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安全工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28页《化工安全工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20 世纪 80 年月世界化学工业重大事故包括〔〕 A.印度博帕尔农药厂中毒事故 B.英国“伦敦烟雾”污染大事 C.美国多诺拉污染大事 D.比利时“马斯河谷”污染大事答案:A 2.化工装置紧急状态五个等级中,〔〕是指对工艺过程需实行措施,否则可能发生事故A.1 运转失灵B.2 故障C.3 特别D.4 事故答案:C3.五类易燃物质中,〔〕类易燃物为在任意环境温度下都能引燃的液体和固体物质 A.“1”B.“2”C.“3”D.“4”答案:C 4.毒性物质的五个毒性等级中,〔〕级为重度毒性物质A.“0”B.“1”C.“2”D.“3”答案:D5.设计压力 p=0.1~1.6MPa 的压力容器划分为〔〕容器A.低压化工安全工程第10页共28页B.中压C.高压D.超高压答案:A 6.爆炸性混合物的〔〕,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A.初始温度越高 B.初始压力增大 C.惰性气体含量增加D.容器管道直径越大答案:Ct7. 按液体闪点和沸点分类,〔〕类可燃液体 37.8℃≤闪点 <60℃fA.IA B.IB C.ICD.Ⅱ 答案:D8. 安全装置和局限化设施中,安全阀、爆破片等属于〔〕 A.掌握聚合分解装置B.预防着火装置C.阻火设备 D.防爆泄压设施答案:D 9.毒性物质〔〕的毒理作用使酶失活,破坏正常代谢过程,导致中毒病症A. 对酶系统的破坏B. 对 DNA 和 RNA 合成的干扰C.对组织或细胞的损害 D.对氧的吸取、输运的阻断作用答案:A 10.挥发性毒物的〔〕,越简洁挥发集中A. 熔点越高B. 熔点越低 C.沸点越高 D.相对密度越大答案:B 11.防止职业毒害可承受生产设备〔〕,提高设备密闭效果,消退或减轻有毒物质的危害。
A.机械化 B.密闭化 C.连续化操作D.自动化操作答案:B 12.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为〔〕级应监控使用A.4 B.3 C.2 D.1答案:A 13.电气设备触电防护技术和措施中,〔〕是借助屏障物防止触及带电体A.绝缘 B.屏护 C.保护接地D.漏电保护答案:B 14.〔〕压缩机依靠活塞往复运动到达气体压缩目的A.离心式B.轴流式C.往复式D.螺杆式答案:C 15.〔〕辐射是电离辐射A. 微波B. 中子射线C.紫外线D.红外线答案:B 16.化学工业九类危急因素中,〔〕类危急因素主要是设备密集、安全距离、设备集中、火源间距、地形障碍A.工厂选址B.工厂布局C.化工工艺D.设备缺陷答案:B 17.化学反响类型中,〔〕反响具有潜在危急。
A.硝化B.复原C.中和D.煅烧答案:A 18.可燃物质中,〔〕的燃烧速率很快,其燃烧速率取决于物质成分A.气体B.液体C.固体D.粉体答案:A 19.职业中毒血液系统〔〕定义为损害心肌或使心肌对肾上腺素应激性增加而产生病变A.中性粒细胞削减症B.高铁血红蛋白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心肌损害答案:D 20.〔〕是指金属构造整个外表或大面积程度一样的腐蚀A.全面腐蚀B.缝隙腐蚀C.孔腐蚀D.氢腐蚀答案:A 二、推断题1. 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的九类危急因素中,工厂选址问题是第一位的危急因素答案:错2. 化工装置布局安全仅需留有紧凑的空地答案:错3. 毒性物质的临界限度表示每日重复暴露不受危害所承受的最高浓度答案:对4. 可燃物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固体最易燃烧答案:错5. 温度必需加热到 38℃以上才能引燃的物质称为可燃性物质。
答案:对6.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的毒物称为工业毒物答案:对7. 化工常见毒物硝基苯〔C H NO 〕属于金属化合物答案:错6 5 28. 职业中毒呼吸系统窒息状态定义为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直至呼吸停顿答案:对9. 防止职业毒害的一种隔离操作方法,是使操作人员所在的隔离室内呈负压状态答案:错10. 车间含毒空气采样时机取决于有毒物质排放状况答案:错11. 国内外压力容器因裂开失效引发的事故占 50%以上答案:错 12.快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触电急救的首要措施答案:对13. 正确选择工程材料是防止或减缓腐蚀的重要途径答案:对14. 非金属保护层的防腐涂层,需要用胶结剂与设备内外表黏结答案:错 15.自然采光利用太阳散射光线,通过采光窗照亮厂房答案:对 16.化工装置大型化对化工装置的制造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答案:对17. 为到达防火目的,至少实现的一个条件是环境温度保持在-10℃以下。
