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ppt
254页结构结构•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第四章第四章 要素价格差异及问题要素价格差异及问题•第五章第五章 要素价格扭曲条件下的贸易利得理论要素价格扭曲条件下的贸易利得理论•第六章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关税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关税水平平•第七章第七章 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运行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运行•第八章第八章 中国的关税政策与运行中国的关税政策与运行•第九章第九章 中国非关税的贸易管理措施中国非关税的贸易管理措施•第十章第十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其他领域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的其他领域政策•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回顾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回顾•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价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效果评价•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中国对外评价与经济发展中国对外评价与经济发展讲序讲序Ø第一讲第一讲 绪论绪论Ø第二讲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Ø第三讲第三讲 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Ø第四讲第四讲 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影响Ø第五讲第五讲 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及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及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Ø第六讲第六讲 均衡的存在证明均衡的存在证明Ø第七讲第七讲 简单封闭经济模型中的对偶性及生产可能曲线简单封闭经济模型中的对偶性及生产可能曲线Ø第八讲第八讲 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Ø第九讲第九讲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Ø第十讲第十讲 要素价格差异问题要素价格差异问题第一讲第一讲 绪论绪论•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9801980年进出口总额年进出口总额381.4381.4亿元。
到亿元到20192019年预计年预计超过超过2.4万亿美元万亿美元 出口增长较快,使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排名迅速上升出口增长较快,使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排名迅速上升2005年列全球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欧盟2005年列全球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2007年出口2007年出口12180亿美元 与出口增长相适应,同期进口规模也逐渐扩大.1980年仅为 与出口增长相适应,同期进口规模也逐渐扩大.1980年仅为200亿美元,2007年进口200亿美元,2007年进口9558亿美元 进出口的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 进出口的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 如进口依存度由1980年的如进口依存度由1980年的12.6%提高到2005年%提高到2005年64.5% 进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 进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80年4980年49.7%提高到2004年的937%提高到2004年的93.2%•二、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引发的理论思考二、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引发的理论思考 1、贸易的增长为什么会表现为工业所有部门的同时增长贸易的增长为什么会表现为工业所有部门的同时增长。
2、贸易的发展为什么导致出口产品的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宽贸易的发展为什么导致出口产品的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宽 3、贸易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大贸易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大 4、政府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政府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5、中国能忍受多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中国能忍受多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三、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三、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出发点 1、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2、抛开纯贸易理论的假设,考虑要素、产品价格存在扭曲或生、抛开纯贸易理论的假设,考虑要素、产品价格存在扭曲或生产要素不能充分以及不充分就业条件下对贸易结果的影响产要素不能充分以及不充分就业条件下对贸易结果的影响 如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扭曲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是否是最如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扭曲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是否是最佳的贸易政策如果不是,次佳的贸易结果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佳的贸易政策如果不是,次佳的贸易结果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发展中国家是否愿意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更愿意在扭曲什么?发展中国家是否愿意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更愿意在扭曲的条件下发展贸易,还是会在参与国际贸易中逐步校正要素市场的条件下发展贸易,还是会在参与国际贸易中逐步校正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扭曲使经济体制向更完善的市场经济转移?和商品市场的扭曲使经济体制向更完善的市场经济转移?•四、学习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的意义四、学习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的意义•1、对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能有个清晰的认识。
