糖溶解后,液面为何低于水平线?5、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包黑色粉末的成分,按图5A装置进行实验,其中X是制取H2的装置 (1)常温下,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生成H2,若利用此反应制取氢气,X应选择 装置(填字母代号) (2)将(1)中所制H2通入玻璃管前,需先通过D装置,D装置的作用是 (3)加热玻璃管一段时间后,管内黑色粉末完全变为红色固体,且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黑色粉末的成分为 (4)请写出A装置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的药品是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0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端通入。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通入7、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校外活动中看到铁匠师傅把红热的铁块浸入水中,产生“嗞嗞”声音,并有气泡产生,铁块表面生成一层黑色固体.铁匠师傅告诉他们,这叫做“淬火”.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淬火”过程中铁与水发生反应.为验证该反应,同学们做了下面的实验(如下图所示):①将一个可乐瓶去底,瓶口塞一带尖嘴玻璃管的单孔胶皮塞,将尖 嘴用木棍堵上;②瓶中注满水,设法立在盛水的水盆中,把带长柄的烧红铁块插入水中瓶下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_ ___法. (2)怎样验证可乐瓶收集到的气体?_ ___ (3)怎样证明铁块表面生成的黑色固体不是铁?__ __ (4)为了收集到较多的气体,除了多次把铁块烧红插入水中瓶下位置,而且在每次烧红铁块前还要除去铁块表面的黑色固体,并在加热时给铁块罩上铁皮外罩.罩铁皮外罩的作用是_ ___.8、下列做法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填写序号) ①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②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用镊子取放砝码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④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9、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镁等大量的无机盐 (1)请设计两种鉴别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只需说明原理) 方法—: ; 方法二: 2)由此所得的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可采取下列步骤除去请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操作步骤 ( )→( )→蒸发结晶1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1)A是CO2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 ; (2)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C02具有 的性质。
11、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 (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设计与实验: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结论: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 、 、 、 等元素 (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表达与交流:①上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 ;b 。
②上述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 、 12、下面是张华同学对未知气体M的研究论文摘要,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M在通常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置于空气中不变质,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由A和B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该物质在催化剂A的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氮的一种氧化物和水1)实验室制取M气体的发生装置应与实验室制 的发生装置相同;其收集方法应采用 (2)M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元素是 。
13.图6是研究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小明迅速压下打气筒内橡皮盘的过程中,橡皮盘下的气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打气筒得到的压缩空气将小罐中的适量面粉吹满整个容器,面粉在容器内迅速燃烧,发生了爆炸这一现象表明了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14.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7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② ;③ 15、右图是工业炼铁原理的实验示意图气体A 和固体B是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中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为 .21.氨(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加热氯化铵(NH4C1)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2)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氨气? 2) 按右图安装好装置,然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13.(8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先将装置放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取下装置,小心地把碳酸钙颗粒加入稀盐酸中,待全部反应结束后,再称量装置的质量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