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docx
5页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已不再是医师的助手,护理工作也不再单纯致力于疾病的照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与教育中,护理管理者也越来越注重护士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社会发展,患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强,对医疗技术及服务的期望值增高,导致医疗纠纷日渐增多有密切关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具备质疑和探索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对提高护理安全与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护理安全管理;应用1 评判性思维概述1.1 定义评判性思维 ( critical thinking, C T )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1]评判性思维的特点表现在全面审查、主动性、独立性、反思能力、说服力,是一种自主思维1.2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 由于护士对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缺乏、 对医生的过分依赖, 在对医生的诊断和执行医嘱时对医生的用药没有应有的客观判断能力, 不假思索、盲目执行造成临床医疗事故[2]从评判性思维特点看,评判性思维要求个体具备分析事物各方面因素的能力,并最终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反思来判别事物正确性,它不是一种消极、单纯、愤怒的思维模式。
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表明,培养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在工作中提供更为有效的、安全的护理,避免纠纷的发生1.3 评判性思维影响因素根据高静、吴晨曦、杨翔宇[3]等人报道,影响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要素包括学历、培训、工作年限2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年轻护士临床实践时间短,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运用到实际工作时存在一定的转换困难,实际工作忙于执行医嘱和基础护理,对病情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缺乏 [4] 美国护理联盟协会早在1989年就将评判性思维技能作为评价护理本科教育及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指令性标准[5~8]我国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专家开始认识到护士以及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9,10]3评判性思维的有效应用护理人员将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得以充分运用,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3.1 病员评估护理人员与病员第一时间接触进行护理评估,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评判得出资料是否与病员健康问题有关目前患者最重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患者提供的资料是否确切可靠?哪些属于护理问题?哪些资料能为医师诊断提供的帮助如急诊腹痛女性学生患者,在评估过程中患者虽极力表示月经史正常,无性生活史但护理人员通过评判性思考认为资料可信程度低并向医师提供诊断参考,患者最终确诊宫外孕,收入院治疗。
3.2护理计划制定在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运用评判性思维来验证计划是否合理,如何确立计划实施的优先级别如肿瘤骨转移患者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会考虑到协助患者翻身可能会导致患者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所以优先考虑了气垫床的使用3.3护理措施实施护理人员在对病员实施护理措施时,可借助评判性思维观察病员的护理问题是否得以解决,护理措施是否需要调整?医师下达医嘱是否合理?并在护理过程充分、有效地进行病员病情的观察,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如夜间护理人员查房,发现患者诉恶心、胃疼不适,报告医师后,医师予以胃复安等药物对症处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全身冷汗,疼痛加剧考虑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及时提醒医师给予相应处理,最终避免悲剧的发生一名肺癌脑转移患者在夜间出现昏迷情况,家属却认为患者好不容易才睡着,试图阻止查房护士观察病情,护理人员根据专业判断,果断拒绝及时发现了异常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又如患者在输注多巴胺过程中发生渗漏,护士报告医师后,年轻医师开具医嘱硫酸镁湿敷,而护理人员经过评估认为应立即使用酚妥拉明注射液进行局部封闭并向医师提出建议,患者渗漏处得以合理处理,后期恢复较好4结论评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综合思维能力,也是一种人文精神体现[11]。
具有评判性思维的护理人员不会轻易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信息,只有在分析确认信息的权威性、正确性后才会接受,不会盲目被引导这样的思维模式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思考,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有序地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医疗纠纷,降低了护理差错参考资料[1] 姜秀荣,周淑琴,闰风杰. 评判性思维在心内科临床护理程序中的应[ J ]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4):141-142.[2] 董蓓.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3:192-192.[3] 高静,吴晨曦,杨翔等. 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J ] .护士进修杂志,2013,2 (28):252-255.[4] 宋春燕,王菊香.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定量研究及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09, 44(1):11 -14.[5] Danna RS,Julie FR. Issue in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meeting the challenge[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6,35(1):5-11.[6] Merle KY,Coleen S. A critical thinking model for nursing judgment[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4,33(8):351-356.[7] Sheila LV. Critical thinking :a model[J]. Journal of education,1997,36(1):23-29.[8] JoAnn A,Cynthia OC.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classroom tactics that work[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7,36(10):452-458.[9] 沈宁. 面向21世纪探索培养高等护理人才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 4:10-12.[10] 肖灿华,刘军红. 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迫切性[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04-306.[11] 刘华平,赵芹芹.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9).4-全文完-。