对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能有个清晰的认识•2、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对中国发挥廉价劳动力、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对中国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实现以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能有所了解优势实现以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能有所了解•3、了解、了解2019年以前中国经济长达十多年的经济稳定增长为什么年以前中国经济长达十多年的经济稳定增长为什么没有因贸易的发展而受到负的外部冲击从中总结出中国对外贸没有因贸易的发展而受到负的外部冲击从中总结出中国对外贸易是通过诸多的渠道和逐步市场经济体制及相应的政府管理体制,易是通过诸多的渠道和逐步市场经济体制及相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4.了解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在协调解决贸易纠纷问题时的对外了解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在协调解决贸易纠纷问题时的对外贸易政策及这各政策规范性贸易政策及这各政策规范性•思考题思考题 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征如何?怎样、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征如何?怎样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2、如何看待传统贸易理论?、如何看待传统贸易理论? 3、学习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的意义?、学习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的意义?第二讲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济学基础•主要学习:主要学习: 1、厂商的均衡理论、厂商的均衡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3、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观经济学基础•一、对厂商技术的描述一、对厂商技术的描述 K 和L分别体表资本和劳动力假设:(1)两种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2)生产函数)生产函数F是关于是关于K和和L一阶齐次一阶齐次•生产函数曲线生产函数曲线•在齐次函数的假设下,生产函数还可用等产量曲线来描述。
在齐次函数的假设下,生产函数还可用等产量曲线来描述 等产量线•等产量线可等产量线可以测度替代以测度替代弹性,即一弹性,即一个投入要素个投入要素被另一种投被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替入要素的替代程度资代程度资本本K和劳力和劳力L的替代弹性的替代弹性定义如下:定义如下:•二、利润最大化二、利润最大化 1、均衡条件、均衡条件 利润被利润被 定义为总收入和总成本之差,因此:定义为总收入和总成本之差,因此:图图2-4用等产量线说明均衡条件用等产量线说明均衡条件 •2.均衡的要素投入量均衡的要素投入量•图图2-4中点中点E处两种要互的投入比等到于处两种要互的投入比等到于OE线斜率线斜率,均衡点均衡点E处所对应的处所对应的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分别是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分别是1/OC和和1/OD•由于等产量曲线任意一点斜率线可表示为:由于等产量曲线任意一点斜率线可表示为:•最优要素投入量的一阶条件可写为:最优要素投入量的一阶条件可写为:3.均衡时要素报酬比与资本密度的关系•得到了均衡时要素报酬比与资本要素密度的函数关系。
得到了均衡时要素报酬比与资本要素密度的函数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一阶齐次生产函数图来表示这个关系可以用一阶齐次生产函数图来表示一定资本密度下均衡工资一定资本密度下均衡工资-租金比率租金比率•3.均衡时产出与价格的关系均衡时产出与价格的关系•根据厂商的均衡条件可知根据厂商的均衡条件可知•均衡的产出均衡的产出•静态分析可得如下推论静态分析可得如下推论:推推论论1:产产品品价价格格的的增增加加通通常常会会提提高高由由厂厂商商供供给给的的最最优优产产出出水水平推推论论2:产产品品价价格格增增加加通通过过提提高高产产出出水水平平会会进进一一步步导导致致对对其其中中某些投入要素需求的增加某些投入要素需求的增加推论推论3:所有投入品不能是劣质品所有投入品不能是劣质品推论推论4:某些投入要素价格提高一定会导致产出水平降低某些投入要素价格提高一定会导致产出水平降低推论推论5:不存在:不存在“吉芬投入品吉芬投入品”吉芬投入品:价格下降,需求下降的物品吉芬投入品:价格下降,需求下降的物品第三讲第三讲 技术进步和消费者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行为理论•一、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意味着相同的产出水平可以由投入较少的劳动和资本技术进步意味着相同的产出水平可以由投入较少的劳动和资本(投人生产投人生产要素的数量减少要素的数量减少)来得到。
也可以说,给定相应数量的要素投入,在技术来得到也可以说,给定相应数量的要素投入,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高的产出水平虽然技术进步的定义很容易进步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高的产出水平虽然技术进步的定义很容易理解,我们仍需区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的推论过理解,我们仍需区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的推论过程 一般而言,技术进步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般而言,技术进步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无实体表现的技无实体表现的技术进步和有实体表现的技术进术进步和有实体表现的技术进步步在我们的分析中只考虑前在我们的分析中只考虑前一种技术进步形式无实体表现的技术进步是通过生产函数引入的,一一种技术进步形式无实体表现的技术进步是通过生产函数引入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下形式的生产函数把技术进步因素引入到分析中来: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下形式的生产函数把技术进步因素引入到分析中来: 在等式在等式(2.27)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类型的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定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在初始均衡要素价进步定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在初始均衡要素价格比率下,相同比例变化的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以相同格比率下,相同比例变化的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以相同的比例增加。