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行车视距分析.ppt

6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8546016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1M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6 行车视距行车视距一、视距的定义及种类 1.定义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使驾驶员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以便发现前方障碍物或来车时,能及时采取措施的必要距离l 在在道道路路设设计计中中保保证证足足够够的的行行车车视视距距,,是是确确保保行行车车安安全全、、快快速速、、增增加加行行车车安安全全感感、、提提高高行行车车舒舒适适性性的的重重要要措措施施行行车车视视距距是是否否充充分分,,直直接接关关系系到到行行车车的的安安全全与与迅迅速速,,它它是是道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9/8/20241 l 在道路平面上的在道路平面上的暗弯(处于挖方路暗弯(处于挖方路段的弯道和内侧有段的弯道和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障碍物的弯道)、纵断面上的凸形竖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的凹形竖曲体交叉的凹形竖曲线上都有可能存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视距不足的问题9/8/20242 视距不好的路段9/8/20243 9/8/20244 2.2.种类种类驾驶员发现路面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时,根据其采取措施的不同,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超车视距•错车视距错车视距9/8/20245 (1)停车视距 汽车行驶时,自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2)会车视距 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同时时采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3)错车视距 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之汽车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4)超车视距超车视距 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从开开始始驶驶离离原原车车道道之之处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9/8/20246 • • 停车视距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前方障碍物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所需要的最短行车距离停车视距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反应距离 ;②制动距离 ; ③安全距离9/8/20247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附着系数道路阻力系数  采用感觉时间为1.5s,制动反应时间取1.0s是较适当的感觉和制动反应的总时间t=2.5s 9/8/20248 9/8/20249 • • 会车视距会车视距会车视距——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

      会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①双方驾驶员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②双方汽车的制动距离;③安全距离会车视距的规定值是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9/8/202410 • • 超车视距超车视距超车视距——在双车道道路上,后车超越前车,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并与对向来车保持所必要安全距离所需的最短距离9/8/202411 9/8/202412 超车视距在一般双车道公路上行驶着各种不同速度的车辆,当快速车追上慢速车以后,需要占用供对向汽车行驶的车道进行超车为了超车时的安全,司机必须能看到前面足够长度的车流空隙,以便在相邻车道上没有出现对向驶来的汽车之前完成超车而不阻碍被超汽车的行驶这种快车超越前面慢车后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称为超车视距9/8/202413 9/8/202414 (1)加速行驶距离(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9/8/202415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S3=15~100m (4)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尾随在慢车后面的快车司机往往在未看到前面的安全区段就开始了超车作业,如果进入对向车道之后发现迎面有汽车开来而超车距离不足时还来得及返回自己的车道。

      因此,对向汽车行驶时间大致为t2的2/3就足够了9/8/202416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特别困难时:9/8/202417 超车视距的计算超车视距的计算 注:括号内数值为城市道路规定值 9/8/202418 二、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二、各级公路对视距的要求       停停车车、、会会车车、、超超车车视视距距,,应应根根据据道道路路的的等等级级和和具具体体条条件件采采用用,,《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规定:l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停车视距的要求 高高速速公公路路和和一一级级公公路路均均有有中中间间分分隔隔带带,,无无对对向向车车,,因因此此,,不不存存在在会会车车问问题题并并且且高高速速公公路路和和一一级级公公路路的的车车道道数数均均在在4个个车车道道以以上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l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会车视距的要求 在在工工程程特特别别困困难难或或受受其其它它限限制制地地段段,,可可采采用用停停车车视视距距,,但但必必须须采采取取分分道道行行驶驶的的措措施施,,如如设设分分隔隔带带、、分分道道线线、、分分隔隔桩桩,,或或设设两两条条分分离的单车道。

      离的单车道l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度的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度的10%~%~30%9/8/202419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及货车停车视距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停车视距及货车停车视距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停车视距(m)21016011075货车停车视距(m)245180125859/8/202420 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及货车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及货车停车视距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8060403020停车视距停车视距(m)11075403020货车停车视距货车停车视距(m)125855035209/8/202421 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8060403020停车视距停车视距(m)11075403020会车视距会车视距(m)220150806040超车视距超车视距(m)5503502001501009/8/202422 三、公路视距的保证1、解析法确定横净距、解析法确定横净距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内侧行车视线可能被树木、建筑物、路堑边坡等障碍物所阻挡而使行车视距受到影响。

