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教学设计、说课、反思、交流活动材料).doc
15页汉语学科示范研讨课14、假 如(教学设计、说课、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材料)五常市朝鲜族实验小学金 明 华14、《假 如》 (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教科书 汉语文三年级上册)五常市朝鲜族实验小学校 金明华【摘 要】设计着重在于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默读、小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贯穿了自主-合作-分层的学习方式,少讲解、多合作;少静思,多活动,充分展开合作探究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关键词】自主-合作-分层【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教科书汉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课《假如》本单元是以“快乐”为话题编排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赞誉了当代儿童的快乐观,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 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 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
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2.教学目标我校的十二五课题是《在小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分层教学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学班级当中,已全面实施那么下面我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分层教学进行说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挑战目标:【知识与技能】由于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就是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用关爱之心续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采用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并在合作学习与分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突破续写这一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感悟和教师的启发,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发展目标:背诵课文 这里的发展目标是为上等生而设定的3、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品读中激发同情心、爱心,关爱他人、关爱生活 本课的难点我设定为用关爱之心续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我觉得对于我们朝鲜族孩子来说,写这个环节是比较薄弱的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并且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对于我们朝鲜族孩子来说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语言,并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下会学,乐学教学策略】本课以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式”教学为主,创设情境、启发探讨等方法为辅,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并使之在合作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技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互相协作、探究会倾听、会质疑、会组织” 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直接导入1、导入课题:(多媒体课件:封面)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假如》(板书课题)(要求同学们边认真观察边随老师书空,写完齐声读课题)师:为了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课件1)生:指名读学习目标※(基本目标是针对全班同学而设定的,发展目标即挑战目标是为优等生设定的。
2、复习字词:师:先让我们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词认读词语:良好、缩着、遥远、哭泣、寒风、袭击、觅食、饿得哭泣健康、操场 、叹息、不幸、苦苦(齐读)(多媒体课件2) ※ 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读准词语※ 教师引导进行分层学习生:A: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B:用词语说一句话C:读准词语师:同学们读得又响亮又准确,作为奖励,老师要把这首诗歌读给大家听边听边想一想,诗中共写了小女孩的几个愿望?(师配乐朗诵)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贴图:小树、小鸟、西西二.换位体验,激发情感1、学习第一小节①、带着问题读一读第一节:读了这节,你知道了什么?②、自由读,指名读③、你能读得比他更好一点吗?(读后指名评议)④、读后指名回答:读了这节,你知道了什么?⑤、师指导读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⑥.指名读,分小组比赛读⑦、假如你们就是那棵被寒冷的北风吹刮的小树,你心里会想些什么?⑧、这时你最需要什么帮助? 那我们为它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吧板画一个太阳)⑨、你们看,红红的太阳高挂在天空,照在小树上,小树不冷了,你们感受到它的快活吗?⑩、那我们一起来当小树感谢小朋友画的太阳吧!齐读第一小节。
⑾、过渡:有了红红的太阳,小树不冷了,可树上的小鸟还等着我们呢!谁愿意帮助小鸟?(设计意图:利用互评互读的形式使学生读出小树因为有了阳光和雨露而无比快乐和幸福之情,实现品文读诗的整合和读后评价的激励,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感师:我们帮助了寒风中的小树,谁又需要我们的帮助呢?下面这两部分,请同学们根据学习卡里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3)2、学习第二、三小节(小组内可自由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汉语[过程]学习卡 ( )年( )月( )日学科单 元课 题课 时班 级姓 名汉语第四单元14.假如二课时三年( )班 同学们,要在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前提下,完成下面的题哟!学习第二小节一.鸟宝宝们在哭喊什么呢? 1. 2. 3. 二.你觉得鸟妈妈怎么样啊? 三.孩子们快来帮帮他们!怎么帮?谁来帮? 学习第三小节一.西西为什么要叹息呢?1. 2. 3. 二、他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麻烦呢? 三、孩子们,想帮帮她吗?怎么帮? 从小女孩的这三个愿望中,你体会到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①.学习第二小节。
(1)可通过多种形式在小组内朗读要学习的小节内容如一人读一句,或男女生轮读等等形式,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2)[过程学习卡]思考1:鸟宝宝们在哭喊什么呢?答:①肚子子饿了②鸟妈妈有很多鸟宝宝,鸟妈妈一次只能叼来一粒谷粒,有的没吃饱③或哥哥抢小弟弟的食物了┅┅等等[过程学习卡]思考2、你觉得鸟妈妈怎么样啊?:答:辛苦、劳累、疲惫……等等[过程学习卡]思考3、孩子们快来帮帮他们!怎么帮?谁来帮?答:谷粒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第二小节小组交流、修改并补充生反馈指名读,表演读、学生评价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为的是让学生把“心愿”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充分调动着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②.学习第三小节 (1)可通过多种形式在小组内朗读要学习的小节内容如一人读一句,或男女生轮读等等形式,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2)[过程学习卡]思考1:西西为什么要叹息呢?答:①失去了双腿②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去玩,只能呆若在家里③不能跑,不能跳舞┅┅等等[过程学习卡]思考2、他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麻烦呢?答:生活不能自理……等等[过程学习卡]思考3、孩子们快来帮帮他们!怎么帮?谁来帮?答:好腿教师随机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小组交流、修改并补充生反馈指名读,表演读、学生评价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利用西西的故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对学生内心给予更强烈震撼,从而迅速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同情心和爱心,使他们的情感达到高潮,使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顺利得以实现 3、交流汇报思考题①.自由发表②.感悟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③.分角色朗读课文④.(师手指板画)小女孩给小树画上了——----(生齐答太阳)给饿得哭泣的小鸟画上了——(生齐答:谷粒)还帮助不幸的西西画上了——(生齐答:好腿)师:从小女孩的这三个愿望中,你体会到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善良、乐于助人、关心动植物、有爱心……)(随机在三幅画之上板画红心,在红心内板书“爱心”)师:这么有爱心的孩子难道仅仅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第四小节后的省略号)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小女孩的许多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整个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和感悟,再进入一定的情境去用心体验,让学生最大程度的与文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在感悟诗句的同时与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三、联系自身,升华感知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愿望中,老师感受到大家都非常有爱心今天的我们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生活得幸福快乐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太多太多的人、物生活得很困难,今天老师也把他们带来了(多媒体课件4)(设计意图:为了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利用多媒体我把现今的环境污染,世界的贫困、饥饿、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状况通过视频播放,并配上淡淡忧愁的音乐,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对于那些不幸的人和物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进一步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学生想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那种情感达到要释放的极点 四. 激发情感,扩展延伸 师:“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用它来画什么?”看到这些图片,你一定被深深地震撼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帮助他们,还等什么,赶快拿起我们的神笔,把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写进小诗吧!用上书中的格式你也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小诗人多媒体课件5续写格式) 生:学生动手续写,集体反馈,并选择几位同学的作品让给他们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知道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