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在初始均衡要素的比例增加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在初始均衡要素价格下,以相同比例变化的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超过资本价格下,以相同比例变化的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超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类似地,可以给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边际生产力类似地,可以给出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定义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在初始均衡要素价格下在初始均衡要素价格下,K,L以相同比例变化以相同比例变化,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超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劳动替代资本,即少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超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劳动替代资本,即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用资本多用劳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在初始均衡要素价格下在初始均衡要素价格下,K,L以相同比例变化以相同比例变化,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超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资本替代劳动,即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超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资本替代劳动,即少用劳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多用资本) 上述三种技术进步的概念可以在图上述三种技术进步的概念可以在图2—5中用几何的方法说明中用几何的方法说明 我们只给出关于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解释假定在图我们只给出关于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解释。
假定在图2—5(a)中技术中技术进步前的均衡出现在进步前的均衡出现在e点,在点,在e点处产品点处产品X的产量等于的产量等于1由于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的因素,等产量线由的因素,等产量线由x1 x1变为变为x1` x1` 此时一个单位的此时一个单位的X可以在等产可以在等产量线量线x1` x1`上的任一点得到如果等产量线的这种变化满足在初始要上的任一点得到如果等产量线的这种变化满足在初始要素价格比率下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以相同的比例增加,则希素价格比率下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以相同的比例增加,则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发生这也就是图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发生这也就是图2—5(a)中所示的点中所示的点e`点和点点和点e两点两点处斜率相同的情形处斜率相同的情形(a)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b)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c)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比较比较oe与与oe`线线的斜率的斜率•二、消费者行为理论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假定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存在一个严格凹假定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存在一个严格凹(二次可微二次可微)的效用函数这的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被定义为满足两个限制条件的商品束:首先,我们假定商品个效用函数被定义为满足两个限制条件的商品束:首先,我们假定商品数量不可能严格为负;其次,该商品束包含零向量数量不可能严格为负;其次,该商品束包含零向量(0,,0),且没有上限,且没有上限数量约束。
数量约束 任何个体任何个体i的效用函数可以由下式给出:的效用函数可以由下式给出: 与与通通过过等等产产量量线线表表示示生生产产函函数数一一样样,,我我们们也也可可以以通通过过无无差差异异曲曲线线来来用用图图形形描描述述效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可用下式表示:用函数无差异曲线可用下式表示:•根据式(根据式(2.29)可以绘出一条典型的无差异曲线如图)可以绘出一条典型的无差异曲线如图2—6所所示示:图2—6无差异曲线•1.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图2-7 预算线上的均衡点•根据多元函数极值定理根据多元函数极值定理,多元函数要存在有界多元函数要存在有界 (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必须要必须要使使系数构成的矩阵即Hessian矩阵:式(式(2.39)也可由从前面所做的效用函数凹)也可由从前面所做的效用函数凹向原点的假设直接得到:向原点的假设直接得到:•在满足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如下的需求在满足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如下的需求函数从函数的形式看,需求函数对收入和价格是零阶齐次第四讲第四讲 价格对消费行价格对消费行 为的影响为的影响 一、价格的一、价格的收入效应和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找到价格对找到价格对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关系。
影响的关系从式从式((2.41))可得出一个可得出一个重要价值理重要价值理论的基本等论的基本等式式,即斯拉即斯拉茨基等式茨基等式即价格的影即价格的影响可用斯拉响可用斯拉茨基等式表茨基等式表示当价格当价格p变小时,消费约束线变小时,消费约束线AB变为变为AC,消费均衡点由消费均衡点由e0移动到移动到e1这一过程实质是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叠加完成的程实质是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叠加完成的 首先是替代效应:价格由首先是替代效应:价格由p向向p‘变化时(变小),消费者会沿原效用曲变化时(变小),消费者会沿原效用曲线线U上找到与新价格上找到与新价格p‘所代表约束线所代表约束线A’C‘相切的点相切的点e2,并由该点决定其消,并由该点决定其消费组合,但这是暂时均衡态费组合,但这是暂时均衡态 (名义收入不变,即(名义收入不变,即 )) 其次是收入效应:价格由其次是收入效应:价格由p向向p‘变化时(变小),相当于消费者实际收变化时(变小),相当于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导致约束线由入增加,导致约束线由A’C‘向向AC平移,并与新的效用曲线平移,并与新的效用曲线U‘相切于相切于e2点,点,并在该点实现稳态的均衡。