      因此,在路线设计时必须检查平曲线上的视距是否能得到保证,如有遮挡时,则必须清除视距区内侧横净距内的障碍物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是阻碍司机视线的范围,范围以内的障碍物都应加以清除横净距横净距——驾驶员的视点轨迹线到视距线的距离驾驶员的视点轨迹线到视距线的距离      为内侧车道上汽车应保证的横净距可根据各种情况按公式计算横净距      ,若横净距      小于行车轨迹至障碍物的距离,视距能够得到保证;反之,视距不能得到保证9/8/202423 9/8/202424 9/8/202425 (三)视距的保证曲线路段由于曲线半径、超高、加宽会引起曲线内侧暗弯,要进行视距检查,清除障碍物,方法是计算横净距Z,绘制包络线(视距曲线)9/8/202426 (1)不设缓和曲线S视距,Rs未加宽内侧半径+1.5M(司机位置)a 曲线长L>视距S(一)横净距计算(一)横净距计算9/8/202427 b 曲线长L<视距S9/8/202428 (2)设缓和曲线a 圆曲线长L’>视距S 和不设缓和曲线时相同9/8/202429 b 平曲线长L>视距S>圆曲线长L’9/8/202430 c 平曲线长L<视距S9/8/202431 2 2 2 2、图解法确定横净距、图解法确定横净距、图解法确定横净距、图解法确定横净距 按按公公式式计计算算的的值值是是弯弯道道上上须须清清除除的的最最大大横横净净距距,,它它在在曲曲线线中中点点或或中中点点附附近近。

      在在曲曲线线上上任任意意位位置置的的横横净净距距是是随随行行车车位位置置的的改改变变而而变变化化的的,,如如果果曲曲线线全全长长上上按按最最大大横横净净距距值值切切除除,,则则会会造造成成工工程程上上的的浪浪费费对对于于需需要要清清除除的的是是重要建筑物或岩石边坡重要建筑物或岩石边坡时,多用图解法来确定清除范围其步骤如下:时,多用图解法来确定清除范围其步骤如下:⑴⑴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位置;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驾驶员视点轨迹线位置;⑵⑵在在轨轨迹迹线线上上从从弯弯道道两两端端相相连连直直线线上上距距曲曲线线起起点点((或或终终点点))s s的的地地方方开开始始,,按视距按视距s s距离定出多组视线距离定出多组视线1 1--1 1、、2 2--2 2、、3 3--3 3、、…………、、1010--1010等;等;⑶⑶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⑷⑷量量出出相相应应断断面面位位置置的的横横净净距距,,即即可可按按上上面面的的方方法法确确定定相相应应断断面面上上的的视视距距切切除范围 必须指出,除平曲线上考虑视距外,在竖曲线上也有保证视距的问题,必须指出,除平曲线上考虑视距外,在竖曲线上也有保证视距的问题,其保证措施在选择竖曲线半径时考虑。

      《标准》对竖曲线最小半径的规定其保证措施在选择竖曲线半径时考虑《标准》对竖曲线最小半径的规定值也考虑了视距的保证因素值也考虑了视距的保证因素9/8/202432 9/8/202433 视距包络图视距包络图9/8/202434 2.7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一、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一、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3、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9/8/202435 各级公路平曲线最小长度公路等级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四级 公路公路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h)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平曲线最平曲线最小长度小长度((m))200170140170140 1001401007050409/8/202436 二、平面线形组合类型 1、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直线与曲线的组合l路线的行车平顺性要求直线与曲线彼此协调而有比例地交替,路线直曲的变化应缓和匀顺平面曲线的半径、长度与相邻的直线长度应相适应l直线与曲线组合得当,能提高线形的行驶质量。

