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黎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docx

44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60474770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02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黎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二〇二一年七月总 则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要求,为科学谋划全县“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减 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自然资办发〔2020〕16 号《自然资源部办公 厅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的通知》、《江西省 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0-2022 年) 》、《抚州市地 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编制《黎 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抚州市黎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 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规划》适用于抚州市黎川县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规划》基期年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21~2025 年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1.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黎川县地处江西省中偏东部,抚州市东南部,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东邻福建省光泽县、邵武市,南毗福建省泰宁县、建宁县,西 接南丰县,北连南城、资溪县介于东经 116°42'~117°10' ,北纬 26°59'~27°35'之间,东西宽 46km,南北长 65km,总面积 1709. 14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 1.02%。

      黎川县辖 6 镇、8 乡、1 场,即 日峰镇、宏村镇、洵口镇、熊村 镇、龙安镇、德胜镇、潭溪乡、湖坊乡、荷源乡、厚村乡、社苹乡、 樟溪乡、西城乡、 中 田乡和华山垦殖场,县人民政府驻日峰镇共 有 108 个村民委员会,1353 个村民小组,全县总户数 72222 户,总 人 口 253246 人,人口密度为 139 人/km2 ,其中农业人 口 192313 万 人2019 年是黎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一年全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2 亿元,增长 8.5%;财政总收入 11.43 亿元, 增长 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93 亿元,增长 1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30458 元,增长 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147 元,增 长 8.8%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1.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黎川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春暖冬寒、3夏秋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黎川县隶属抚河流域,地表水系发育,河道密布,共有大小河 流 84 条,总长 946.6km境内主要河流有黎滩河、龙安河、资福河。

      黎川县区域上处于武夷断块隆升区与抚河谷地上升区的交接部位,武夷山呈“弓”形环绕县域东部、南部,黎滩河由东向西横贯全 县,形成了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西北开口的“撮斗”形区 内地形形态总体复杂,呈现出地形坡度、坡形、坡向的多变性区内出露的地层自老至新有古元古界、南华系、寒武系、 白垩 系及第四系,出露面积共 336.85km2 , 占全县面积的 19.71% 古元 古界分布于樟溪乡西南部 ,分布面积约 22. 17km2, 占县域面积的 1.30%;南华系分布于黎川县德胜镇~华盖峰、樟溪乡-宏村镇以及 荷源乡北西至县界等地区 , 出露面积 269.04km2 , 占县域总面积 15.74%;寒武系仅在县域东面有所分布,出露面积 1.06km2 ,占全县 面积的 0.062%;白垩系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和西部少数地区,面积 1.93km2 , 占县域总面积的 0. 11%;第四系主要沿黎滩河、龙安河、 资福河分布,出露面积 42.65km2 , 占县域总面积的 2.50%黎川县地处武夷山地与抚河谷地的过渡地带,大地构造单元为 华南褶皱系 (Ⅰ2 ) 赣中南褶隆 (Ⅱ3 ) 武夷隆起 (Ⅲ8 ) 的中段,武夷 山 隆 断 束 ( Ⅳ21 ) 的 东 侧 。

      根 据《 中 国 地 震 动 参 数 区 划 图 》 (GB18306-201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 0.05g,北西部地震烈度 小于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g 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岩土体类型、结构、岩性组合及工程地质特征,岩土体可 划分为岩浆岩建造、变质岩建造、碎屑岩建造、粘性土四大类4根据含水层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 黎川县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和基岩裂隙 水等四种类型1.3 地质灾害概况与特征根据黎川县 1/5 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野外调查成果及近两年地 质灾害巡查排查成果,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县纳入数据库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为 1034 个,核销点 512 处,管理点 522 处(滑坡 406 个、崩塌 111 个、泥石流隐患 5 个) ,规模均为小型,其中险情等 级为大型隐患点 1 个, 中型隐患点 1 个,小型隐患点 520 个,威胁 总人 口 4193 人,潜在经济损失 17810.61 万元全县 7 镇、7 乡、1 场,隐患点分别为 270 个、217 个和 35 个,全县隐患点密度 0.31 个 /km2 。