并在该点实现稳态的均衡 本图显示价格本图显示价格p变化对变化对D2的收入效用是正的,的收入效用是正的, D2的消费量增加了的消费量增加了•下面用图形分析收入效应的不确定性下面用图形分析收入效应的不确定性a)D2是劣质品(b)D1是劣质品图2-9 收入效应的不确定性•二、价格影响的弹性分解二、价格影响的弹性分解•三、结论三、结论•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和斯拉茨基等式,可得如下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结论: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和斯拉茨基等式,可得如下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结论:•结论一:由斯拉茨基等式及其对称性,我们有:结论一:由斯拉茨基等式及其对称性,我们有: •结论二:由预算约束有:结论二:由预算约束有:•结论三: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是所有商品对该种商品价格需求变化结论三: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是所有商品对该种商品价格需求变化的加权之和的加权之和 对两种商品而言,由收入预算方程可有:对两种商品而言,由收入预算方程可有:第五讲第五讲 构造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困难构造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困难 分析及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分析及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一、构造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困难分析一、构造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困难分析•社会无差异曲线概念社会无差异曲线概念• 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使所有消费个体得到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组合所对应的点的轨迹。
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使所有消费个体得到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组合所对应的点的轨迹•考虑一个经济体,其中包括两个体考虑一个经济体,其中包括两个体i和和j,各自的效用函数如下:,各自的效用函数如下:•下面用盒状图(下面用盒状图(2-10)说明社会无差异曲线构造过程说明社会无差异曲线构造过程图2-10用盒奖图表示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当两消费者偏好不同时,消费均衡点沿契约线OiEE`Oj 移动偏好可分别由线OiE和OjE`的斜率来代表 OiE 表明消费i倾向于多消费X2 OjE 表明消费i倾向于多消费X1对角线OiOj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相同效用无差异曲线UiUi和UjUj相切于E点,表明两效用曲线的效用水平相同然后,用同一价格水平所代表的交易线分别与各自的效用曲线相切,各自切点的消费组合相加,得到新的组合把不同价格水平所对应的新组合点连起来,就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CICEOjM如果个体效用无差异曲线相切于契约线上的点E`,则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CICOjM`两社会无差异曲线相交于点Oj处要得到完全重合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契约线必须是对角线OiOj消费均衡沿该对角线移动于是,得到性状良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其条件是线,其条件是: 所有个体的具有相同偏好,且相同的要素禀赋(社会商品总量不变)。
所有个体的具有相同偏好,且相同的要素禀赋(社会商品总量不变)•第二节第二节 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一、封闭条件下的模型一、封闭条件下的模型 1、考虑需求均衡、考虑需求均衡 假设,某一经济体生产两种商品假设,某一经济体生产两种商品X1和和X2,则该国的总效用函数为:,则该国的总效用函数为:研究在研究在没有贸没有贸易的条易的条件下找件下找出消费出消费与生产与生产的均衡的均衡关系•图图2-11绘出了总效用函数曲线,其形状与个体无差异曲线类似由于绘出了总效用函数曲线,其形状与个体无差异曲线类似由于效用函数呈凹性,因此曲线凸向原点且互不相交效用函数呈凹性,因此曲线凸向原点且互不相交图2-11总效用函数•经济学中常用总效用函数曲线进行政策的经济福利分析,以便对政策进经济学中常用总效用函数曲线进行政策的经济福利分析,以便对政策进行评价•2、生产的均衡、生产的均衡•根据前面厂商的均衡分析,可知:根据前面厂商的均衡分析,可知:•3、均衡的存在、均衡的存在实质是要证明供给曲线是否与需求曲线相交即求证产出是否随产品价格实质是要证明供给曲线是否与需求曲线相交即求证产出是否随产品价格同向变化。
具体思路是:同向变化具体思路是:产出与要素投入有关,要素投入与要素报酬有产出与要素投入有关,要素投入与要素报酬有关,要素报酬与产品的价格有关关,要素报酬与产品的价格有关图2-12 一定资本密集度下的均衡2-13 部门1为资本密集型时的两部门关系反之,投入的资本要素密度提高意味着工资-租金之比提高第六讲第六讲 均衡的存在证明均衡的存在证明 •((2)确定商品相对价格和工资)确定商品相对价格和工资-租金之比的联系租金之比的联系图2-14 资本密集度差异下的两部门关系•下面通过几何图形描述价格、工资下面通过几何图形描述价格、工资-租金之比与资本要素密度的关系,并得出租金之比与资本要素密度的关系,并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见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见图2-15)图2-15资本密集度与产品价格的关系•结论结论1:从图:从图2-15可以看出,无论可以看出,无论k1>k2,还是还是K2>K1,工资工资-租金之比租金之比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部门的相对商品价格影响比对资本密集型商品价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部门的相对商品价格影响比对资本密集型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大格的影响更大•结论结论2: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对应于非完全专业化生产情况的工资: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对应于非完全专业化生产情况的工资-租租金之比的变化处于点金之比的变化处于点 而一国处于得非完全专业而一国处于得非完全专业化生产时,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范围则为开区间(化生产时,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范围则为开区间(a,b))(图图2-15的第的第二象限。