答案:对18. 毒性物质的动物慢性试验确定毒物的安全限度答案:对 19.应力腐蚀裂纹是应力和腐蚀环境相结合造成的答案:对20.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急性作用,使机体渐渐引起病变或机能转变答案:错三、问答题1. 简答危急化学品的分类方法答案:〔简答要点:八类危急化学品,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依据《常用危急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危急化学品分为以下八类:第一类:爆炸品;其次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2. 简答易燃物质的火险等级答案:〔简答要点:火险五个等级,“0”、“1”、“2”、“3”、“4”〕美国科学院把易燃物质的火险划分为五个等级:“0”——无危急;“1”——闪点在 60℃ 以上;“2”——闪点在 38℃~60℃之间;“3”——闪点在 38℃以下,而沸点在 38℃以上; “4”——闪点在 38℃以下,沸点也在 38℃以下。
3. 简答毒性物质的危急等级答案:〔简答要点:危急五个等级,“0”、“1”、“2”、“3”、“4”〕美国科学院把毒性物质危急划分为五个等级,是依据物质的半致死剂量 LD50值划分的0”——无毒性,LD >15g·kg-1;“1”——实际无毒性,5g·kg-1<LD<15g·kg-1;“2”50 50——轻度毒性,0.5g·kg-1<LD <5g·kg-1;“3”——中度毒性,50mg·kg-1<LD <500mg·kg-1;50 50“4”——毒性,LD <50mg·kg-1504. 简答毒性物质的主要类型答案:〔简答要点:8 类型,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强酸和碱性物质; 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窒息性惰性气体;有机毒物;农药毒物;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目前常用的分类:⑴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⑵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⑶强酸和碱性物质;⑷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⑸窒息性惰性气体;⑹有机毒物;⑺农药毒物;⑻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5. 简答防止职业毒害的主要技术措施答案:〔简答要点:替代或排解有毒或高毒物料;承受危害性小的工艺;密闭化、机械化、连续化措施;隔离操作和自动掌握。
〕⑴替代或排解有毒或高毒物料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和关心材料应当尽量承受无毒或低毒物质用无毒物料替代有毒物料,用低毒物料替代高毒或剧毒物料,是消退毒性物料危害的有效措施⑵承受危害性小的工艺选择安全的危害性小的工艺替代危害性较大的工艺, 也是防止毒物危害的带有根本性的措施⑶密闭化、机械化、连续化措施⑷隔离操作和自动掌握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使毒物浓度降低至国家卫生标准时,可以承受隔离操作措施隔离操作是把操作人员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使操作人员免受散逸出来的毒物的危害过程的自动掌握可以使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得到解放,并且削减了工人与毒物的直接接触6. 简答电离辐射的防护方法答案:〔简答要点:缩短接触时间、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屏蔽防护、个人防护服和用具、操作安全事项、信号和报警设施〕⑴缩短接触时间为了削减工作人员受照耀的剂量,应缩短工作时间,制止在有射线辐射的场所作不必要的停留⑵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⑶屏蔽防护实行屏蔽的方法是削减或消退放射性危害的重要措施⑷个人防护服和用具在任何有放射性污染或危急的场所, 都必需穿工作服、戴胶皮手套、穿鞋套、带面罩和目镜⑸操作安全事项合理的操作程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削减放射性物质的损害。
⑹信号和报警设施 7.简答职业病预防措施答案:〔简答要点:三级预防,一级病因预防、二级阻断预防;三级诊治预防〕预防职业性损害,必需针对职业病发病的三个根本条件,实行综合措施,坚持以预防为 主的“三级预防原则”职业病发病的三个根本条件是职业性危害因素、职业性暴露〔接触〕 和作业人员的安康危害三级预防为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即阻断预防;三级 预防,即诊治预防职业病预防工作应力争实现一级预防的目标,做到本质安全化但实际 上由于工艺、设备、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多数状况下很难实现完善的一级预防所以, 二级预防就成为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8.简答化工工艺中的潜在危急化学过程答案:〔简答要点:潜在危急过程、潜在危急操作〕一套装置是由很多个单元工艺过程经过高度的有机集合构成的每个工艺过程又有各种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于其他阶段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整个工艺过程的安全运转是一个简单的问题⑴有潜在危急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