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16页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一中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为双曲线的左,右顶点,点P在双曲线C上,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A. B.C.2 D.2.某市物价部门对5家商场的某商品一天的销售量及其售价进行调查,5家商场的售价(元)和销售量(件)之间的一组数据如表所示.按公式计算,与的回归直线方程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售价99.51010.511销售量1110865A.B.售价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时,销售变量大约减少3.2个单位C.当时,的估计值为12.8D.销售量与售价成正相关3.如图所示,向量在一条直线上,且则( )A. B.C. D.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A. B.C. D.5. “”是“直线与互相垂直”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在一次抛硬币的试验中,某同学用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做了100次试验,发现正面朝上出现了48次,那么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和概率分别为( )A.0.48,0.48 B.0.5,0.5C.0.48,0.5 D.0.5,0.487.已知命题p:,总有,则为( )A.,使得 B.,使得C.,总有 D.,总有8.已知命题“若,则”,命题“若,则”,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B.C. D.9.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A.8 B.10C.12 D.1410.在流行病学中,基本传染数是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平均传染的人数.一般由疾病的感染周期、感染者与其他人的接触频率、每次接触过程中传染的概率决定.假设某种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数,平均感染周期为 4 天,那么感染人数超过 1000 人大约需要()(初始感染者传染个人为第一轮传染,这个人每人再传染个人为第二轮传染)A.20 天 B.24 天C.28 天 D.32 天11.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A. B.1C. D.12.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以线段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椭圆的左焦点,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C. 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圆心为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14.设直线,直线,若,则_______.15.设函数为奇函数,当时,,则_______16.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在上,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求边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2)若面积为5,求点的坐标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BC⊥平面PAB,PA⊥AB,PA=2(1)求证:PA⊥平面ABCD;(2)求平面PA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余弦值19.(12分)已知函数,且)的图象经过点和 .(1)求实数,的值;(2)若,求数列前项和 .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在椭圆上,其中为椭圆E的离心率(1)求b的值;(2)A,B分别为椭圆E的左右顶点,过点的直线l与椭圆E相交于M,N两点,直线与交于点T,求证:21.(12分)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9,最小值为1.(1)求a,b的值;(2)若方程在上有两个不同的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2.(10分)某校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学校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甲班、乙班各抽取五名同学的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得到如下茎叶图,若甲、乙两班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数也相等.(1)求出茎叶图中m和n的值:(2)若从86分以上(不含86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出两名,求此两人都来自甲班的概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再代入双曲线方程计算作答.【详解】由双曲线对称性不妨令点P在第一象限,过P作轴于B,如图,因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则有,,有,于是得,即点,因此,,解得,所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故选:A2、D【解析】首先求出、,再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必过样本中心点,即可求出,再根据回归直线方程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因为,,与回归直线方程,恒过定点,,解得,故A正确,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即售价变量每增加1个单位时,销售变量大约减少3.2个单位,故B正确;当时,即当时,的估计值为12.8,故C正确;因为回归直线方程为,所以销售量与售价成负相关,故D错误;故选:D3、D【解析】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得到化简得到故答案为D4、A【解析】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模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代数式表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与点连线的斜率,由图象可知:直线的斜率最大,由,即,即的最大值为:,因此的最大值为,故选:A5、A【解析】根据两直线垂直的性质求出,再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直线与互相垂直,所以,解得或,所以“”是“直线与互相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6、C【解析】频率跟实验次数有关,概率是一种现象的固有属性,与实验次数无关,即可得到答案.【详解】频率跟实验次数有关,出现正面朝上的频率为实验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除以总试验次数,故为.概率是抛硬币试验的固有属性,与实验次数无关,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故选:C7、B【解析】由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定义求解.【详解】因为命题p:,总有是全称量词命题,所以其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即,使得,故选:B8、D【解析】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判断命题的真假,利用特殊值法可判断命题的真假,结合复合命题的真假可判断出各选项中命题的真假.【详解】对于命题,由于函数为上的增函数,当时,,命题为真命题;对于命题,若,取,,则,命题为假命题.所以,、、均为假命题,为真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9、C【解析】假设公差为,依题意可得.所以.故选C.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10、B【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n轮传染后感染的总人数,得到指数方程,求得近似解,然后可得需要的天数.【详解】感染人数由1个初始感染者增加到1000人大约需要n轮传染,则每轮新增感染人数为,经过n轮传染,总共感染人数为:即,解得,所以感染人数由1个初始感染者增加到1000人大约需要24天,故选:B【点睛】等比数列基本量的求解是等比数列中的一类基本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应该要分类讨论,有时还应善于运用整体代换思想简化运算过程11、B【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所以在上的投影为,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故选:B12、D【解析】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根据圆的性质以及直线的倾斜角求解出的长度,再根据椭圆的定义求解出的关系,则椭圆离心率可求.【详解】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如下图:因为以线段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椭圆的左焦点,所以且,所以,又因为的倾斜角为,所以,所以为等边三角形,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解析】由,求得圆心,再根据圆过原点,求得半径即可.【详解】由,可得,即圆心为,又圆过原点,所以圆的半径,故圆的标准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属于基础题.14、##0.5【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即可求出【详解】依题可得,,解得故答案为:15、【解析】由奇函数的定义可得,代入解析式即可得解.【详解】函数为奇函数,当时,,所以.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奇函数的求值问题,属于基础题.16、9【解析】根据椭圆的定义可得,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的最大值.【详解】∵在椭圆上∴∴根据基本不等式可得,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答案为:9.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或【解析】(1)由题意直线的斜率公式,两直线垂直的性质,求出的斜率,再用点斜式求直线的方程(2)根据面积为5,求得点到直线的距离,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的值【详解】解:(1),,的中点的坐标为,又设边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则,可得的方程为,即边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的方程(2)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设边上的高为即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且解得解得或,点的坐标为或18、(1)证明见解析;(2).【解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来证得平面.(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来求得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小问1详解】由于平面,所以,由于,所以平面.【小问2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的法向量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故可设.设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为,则.19、(1),(2)【解析】(1)将A、B点坐标代入,计算求解,即可得答案.(2)由(1)可得解析式,即可得,利用分组求和法,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答案.【小问1详解】由已知,可得,所以, 解得, .【小问2详解】由(1)得,又,所以,故 .20、(1)1(2)证明见解析【解析】(1)根据点在椭圆E上建立方程,结合,然后解出方程即可;(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表示出直线与,求得交点的坐标,再分别表示出直线和的斜率并作差,通过韦达定理证明直线和的斜率相等即可.【小问1详解】由点在椭圆E上,得:又,即解得:【小问2详解】依题意,得,且直线l与x轴不会平行设直线l的方程为,,由方程组消去x可得:则有:,且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由方程组可得:设直线的斜率分别是,则有:可得:又可得:故【点睛】(1)解答直线与椭圆的题目时,时常把两个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x(或y)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并结合题设条件建立有关参变量的等量关系(2)涉及到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