二象限)下面把k1>k2,和和K2>K1两种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即考察实物要两种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即考察实物要素密集度逆转时,实物要素密集度与要素报酬比和商品价格之比之间素密集度逆转时,实物要素密集度与要素报酬比和商品价格之比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等产量曲线描述实物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首先通过等产量曲线描述实物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图2-16两部门技术要素密集度逆转情况图2-17 资本密集型逆转时其次,考察技术要素密集度与要素报酬比和商品其次,考察技术要素密集度与要素报酬比和商品价格之比之间的关系图价格之比之间的关系图2-17))•((3)考察价格与产出的关系)考察价格与产出的关系•前面证实了工资前面证实了工资-租金之比、要素密集度以及商品价格比之间一一对应租金之比、要素密集度以及商品价格比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则有:的关系则有:需求曲线的推导第七讲第七讲 简单封闭经济模型简单封闭经济模型 中的对偶性及生产可能曲线中的对偶性及生产可能曲线•1.证明两个定理是互逆的证明两个定理是互逆的•定理定理1(罗布津斯基定理)处于非完全分工的两种要素、两种商(罗布津斯基定理)处于非完全分工的两种要素、两种商品的经济中,品的经济中,价格保持不变时,价格保持不变时,假定假定 任何一种要素禀赋的任何一种要素禀赋的提高(减少)都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业的产出上升(下提高(减少)都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种要素的产业的产出上升(下降)。
降)•定理定理2(萨缪尔森定理萨缪尔森定理)处于非完全分工的两种要素、两种商品的处于非完全分工的两种要素、两种商品的经济中,经济中,要素禀赋保持不变时,要素禀赋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该种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该种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1.1定理定理1(罗布津斯定理)证明(罗布津斯定理)证明图2-19罗布津斯基假定下的均衡•该定理说明该定理说明:当一种要素禀赋提高时当一种要素禀赋提高时,并不一定引发所并不一定引发所有产出的增加有产出的增加,但会导致一种行业产出的绝对提高但会导致一种行业产出的绝对提高•解释中国劳动力丰富,但经济上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出解释中国劳动力丰富,但经济上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出现了增长现了增长•推论:扩张(收缩)部门产出的增速较要素积累的速度更快推论:扩张(收缩)部门产出的增速较要素积累的速度更快•证明过程如下:证明过程如下:•1.2定理定理2证明证明•萨缪尔森定理:处于非完全分工的两种要素、两种商萨缪尔森定理:处于非完全分工的两种要素、两种商品的经济中,品的经济中,要素禀赋保持不变时,要素禀赋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该种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上升会导致该种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
酬上升•下面用等产量曲线描述该定理:下面用等产量曲线描述该定理:图2-20用等产量线说明商品价格与要素密度的关系·•1.3互逆性互逆性•1.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是由埃奇沃斯盒状图推导而来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是由埃奇沃斯盒状图推导而来的–根据帕累托最优标准,可以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画出契约曲线根据帕累托最优标准,可以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画出契约曲线 和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帕累托最优标准:任意一种有别于此种要素配置的重新配置均会导帕累托最优标准:任意一种有别于此种要素配置的重新配置均会导致至少一种产品产出的下降致至少一种产品产出的下降–根据此标准,两种生产要素最有效配置点是两种商品等产量曲线相根据此标准,两种生产要素最有效配置点是两种商品等产量曲线相切的点在这一点上,所有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在这一点上,所有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契约线或要素配置有效点轨迹: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所有等产量契约线或要素配置有效点轨迹: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所有等产量曲线切点所组成的轨迹曲线切点所组成的轨迹–在该契约线上,一种商品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种商品产出的在该契约线上,一种商品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种商品产出的减少。
减少第八讲第八讲 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1)埃奇沃斯盒状图的结构说明)埃奇沃斯盒状图的结构说明·((2)生产可能曲线的几何推导生产可能曲线的几何推导·图2-21 用盒状图表示的总体均衡•2.在生产可能性曲线条件下的均衡在生产可能性曲线条件下的均衡图2-22 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均衡•均衡时,社会无差异曲线(其斜率为国内替代率)和均衡时,社会无差异曲线(其斜率为国内替代率)和PP交易线及交易线及TT`生产可能性曲线共切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共切于C点C点为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价点为均衡点在这一点上,价格比率格比率P=国内转换率(国内转换率(DRT))=国内替代率(国内替代率(DRS)•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凹性以及价格比率等于国内转换率的均衡条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凹性以及价格比率等于国内转换率的均衡条件,说明,说明,x2相对价格上升导致了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导致了商品2部门产量上升但凹性不是部门产量上升但凹性不是价格与产出同向变动的充分条件价格与产出同向变动的充分条件•思考题:思考题:•企业生产的资源约束如何表示?企业生产的资源约束如何表示?•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均衡如何表达?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均衡如何表达?•如何看待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成特点?如何看待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成特点?第九讲第九讲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在封闭条件下,各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仅限于在封闭条件下,各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仅限于其生产能力和国内对两种产品的需要。