      其中,主要地灾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为黎川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除西城外其余乡镇场均有 分布共 111 处, 占总数的 21.22% ,点密度 0.065 个/km2 ,其中灾 点 58 处,潜在隐患点 53 处规模均为小型,险情大型 1 处,中型 1 处、小型 109 处,威胁人 口 1109 人,潜在经济损失 9106.01 万元滑坡:为黎川县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全县乡镇均有分布共 406 处 (滑坡 247 处,滑坡隐患 159 处) , 占总数的 77.78% ,点密 度 0.24 个/km2 规模均为小型,险情中型 1 处、小型 405 处,威胁 人 口 3041 人,潜在经济损失 8522.87 万元泥石流:黎川县内共计 5 处泥石流隐患,分布于洵 口、德胜、 熊村及华山场占总数的 0.96% ,点密度 0.003 个/km2 规模和险情5均为小型,威胁人 口 43 人,潜在经济损失 181.73 万元1.4 “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述“十三五”期间,黎川县按照地质灾害高标准“十有”要求,强化 管理,认真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调 查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建 立、地质灾害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逐步提高。

      在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县自然资源系统和基层干 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上轮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 、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黎川县人民政府长期以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将人 民的生命财产摆在首位,为了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县人民政府依 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 结合黎川县实际,发布年度《黎川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黎川 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黎川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落实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治理、监督等责任、措施和制度 制定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度,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度, 灾害速报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灾 (险) 情应急响 应制度等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 入了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和预防6了工程建设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各乡镇也针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要求,制定了相应 的防灾预案和应急预案,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2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黎川县先后部署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区域调查、专项 调查、应急调查等专业调查,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汛前排 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等。

      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11 月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工程院承担了 “江西省黎川县 1/5 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该项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 范围内地质灾害点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其危害程度为开展黎川 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2020 年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黎川县地质灾害综合防 治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对全县范围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的监测体系、监测信息与预警信息传输体系及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等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进行了设计,项目处于编制阶段2020 年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县 1/5 万详查数据进行全 面核查,共核查地质灾害隐患点 823 处,核销点 285 处,及时更新 地质灾害隐患点台帐2020 年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了《江西黎川工业园区建 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项目》地灾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其 他建设项目,不再单独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此外,黎川县自然资源局每年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开展相7应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这些基础调查评价工作的全面展开为 全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取得了宝贵的基础性成果3 、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1) 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黎川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基本实现“网格化”管理。

      在 1/5 万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基础上,已建立县、乡 (镇)、 行政村、村小组四级地质灾害管理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2) 群测群防责任制度防灾责任以责任状的形式明确,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村 (居) 民委员会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单位,其相关负责人为地质灾害 群测群防责任人县人民政府与乡 (镇) 人民政府 (城市社区居委 会) 签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乡 (镇) 人民政府 (城市社区 居委会) 与村 (居) 民委员会签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此外,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中明确相应责 任人3) 群测群防员装备配备为保障群测群防员的安全及开展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的需要, 主要有通讯终端 (加装群测群防软件) 、雨具、手提扩音器、铜锣、 工具包 (含钢卷尺、皮尺、防水手电筒等) 利用报纸、广播、墙面标语、警示牌等手段,加强地质灾害防 治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防灾预案, 使地质灾害的防治扎根于群众开展地质灾害专业培训和避险培训,8为群测群防员发放补贴,强化基层防灾减灾力度4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为基础,对存在直接威胁对象的地质 灾害点在实施治理之前落实专人专点监测。

      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系统,汛期气象风险预警为 基层干部及群众临灾避险提供了基础支撑健全了预警信息传输网络,采取、短信、等方便快捷 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有关部门领导、各值守人员和地质灾 害责任人、群测群防员,保证了全县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和预 警预报联络畅通无阻,为有效防灾避灾赢得宝贵时间4 、勘查治理工作县人民政府根据各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规模大小、危害程度 等因素,按轻重缓急确定对危害性大、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进行 优先治理或搬迁十三五”期间县财政投资 6.76 万元, 申请省财政 298.39 万元,中央财政资金 545 万元,开展 2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工 程治理和 3 处地灾隐患点的搬迁避让保护人员 1234 人、财产 3700 万元5 、应急能力建设“十三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