      直线与曲线配合不好的线形应予避免例如,长直线末端应避免小半径平曲线,同向曲线间的短直线可用大半径的曲线来代替9/8/202437 2、曲线与曲线的组合、曲线与曲线的组合l圆曲线的组合圆曲线是曲线组成的基本要素,它的组合有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复曲线对于相邻两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应注意它们的协调和中间直线长度应满足相关规定对于复曲线应注意它的适用条件和要求l 回头曲线回头曲线是在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采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的曲线回头曲线转角大、半径小、线形差,一般较少采用,只有在二、三、四级公路当自然展线无法争取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或因地形、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取自然展线时,可采用回头曲线展线相邻两回头曲线之间,应争取有较长的距离由一回头曲线的终点至下一回头曲线起点的距离,在二、三、四级公路上分别应不小于200、150、100米9/8/202438 回头曲线的前后线形应有连续性,两头宜布设过渡性曲线回头曲线的前后线形应有连续性,两头宜布设过渡性曲线为宜,此外还应设置限速标志,并采取保证通视良好的技为宜,此外还应设置限速标志,并采取保证通视良好的技术措施回头曲线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中所列。

      术措施回头曲线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中所列9/8/202439 项    目公 路 等 级  二三四设计速度(km∕h)302520主曲线最小半径(m)30201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02520超高横坡度(%)666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2.52.53.0最大纵坡(%)3.54.04.5回头曲线指标回头曲线指标 9/8/202440 3 3、平面组合线形、平面组合线形l简单型曲线简单型曲线——弯道由直线与圆曲线组合,按直线-圆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简单形组合曲线在ZY和YZ点处有曲率突变点,对行车不利当半径较小时,该处线形不顺适,一般限于四级公路采用在其它等级公路中,当平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半径时,省略缓和曲线后也可以构成简单型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个几何要素组成,三个线形要素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组合线形9/8/202441 l  基本型曲线9/8/202442 9/8/202443 l l 凸形曲线 9/8/202444 9/8/202445 l l S型曲线 9/8/202446 9/8/202447 l l C 型曲线Ø同向曲线的两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的形式称为C型曲线。

      ØC型曲线只有在特殊地形条件下方可采用两个回旋线参数可相等,也可不相等9/8/202448 9/8/202449 l l 复合型曲线Ø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同向回旋曲线,在曲率相等处径相衔接的组合形式称为复合型曲线Ø复合型的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一般以小于1:1.5为宜这种形式很少采用,仅在受地形或其它特殊原因限制时采用(互通式立交除外)9/8/202450 9/8/202451 l l 复曲线9/8/202452 9/8/202453 9/8/202454 l l 卵形曲线 9/8/202455 9/8/202456 2.8 公路平面设计成果一、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二、逐桩坐标表三、路线平面设计图9/8/202457 三、路线平面设计图      路线平面图是指包括道路中线在内的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地形图路线平面图是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道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1、公路路线平面图、公路路线平面图    若供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方案研究与比选,可采用1:50000或1:10000的比例尺测绘(或向国家测绘部门和其他工程单位搜集)。

      但作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设计文件组成部分应采用更大的比例尺,一般常用的是1:2000,在平原微丘区可用1:5000在地形特别复杂地段的路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可用1:1000若为纸上移线,则比例尺将更大9/8/202458 路线平面图的展绘路线平面图的展绘l导线或路中线的展绘l控制点的展绘l各种构造物的测绘l水系及其附属物的测绘l地形、地貌的测绘9/8/202459 9/8/202460 9/8/202461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l1、  何为路线的平面?l2、  综述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l3、  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平面直线有哪些标准?l4、  平曲线半径规定了哪些指标?l5、  横向力系数μ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经济性、舒适性有何影响?l6、  何为小转角?为什么小转角要设置成大半径曲线?l7、  何为缓和曲线?为什么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l8、缓和曲线lS与LF的省略条件是什么?l9、视距的种类有哪些?设计时,如何采用三种视距标准?为什么?何为视距曲线、横净距?在平面和横断面上如何确定行车轨迹?l10、平面组合线形有哪些?其曲率图如何绘制?l11、何为超高、超高缓和段?设计时,超高坡度如何确定?l12、公路超高设置的方式有哪些?l13、何为加宽?《标准》规定加宽值考虑了哪些因素?设计时,如何确定加宽值和设置加宽?l14、何为加宽缓和段?加宽缓和段内加宽值的过渡方式有哪些?各适用的条件是什么?l15、名词解释:l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回旋曲线参数    停车视距    超车视距   基本型曲线         凸形平曲线  S型曲线  C型曲线9/8/20246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