在开放其生产能力和国内对两种产品的需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经济条件下,各国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从而使该国的生产在国际分工基础上高效率地从而使该国的生产在国际分工基础上高效率地进行本章主要阐述比较优势理论本章主要阐述比较优势理论•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1.1封闭条件下的李嘉图模型封闭条件下的李嘉图模型•假定两个国家,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假定两个国家,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劳动L,生产两种产品,即,生产两种产品,即X1和和X2,进一步假定,生产产品的边际报酬率不变进一步假定,生产产品的边际报酬率不变•1.2 李嘉图模型下自给自足模型的决定李嘉图模型下自给自足模型的决定•找出国内边际转换率说商品价格比、劳动生产率之比三者间的关系找出国内边际转换率说商品价格比、劳动生产率之比三者间的关系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相对价格的大小判断各国在某种商品的比较优势•1.3李嘉图理论国际均衡的决定李嘉图理论国际均衡的决定2.比较优势与要素价格均等化比较优势与要素价格均等化2.1要素丰裕和稀缺定义可从两个角度定义要素的丰裕度: 一种从物质上定义:在国Ⅰ和国Ⅱ 的比较中,如果国Ⅰ的总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比值相对于国Ⅱ高(低),则国Ⅰ是资本丰裕(稀缺)的。
它表示为: [K/L]Ⅰ >[K/L] Ⅱ或[K/L]Ⅰ <[K/L] Ⅱ前一种情况表示国Ⅰ资本比国Ⅱ丰裕,而后者表示国Ⅰ资本比国Ⅱ稀缺 一种从价格的角度定义:当国Ⅰ资本相对报酬率比国Ⅱ低(高)时,就说国Ⅰ的资本是比较丰裕(稀缺)的用公式表示为: [r/w]Ⅰ <[r/w] Ⅱ或[r/w]Ⅰ >[r/w] Ⅱ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假定X1在物质意义上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且[K/L]Ⅰ >[K/L] Ⅱ,则有[r/w]Ⅰ <[r/w] Ⅱ,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国Ⅰ生产更多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资本要素的产品X1,即(X1/X2)Ⅰ >(X1/X2) Ⅱ2)假定两个国家的消费偏好完全相同3)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在国Ⅰ产品X1的价格比国Ⅱ要低,用价格表示:(P1/P2)Ⅰ <(P1/p2) Ⅱ4)国Ⅰ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生产的比较便宜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比较昂贵的商品•2.2 生产偏向性说明生产偏向性说明•要素丰裕不同,则两国生产比率或生产偏向性也就不同要素丰裕不同,则两国生产比率或生产偏向性也就不同。
•(X1/X2)Ⅰ >或< (X1/X2) Ⅱ•下面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各国生产的偏向性,见图3-2•假定X1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国Ⅰ相对国Ⅱ资本丰裕,在相同价格水平下,则有同一价格水平下生产偏向性比较 •2.3赫克歇尔-奥林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赫克歇尔-奥林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赫克歇尔-奥林定理:赫克歇尔-奥林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在两个国家之间要素不能流动的假设在两个国家之间要素不能流动的假设 条件下,如果实现条件下,如果实现 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的价格均等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的价格均等 化,还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化,还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 •思考题:思考题:•1.试用数学方法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试用数学方法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试用数学方法表达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试用数学方法表达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第十讲第十讲 要素价格差异问题要素价格差异问题•主要讨论要素市场不完全假定下国际贸易理论的问题主要讨论要素市场不完全假定下国际贸易理论的问题具体是讨论当要素存在报酬差异时或要素市场扭曲时,具体是讨论当要素存在报酬差异时或要素市场扭曲时,这种差异或扭曲对贸易的影响。
这种差异或扭曲对贸易的影响•1.要素价格差异条件下的开放经济模型要素价格差异条件下的开放经济模型•将赫克歇尔一奥林模型扩展为包含要素价格差异的情将赫克歇尔一奥林模型扩展为包含要素价格差异的情况分析前,须对模型的前提条件作一些假定分析前,须对模型的前提条件作一些假定•假定只有两种最终消费产品的生产假定只有两种最终消费产品的生产(无中间产品无中间产品),那,那么一种产品是出口品,另一种即为进口品么一种产品是出口品,另一种即为进口品•贸易模式的生成可以视为外生决定的或是内生决定的贸易模式的生成可以视为外生决定的或是内生决定的假定贸易模式是由前一种情况决定的这样较为容易假定贸易模式是由前一种情况决定的这样较为容易考察要素价格差异对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影响有助于考察要素价格差异对国际贸易纯理论的影响有助于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分开来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分开来•假定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假定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则资本和劳动则要素价格差异存在于要素市场内,即资要素价格差异存在于要素市场内,即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了简便,只把为了简便,只把要素价格差异引进其中的一个,即外生要素价格差异引进其中的一个,即外生劳动力市扭曲,即同质的要素劳动力市扭曲,即同质的要素-劳动力在劳动力在经济的两个不同部门获得的报酬平同。
经济的两个不同部门获得的报酬平同 •1.1开放与要素价格扭曲开放与要素价格扭曲•1.2 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 根据厂商的均衡条件,可以写出要素价格差异情况下的部门均衡根据厂商的均衡条件,可以写出要素价格差异情况下的部门均衡条件•1.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支付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支付均衡2.工资水平差异条件下的要素密集工资水平差异条件下的要素密集度、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度、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目的是要考察扭曲条件下要素价格与要素密集度关系,要素价格目的是要考察扭曲条件下要素价格与要素密集度关系,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与商品价格的关系2.1扭曲条件下要素价格与要素密集度的关系•2.2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2.3要素密度逆转情况分析要素密度逆转情况分析(1)要素价值密度逆转的情形图4-1要素价值密度逆转的情形(2)物质密集度和价值密集度同时逆转的情形图4-2物质密集度和价值密集度同时逆转的情形图4-2物质密集度和价值密集度同时逆转的情形•3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轨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轨迹分析工资差异对生产可能性边界位置和形状的影响3.1存在要素价格差异时生产可能性边界收缩图4-3(a)扭曲条件下的契约线图4-3(b)扭曲条件下的契约线结论:要素存在差异时,生产可能型曲线内缩。
结论:要素存在差异时,生产可能型曲线内缩3.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确定均衡时边际转换率与交易线斜率确定均衡时边际转换率与交易线斜率-相对价格水平的关系相对价格水平的关系表明,均衡时,由于存在要是价格差异,均衡点处的斜率比表明,均衡时,由于存在要是价格差异,均衡点处的斜率比等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均衡点处的斜率线与商品交易的相等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均衡点处的斜率线与商品交易的相对价格线相交对价格线相交下面讨论均衡点处相交的情况:下面讨论均衡点处相交的情况:•工资差异的影响,结论:工资差异的影响,结论:•部门的要素物质密度和价值密度可能不相同部门的要素物质密度和价值密度可能不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收缩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收缩;•均衡时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斜率不等于商品商品均衡时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斜率不等于商品商品的相对价格的相对价格•4 价格与产出水平的变动关系价格与产出水平的变动关系 思考题:思考题:1、何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这种扭曲对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如、何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这种扭曲对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如何?何?2、在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什么状态?、在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什么状态?第十一讲第十一讲 要素价格扭曲条要素价格扭曲条 件下的贸易得利理论件下的贸易得利理论•1.要素价格差异与贸易的福利分析要素价格差异与贸易的福利分析•1.1自由贸易与扭曲自由贸易与扭曲•自由贸易:是指一国商品的国内比价与国际比价相同。
自由贸易:是指一国商品的国内比价与国际比价相同•扭曲条件下自由贸易是次佳政策的证明扭曲条件下自由贸易是次佳政策的证明•如果是最佳的政策,那么从无贸易到有贸易的变化,一国的福利变动量如果是最佳的政策,那么从无贸易到有贸易的变化,一国的福利变动量(边际)一定会从不等于零到等于零即(边际)一定会从不等于零到等于零即dU=0同质劳动要使Du>0,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减税)增加X2产出或征关税减少X2进口同质劳动····•结论:结论: ((1)存在要素价格差异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并非是)存在要素价格差异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并非是最佳的贸易政策选择最佳的贸易政策选择 ((2)存在要素价格差异的情况下,相对没有贸易而言,)存在要素价格差异的情况下,相对没有贸易而言,自由贸易的福利结果不唯一自由贸易的福利结果不唯一 ((a)当贸易使社会资源由低效向高效生产部门进行)当贸易使社会资源由低效向高效生产部门进行转移,贸易的福利是正的;转移,贸易的福利是正的; ((b)当贸易使社会资源由高效向低效生产部门进行)当贸易使社会资源由高效向低效生产部门进行转移,贸易的福利是负的转移,贸易的福利是负的。
•1.2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主要分析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以小国贸易条件改善主要分析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以小国贸易条件改善为例•证明克鲁格证明克鲁格-索恩森定理即:贸易条件恶化条件下,进口增加索恩森定理即:贸易条件恶化条件下,进口增加的福利效果总是负的的福利效果总是负的克鲁格克鲁格-索恩森定理的证明:索恩森定理的证明:分析国际比价对贸易福利的影响同理:•2.要素价格差异与经济增长要素价格差异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要素的积累2.1技术进步第十二讲技术进步与第十二讲技术进步与要素密度、要素价格变化和要素密度、要素价格变化和产出水平的关系产出水平的关系•考察技术进步与后三者的函数关系考察技术进步与后三者的函数关系•1.技术进步与要素密度的关系技术进步与要素密度的关系 •2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的关系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的关系•3技术进步与产出水平的关系技术进步与产出水平的关系•结论:结论:• 1、当资本密集型部门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且要素价格扭曲没有导致部门要素密集、当资本密集型部门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且要素价格扭曲没有导致部门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将降低两部门的资本密集度,资本租金上升,工资率下降,资本密集型部度发生逆转,将降低两部门的资本密集度,资本租金上升,工资率下降,资本密集型部门产出增加。
门产出增加 当劳动密集型部门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且要素价格扭曲没有导致部门要素密集度发当劳动密集型部门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且要素价格扭曲没有导致部门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将提高两部门的资本密集度,资本租金下降,工资率上升,劳动密集型部门产生逆转,将提高两部门的资本密集度,资本租金下降,工资率上升,劳动密集型部门产出增加 2、当资本密集型部门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且要素价格扭曲导致部门要素密集度发、当资本密集型部门出现中性技术进步时,且要素价格扭曲导致部门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将提高两部门的资本密集度,资本租金下降,工资率上升,劳动密集型部门产生逆转,将提高两部门的资本密集度,资本租金下降,工资率上升,劳动密集型部门产出增加资本密集型部门产出下降资本密集型部门产出下降 3、产出是对中性技术进步形成反应的必要条件是生产要素价值密集度不发生逆转产出是对中性技术进步形成反应的必要条件是生产要素价值密集度不发生逆转•4要素积累与产出水平要素积累与产出水平从理论模型推断,资历本要素的积累或绝对数量的增加会提高密集使用资本部门的产量劳动总量的增加,密集使用劳动的部门的产出量也会增加。
•5经济增长或扩张与贸易条件不变下的福利水平经济增长或扩张与贸易条件不变下的福利水平研究贸易条件不变情况下经济扩张能否转化 为一国福利水平的提高·(2)要素积累对福利的影响确定要素积累对效用变化影响的关系•6.经济扩张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经济扩张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经济扩包括:技术进步与要素积累两个方面1)技术进步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研究经济扩张是会使经济扩展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改善还是保持不变这主要取决于发生技术进步以后对产品需求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现在规范地表达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2)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研究经济扩张是会使经济扩展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改善还是保持不变这主要取决于发生要素积累以后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变化现在规范地表达要素积累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同样从总需求函数来考察•结论:结论:•某一部门进行要素积累式出口扩张,其某一部门进行要素积累式出口扩张,其密集使用要素的积累将会导致贸易条件密集使用要素的积累将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 因为该出口部门的扩张将会带来其他部门的萎缩因为该出口部门的扩张将会带来其他部门的萎缩 分析一下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分析一下中国的制造业。
升级)•7经济扩展情况下,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关系经济扩展情况下,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关系经济扩展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要素积累,这两者通过对贸易条件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由于影响结果相近,这里只分析技术进步对实际收的影响主要是考察在经济扩展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下,经济福利水平(实际收入水平)是否有可能增加•思考题:思考题:•1、阐述要素价格扭曲下的两个定理阐述要素价格扭曲下的两个定理•(自由贸易是次佳的贸易政策选择;(自由贸易是次佳的贸易政策选择;• 克鲁格克鲁格-索恩森定理)索恩森定理)•2、阐述要素价格扭曲下,要素积累对要素密集、阐述要素价格扭曲下,要素积累对要素密集度、要素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影响?(度、要素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影响?(P95-P96))•3、如何看待要素价格扭曲条件下的一国的对外、如何看待要素价格扭曲条件下的一国的对外贸易行为贸易行为?(?(P88))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与关税水平与关税水平•在这一章中,将要分析大国征税所产生的影响小国的情况是大在这一章中,将要分析大国征税所产生的影响小国的情况是大国情况的特殊化。
大国的情况:一种是由于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国情况的特殊化大国的情况:一种是由于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较大从而能够影响国际价格,另一种是国家在贸易上拥有垄断力较大从而能够影响国际价格,另一种是国家在贸易上拥有垄断力量一些关税水平非常高,其原因可能是经济经济的也可能是非量一些关税水平非常高,其原因可能是经济经济的也可能是非经济的•关税的目的:扩大财政收入,削减非必要性的支出;改善贸易扭关税的目的:扩大财政收入,削减非必要性的支出;改善贸易扭曲曲………•关税还可以引发其他行为:寻租行为关税还可以引发其他行为:寻租行为 ,非法交易等非法交易等•1.关税的分析框架关税的分析框架其目的是要通过价格建立起关税与需求的关系,并将世界价格和含有关税的国内价格区分开来关税结构分析的模型如下:假定政府将全部的关税收入采取一次性总付的方法返到私人部门 以避免分配上发生扭曲根据这一假定下,国内价格下的消费价值应等于生产价值加上关税收入本国和外国的关税收入可以用下面的等式表示:•2.关税和贸易条件关税和贸易条件下面通过贸易提供曲线描述关税对国际比价的影响下面通过贸易提供曲线描述关税对国际比价的影响。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图6-2 征收关税对供给的影响•3.关税、国内价格比率和梅茨勒悖论关税、国内价格比率和梅茨勒悖论主要分析关税对国内价格比率的影响一般认为主要分析关税对国内价格比率的影响一般认为 ,,关税的征关税的征收会提高国内的价格比率收会提高国内的价格比率,其实这一结论需要在小国的条件下,其实这一结论需要在小国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但在某些情况下,才能成立但在某些情况下,征收关税也会导致国内价格比率征收关税也会导致国内价格比率下降下降这一结果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关税会提高国内价格比率的这一结果与人们通常认为的关税会提高国内价格比率的认识相反这一相反结论是梅次勒提出的也称为梅茨勒的悖认识相反这一相反结论是梅次勒提出的也称为梅茨勒的悖论下面通过数学关系加以证明下面通过数学关系加以证明3.1包含关税的国内价格表达式包含关税的国内价格表达式•3.2梅茨勒悖论梅茨勒悖论正常情况正常情况:关税导致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关税导致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6-2)梅茨勒悖论梅茨勒悖论:关税导致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关税导致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6-3)•4.最佳关税最佳关税确定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率。
确定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率最优关税公式通过使最优关税公式通过使Dy=0得到的第十四讲第十四讲 最佳关税和勒纳对称理论最佳关税和勒纳对称理论一、最佳关税与外国提供曲线的弹性的关系一、最佳关税与外国提供曲线的弹性的关系二、最佳关税的选择二、最佳关税的选择 用几何法确定最佳关税的均衡点用几何法确定最佳关税的均衡点三、最佳关税与最佳贸易条件三、最佳关税与最佳贸易条件最优贸易条件对进出口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最优贸易条件对进出口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出口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增加进口增加,从而提高社会总的福利效果,是两国提供从而提高社会总的福利效果,是两国提供曲线发生实质转变引起的(制度、科技、要素质量等曲线发生实质转变引起的(制度、科技、要素质量等因素)最优关税是通过限制进口,增加出口来改善贸易条件,最优关税是通过限制进口,增加出口来改善贸易条件,进而实现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增加出口有利福利效应进而实现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增加出口有利福利效应的增加,而进口的减少意味国内消费者福利的损失的增加,而进口的减少意味国内消费者福利的损失因此最优关税实现的经济福利水平,要小于最优贸易因此最优关税实现的经济福利水平,要小于最优贸易条件下的经济福利水平。
条件下的经济福利水平最优贸易条件示意图•5.勒纳对称理论勒纳对称理论对进口和出口都征收相同的从量关税税率,其实际产生的影响是相同•思考题思考题•1发展中大国和小国在采取关税政策时有发展中大国和小国在采取关税政策时有什么差别?我们可以利用吗?什么差别?我们可以利用吗?•2同时采取最佳关税政策的效果如何?同时采取最佳关税政策的效果如何?•3在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中我们有余在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中我们有余地吗?地吗? Thank you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 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